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0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048893.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中锰钢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一次加热至温度超过Ac1后保温8‑12min,再冷却至临界区保温1‑2min;所述临界区的温度为Mf‑Ms;(2)二次加热至变形区,以0.1‑0.2/s的应变速度变形,后冷却至20‑40℃;所述变形区的温度为Ms‑Ms+50℃;(3)三次加热至两相区,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0‑40℃;所述两相区的温度为Ac1‑Ac3。本发明所述的中锰钢组织多相细化,组织中奥氏体含量高稳定性好,能够充分的发挥TRIP效应,达到增强增塑的效果,最终获得高性能的中锰钢,将高性能中锰钢使用到汽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60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48893.1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加中锰钢奥氏体含量和稳定性的制备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将中锰钢一次加热至温度超过Ac1后保温8‑12min,再冷却至临界区保温1‑2min;所述临界区的温度为Mf‑Ms;(2)二次加热至变形区,以0.1‑0.2/s的应变速度变形,后冷却至20‑40℃;所述变形区的温度为Ms‑Ms+50℃;(3)三次加热至两相区,保温20‑60min,后冷却至20‑40℃;所述两相区的温度为Ac1‑Ac3。本发明所述的中锰钢组织多相细化,组织中奥氏体含量高稳定性好,能够充分的发挥TRIP效应,达到增强增塑的效果,最终获得高性能的中锰钢,将高性能中锰钢使用到汽车上能够有效的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135381.2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23C24/10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激光熔覆的模具表面修复方法及系统,涉及激光熔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选择尺寸合适的基体材料,并对基体材料的表面进行预处理;根据实际工艺要求,确定激光熔覆工艺参数的取值范围,并建立显微硬度和稀释率的响应曲面模型;对响应曲面模型进行优化,以最大化显微硬度和最小化稀释率为目标,获得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根据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激光熔覆过程,在预处理后的基体材料上形成熔覆层;对形成的熔覆层进行性能检测,并根据性能检测结果调整工艺参数,直至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本发明方法不仅能确保熔覆层硬度稳定在理想范围内,还显著提升了模具修复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24231.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时效性能的挤压态微合金化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合金化程度较低但可通过时效热处理显著增强其力学性能的镁合金成分和工艺设计。该镁合金的元素质量百分比为:钙0.11%,锰0.48‑0.49%,铝0.99‑1.04%,锌1.09‑1.59%,其余为镁和不可避免地杂质,不可避免的杂志含量不超过0.05%的质量百分比。所述镁合金材料含有较低的合金元素含量,通过高速挤压产生晶粒细化现象,且可以通过后续时效处理手段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91017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09508.8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微合金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微合金钢进行加热;S2、加热完成后对微合金钢进行冷却;S3、冷却完成后对微合金钢进行压缩变形,水淬至20℃‑4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一定形变量的单道次压缩工艺达到实际生产中所需的总应变量,同时加以保温处理,简化了传统试验工序,对于研究变形量对奥氏体晶粒、第二相粒子的析出方式以及第二相粒子与再结晶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该制备方法低成本、高效率对可能存在的结果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2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44864.6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上海陕煤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合金化的镁合金材料及其工艺制备方法,所述微合金化的镁合金材料包括以下原料组分0.069‑0.13wt%的钙,0.59‑0.65wt%的锰,1.04‑1.1wt%的铝,0.53‑1.53wt%的锌,不超过0.05wt%的杂质及余量的镁。本发明所得镁合金材料含有低含量的合金元素,可通过高速挤压产生显著的晶粒细化现象,使材料的塑性等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65748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410854.6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C21D8/02 , C21D6/00 , C21D1/26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冲压钢及其热处理工艺,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合金原料依次进行冶炼、浇铸、锻造、热轧、冷轧和退火,得到热冲压钢;(2)将热冲压钢加热至未溶解温度区间,保温10min‑120min;空冷至15℃‑30℃;(3)将热冲压钢加热至Ac1‑Ac3进行不完全奥氏体化处理,保温3min‑7min,冷却至Ms点以下再空冷至15℃‑30℃或直接空冷至15℃‑30℃,得到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自回火马氏体组织以及纳米级别的第二相粒子(M7C3),马氏体保持钢的高强度,铁素体和奥氏体保持钢的延伸率,自回火马氏体组织增加材料的塑性,第二相粒子不仅能起到增强还能起到增塑的效果,使钢的强塑性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17949.8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福建理工大学 , 苏州大学 , 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累积叠轧提升铝合金性能的加工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大塑性变形中累积叠轧的工艺,成功制备了高达7道次的超细晶材料,而随着道次的增加,试样的强度不断提升,塑性却不断下降,虽然在较高道次中,由于细晶强化的效果,塑性出现了缓慢的上升,但并不能满足工业需求。而为了更好地提升轧后态产品的综合性能,本发明进一步开发时效与固溶‑时效两种不同的热处理方式,经热处理后,所得产品的强度与塑性都具有提升,其整体性能均优于原始板材,本发明为AA6061铝合金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98201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5145.X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激光拼焊用铁基焊丝及拼焊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Mn:3.5~10%,C:0.1~0.3%,Cr:0.1~1.0%,Si:0.1~0.3%,Nb:0.04~0.2%,V:0.1~1.0%,Ni:0~2%,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锰、铌、钒等元素的优化配比,各元素协同配合,使得焊丝具有优异的抗裂性能和冶金结合性能;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满足高强钢板拼焊接头的性能要求;焊丝能有效应对铝硅镀层在焊接过程中的脆化问题,减少镀层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此外,铁基焊丝具有与钢板材料较好的相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0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10344.6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江西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浙江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高温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断裂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基于各向异性试样的各向异性系数确定YId2000‑3d的屈服准则参数;根据DIC方法得到的第一应变值和硬化曲线得到的第二应变值确定swift‑voce硬化模型的参数;基于屈服准则参数、swift‑voce硬化模型参数和材料常数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断裂试样位移‑载荷曲线;将其与实验得到的位移‑载荷曲线进行拟合,确定DF2014韧性断裂模型的断裂参数;根据断裂参数得到三维断裂面及二维断裂轨迹。本发明将swift‑voce硬化模型和DF2014韧性断裂模型相结合,不仅能够准确得到铝合金塑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更好地预测其流变行为,还准确地预测了铝合金的高温断裂行为,使结果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