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纸基底的自动化HPLC-SERS联用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2399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210453429.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纸基底的自动化HPLC‑SERS联用装置和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拉曼光谱仪和接口,所述接口包括纸基底和卷纸器;所述纸基底包括疏水滤纸和均匀间隔附着在所述疏水滤纸表面的SERS基底点,所述SERS基底点包含贵金属纳米粒子;所述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样品流出端口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用于将流出液滴加在所述SERS基底点上;所述拉曼光谱仪的镜头设置于所述纸基底的正上方。本发明以喷墨打印技术制备的SERS纸基底作为HPLC和SERS联用的纽带,基底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低,可一次性批量化制备;测试过程中通过卷纸器实时更换基底,有效解决了SERS基底“记忆效应”的问题。

    一种可用于连续TLC检测的SERS基底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4841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67662.5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姚建林 卢贝贝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薄层色谱(TLC)检测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基底材料为三层复合结构,下层为玻璃,中间层为致密有序的Au@SiO2纳米粒子自组装层,上层为厚度0.3mm~0.5mm的分离硅胶层。本发明提供的三层复合结构基底材料,其中的硅胶层利用待分离物中各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在洗脱剂的作用下可将其进行分离;而复合材料中的Au@SiO2纳米粒子自组装膜通过物理吸附将待测物吸附至其表面进行SERS检测,因此,能同时有效地实现对苏丹红II(Sudan II)和苏丹红IV(Sudan IV)混合物的分离与检测。因薄层板内置Au@SiO2纳米粒子自组装膜对待测物的物理吸附作用,在展开剂二次洗脱作用下,可方便实现对其它检测物的连续分离检测。

    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21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719115.1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质为甘油、抗坏血酸、柠檬酸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水溶液;S2.在搅拌的条件下,向所述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氯金酸水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纳米粒子;其中,反应液中各组分的浓度为:甘油5v%~80v%、抗坏血酸1wt%~10wt%、柠檬酸钠0.05wt%~0.5wt%、聚乙烯吡咯烷酮0.05wt%~0.5wt%、氯金酸0.01wt%~0.1wt%。本发明的尺寸可调的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无需复杂的装置,并且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尺寸可控。

    一种三氯化锑还原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08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96691.4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氯化锑还原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四氯金酸溶液,用无机物三氯化锑作为还原剂,制得原子级平整的单晶Au纳米片。本发明采用三氯化锑直接还原氯金酸的一锅法,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无需添加其它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金片,由于表面洁净,不含任何有机类表面活性剂,即Au片表面的活性位点未被其他试剂占位,因此,可在表面等离基元催化、电化学以及电子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69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942876.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核为Au纳米粒子多聚体,壳为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先将前驱物4‑乙炔基苯胺修饰在Au纳米粒子上,随着4‑乙炔基苯胺发生偶联反应形成双炔,双炔进步聚合生成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的同时,将Au纳米粒子偶联成多聚体;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得到种对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普适性强等特点,通过将金属纳米粒子多聚体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互相结合所制备的核壳结构,既能提供热点的贡献,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光学、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生物传感器、环境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种人附睾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35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051622.1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附睾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按体积比为1:1的标记免疫金纳米粒子试剂和Fe3O4@Au免疫纳米粒子试剂,是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核壳磁性材料。将金纳米中表面羧基活化处理后,注入人附睾蛋白抗体,得到标记免疫金纳米粒子试剂;对Fe3O4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再与金纳米粒子混合,注入人附睾蛋白抗体,得到具良好磁性及优良SERS增强活性的Fe3O4@Au免疫纳米粒子试剂。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使用条件温和,可采用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对人附睾蛋白的检测限可达到飞克级水平,具有高灵敏性;试剂盒的基底具有可循环使用的特点,降低了检测成本。

    一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669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2876.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核为Au纳米粒子多聚体,壳为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先将前驱物4-乙炔基苯胺修饰在Au纳米粒子上,随着4-乙炔基苯胺发生偶联反应形成双炔,双炔进一步聚合生成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的同时,将Au纳米粒子偶联成多聚体;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得到一种对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普适性强等特点,通过将金属纳米粒子多聚体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互相结合所制备的核壳结构,既能提供热点的贡献,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光学、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生物传感器、环境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种人附睾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9723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51622.1

    申请日:2015-01-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附睾蛋白免疫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它的有效成分包括按体积比为1:1的标记免疫金纳米粒子试剂和Fe3O4@Au免疫纳米粒子试剂,是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核壳磁性材料。将金纳米中表面羧基活化处理后,注入人附睾蛋白抗体,得到标记免疫金纳米粒子试剂;对Fe3O4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再与金纳米粒子混合,注入人附睾蛋白抗体,得到具良好磁性及优良SERS增强活性的Fe3O4@Au免疫纳米粒子试剂。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使用条件温和,可采用便携式的检测仪器,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对人附睾蛋白的检测限可达到飞克级水平,具有高灵敏性;试剂盒的基底具有可循环使用的特点,降低了检测成本。

    一种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90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87200.7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金溶胶的制备、单层膜的形成、转移和优化等步骤,通过调控金溶胶的单分散性,溶剂的挥发,设计界面单层膜的转移等,获得所需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本发明在溶剂挥发步骤中采用了专用的烟囱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两部分,其下部为呈圆柱状的容器腔,上部为呈轮台状的抽气管,顶部开有气孔,能有效控制金纳米溶胶的挥发。本发明在未加入任何额外试剂情况下,于常温常压下制备大面积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组装结构,膜的均匀性优异,SERS活性良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SERS基底和膜电极,且制备过程简易,条件温和,无需添加特殊的大型仪器设备,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

    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240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5625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包括金丝的绝缘固定、构建电解电路、电解、洗涤等步骤,通过对金丝下端电压的取样,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对腐蚀反应的自动控制,从而获得所需的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本发明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规环境下制备了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试验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得到最小间距为5nm的金电极对,为构建分子尺寸器件基本单元并进一步构建分子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可直接在实验室进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