-
公开(公告)号:CN11702261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050938.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沉积物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扰动的海底表层浮泥采集装置,解决了表层沉积物采集过程中准确度不够的问题,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下方设有外采集桶,所述外采集桶内部设有内采集桶,所述外采集桶内部设有采集舱固定组件,所述采集舱固定组件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下方设有采集器,所述采集器内部固定有采集舱;本发明的控制机构使得采集过程实现自动控制,从而节省人力,外采集桶可降低外采集桶内部的扰动,从而增加采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的多个采集器可使得采集过程成对照组,进一步增加采集的准确性;本发明吸排水结构和履带,可使得整个设备在海底自由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02261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50938.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沉积物采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扰动的海底表层浮泥采集装置,解决了表层沉积物采集过程中准确度不够的问题,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下方设有外采集桶,所述外采集桶内部设有内采集桶,所述外采集桶内部设有采集舱固定组件,所述采集舱固定组件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下方设有采集器,所述采集器内部固定有采集舱;本发明的控制机构使得采集过程实现自动控制,从而节省人力,外采集桶可降低外采集桶内部的扰动,从而增加采集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的多个采集器可使得采集过程成对照组,进一步增加采集的准确性;本发明吸排水结构和履带,可使得整个设备在海底自由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55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59855.9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洋沉积物岩心年代快速标定方法,包括:A、获取沉积物岩心RGB图像;B、获取沉积物岩心灰度图像;C、获取沉积物岩心灰度值曲线L1;D、剔除沉积物岩心灰度曲线异常值,得到岩心正常灰度曲线L2;E、获取岩心灰度曲线高频组分;F、识别岩心年沉积纹层。本发明提供的沉积物岩心定年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沉积物岩心定年方法,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岩心定年的效率,分析成本也大为降低;另一方面,本发明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季风影响下某一时段沉积物岩心的沉积速率,为后续其它更为细致的沉积地球化学分析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依据,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1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053152.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取样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具备抗洋流扰流能力的海底沉积物冲散式多管联合取样器,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前后两端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板,所述主体框架的中部设有取样盒,所述取样盒的前后两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吊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固定管。本发明通过连接气管进入固定管的内腔中,使固定管的内腔充入海水将推杆向下推动,从而带动连接杆向下移动,使连接杆将取样盒相对于主体框架向下拉动,使取样盒的底端再次向下插入沉淀层,从而实现在不对沉淀层进行扰动的同时,保证了取样盒的下沉深度,从而避免出现在取样盒向下冲击时,对沉淀层扰动导致取样管取样失败,保证了样本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2550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1133741.9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扰动结构的重力振动复合型深海状取样器,包括深海状取样器主体,所述深海状取样器主体包括取样器投放架,所述取样器投放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取样器投放架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扰动机构,所述防扰动机构包括竖板,且竖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竖板的正面开设有滑槽。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地钻、一号支杆、转动杆、竖板、滑槽、滑块和限位杆,能够固定取样器投放架在海底的位置,便于沉积物取样机构和深层水取样机构进行取样,防止由于取样器投放架在海底受到压强较大,作业不稳定的情况,保证收集的样品不受扰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28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53258.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箱式多管复合式取样器的回收触发机构,涉及海洋取样器领域。该用于箱式多管复合式取样器的回收触发机构,包括安装框、多个取样器主体和吊绳,所述安装框顶部设置有操作竖管,所述操作竖管内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外侧固定套设有多个缓冲块。该用于箱式多管复合式取样器的回收触发机构,对吊绳缓冲保护,使安装框和取样器主体在移动初期缓缓受力移动,当操作竖管通过三角板和固定弯杆拉动安装框和取样器主体时,在安装框和取样器主体回收时触发增重块的固定机构使增重块与安装框脱离固定,使安装框和取样器主体在回收时阻力大大减少,减少安装框和取样器主体回收的投入,保证取样器主体取样的稳定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80041.6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稀土元素测试的前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及稀土元素的检测方法,涉及稀土元素检测技术领域。用于稀土元素测试的前处理方法,利用样品罐和吸附管形成的吸附管线使待吸附液吸附于吸附管中的树脂上,然后利用洗脱液罐、吸附管和洗脱样罐形成的洗脱管线将压力气和洗脱液通入吸附管中,将树脂上吸附的物质洗脱下来进入洗脱样罐中。用于稀土元素测试的前处理装置,其利用样品罐、吸附管和泵组依次相连形成吸附管线,利用依次相连的洗脱液罐、吸附管和洗脱样罐形成洗脱管线。稀土元素的富集过程是利用封闭的管线进行,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利用压力气和洗脱液并行进行洗脱,洗脱速率快、效果好,提高了后续检测过程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0478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激发的深水震源发射阵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地震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脉冲电源舱、电极阵列舱、气体暂存舱和移动终端,脉冲电源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储能模块和放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单元、升压降压转换器和电力监控单元,气体暂存舱用于暂存多电极阵列放电电离海水产生的不凝性气体。解决了射阵密封舱内气体累积、内压升高,进而导致震源子畸变,波幅频特性改变,严重影响发射阵激发声波的品质的,设备的间断性回收导致地震探测工作效率的下降,发射阵舱内压增大,在泄压前和泄压过程中会有舱(56)对比文件Yanliang Pei等.Development of a high-resolution deep-towed multi-channelseismic exploration system: KuiyangST2000 .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2022,全文.郝小柱等.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热带海洋学报.2017,全文.张鹏;李欣;杨凯;陈磅.海洋空气枪点震源阵列优化组合设计与应用.石油物探.2015,(第03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07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604787.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激发的深水震源发射阵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地震探测技术领域,包括脉冲电源舱、电极阵列舱、气体暂存舱和移动终端,脉冲电源舱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储能模块和放电模块,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控制单元、升压降压转换器和电力监控单元,气体暂存舱用于暂存多电极阵列放电电离海水产生的不凝性气体。解决了射阵密封舱内气体累积、内压升高,进而导致震源子畸变,波幅频特性改变,严重影响发射阵激发声波的品质的,设备的间断性回收导致地震探测工作效率的下降,发射阵舱内压增大,在泄压前和泄压过程中会有舱体爆裂或物质爆射可能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398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2872.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锁紧功能的深海AUV海底长期驻留坞站及方法,涉及AUV驻留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旋杆的顶部连接有位于驻留站架上方的重心调移组件,所述驻留站架远离重心调移组件的一端设置有限移组件,所述定位架的顶部设置有调向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调向组件,在将航行器驶入驻留站架内前可先通过外界控制器启动电机,通过电机的运作来使六角旋柱带动六角套接筒进行转动,以此来使蜗旋动杆带动蜗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蜗轮带动定位架进行转动,使得定位架带动驻留站架进行转动,如此便可使驻留站架的入口调节至航行器的一端,此时便可将航行器直线驶入驻留坞站内,此过程操作简单,从而提高了对航行器的驻留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