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83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422338.4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C311/58 , C07C311/55 , C07C311/56 , C07C303/40 , C07D333/34 , C07D215/36 , C07F7/08 , C07D333/16 , B01J27/12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全取代脒的方法,以磺酰胺衍生物、腈衍生物和重氮衍生物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四组分串联反应制备获得全取代脒。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易、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原子经济性高,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脒类药物,克级反应也可以很好的实现,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373453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290425.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D249/10 , B01J2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氟硼酸芳基重氮盐、重氮酯衍生物和有机腈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以无机碱为添加剂,通过环化反应制备得到三氮唑衍生物。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容易,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三氮唑衍生物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383760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422338.4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C311/58 , C07C311/55 , C07C311/56 , C07C303/40 , C07D333/34 , C07D215/36 , C07F7/08 , C07D333/16 , B01J27/122 , B01J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全取代脒的方法,以磺酰胺衍生物、腈衍生物和重氮衍生物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通过四组分串联反应制备获得全取代脒。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易、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原子经济性高,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脒类药物,克级反应也可以很好的实现,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373453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290425.9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D249/10 , B01J2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氮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氟硼酸芳基重氮盐、重氮酯衍生物和有机腈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以无机碱为添加剂,通过环化反应制备得到三氮唑衍生物。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容易,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三氮唑衍生物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5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291598.2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D249/10 , C07F7/10 , C07D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三氮唑及其制备方法,以氟硼酸芳基重氮盐、重氮酯衍生物和有机腈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以无机碱为添加剂,通过环化反应制备得到1,2,4‑三氮唑。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容易,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1,2,4‑三氮唑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82763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291598.2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 , 苏州大学
IPC: C07D249/10 , C07F7/10 , C07D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4-三氮唑及其制备方法,以氟硼酸芳基重氮盐、重氮酯衍生物和有机腈为反应底物,以过渡金属为催化剂,以无机碱为添加剂,通过环化反应制备得到1,2,4-三氮唑。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反应更经济、底物普适性更广、后期官能团化更容易,反应条件温和,空气中即可进行,催化剂用量少,后处理简便,有利于产物的纯化和工业化应用。同时,本发明使用的反应物、催化剂等原料廉价易得,反应组成合理,无需配体,反应步骤少,仅需一步反应即可取得较高的产率,符合当代绿色化学和药物化学的要求和方向,适于筛选高活性的1,2,4-三氮唑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053608.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253/30 , C07C255/55 , C07C67/00 , C07C69/78 , C07D215/20 , C07C269/06 , C07C271/22 , C07J1/00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氧化剂和外部光敏剂条件下,通过光/镍双催化体系进行芳基酚和芳香醛脱氢酯化的方法。具体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醛、芳基酚、镍催化剂、配体、碱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溶剂,于365 nm LEDs光源照射下,常规搅拌反应,得到芳香酯类化合物。本发明整个过程符合原子经济效益、高效且易于操作,为合成芳香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型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0833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0410782.6
申请日:2021-04-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键连接的TiO2@CTF‑Py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修饰TiO2在其表面引入氨基并用于合成三嗪框架材料的体系中原位制备了一系列TiO2@CTF‑Py异质结材料,TiO2纳米片包裹在CTF‑Py层内部且与其紧密接触,两者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该材料能够在光照条件下催化CO2还原反应,CTF‑Py中NNN配位点可用于螯合金属离子使其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反应条件绿色温和等特点。转化反应结束后,将催化剂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循环利用5次后仍能保持稳定且其催
-
公开(公告)号:CN113717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1130697.0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45/64 , C07C67/31 , C07C253/30 , C07C41/16 , C07D213/68 , C07D213/643 , C07D215/20 , C07B41/04 , C07C49/84 , C07C69/92 , C07C255/54 , C07C43/29 , C07C47/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镍/酮双催化卤代芳烃与芳基酚反应合成二芳基醚的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上述卤代芳烃、苯酚、TXO、Ni(bpy)Br2、t‑BuNH(i‑Pr)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再加入溶剂,于光照射下,室温搅拌反应,得到二芳基醚类化合物。本发明整个过程绿色、高效且易于操作,是一种合成二芳基醚类化合物的好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0521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110190.8
申请日:2020-02-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209/30 , B01J27/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水合二氯化铜在光催化吲哚类化合物与硫氰酸盐化合物反应中的应用。具体而言,在氧气或者空气的氛围下,吲哚类化合物、硫氰酸铵化合物、二水合二氯化铜加入到配备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并加入乙醇,于室温光照下搅拌反应20~30小时,得到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本发明首次在不添加任何光敏剂情况下,直接使用CuCl2·2H2O作为催化剂。另外,本发明实现了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高效制备,整个过程绿色、高效且易于操作,是一种合成3‑硫氰酸吲哚类化合物的好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