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5856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80054135.4

    申请日:2014-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095 B66B7/068 B66B9/00 B66B2009/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设备,该升降机设备包括井,在井中,第一吊笼(22)以及设置在第一吊笼的下方的第二吊笼(24)能够彼此独立地沿着公共轨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吊笼通过第一支承缆(26)或支承带并且通过第一下缆(62;122)或下带耦接至第一对重件(28),并且第二吊笼通过第二支承缆(40)或支承带以及第二下缆或下带耦接至第二对重件(42)。为了以使得升降机设备具有用于第一下缆或下带的更简单的缆或带导引件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升降机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下缆或下带具有第一缆端部或带端部以及第二缆端部或带端部(64,90,124,126),其中,第一下缆或下带通过这两个缆端部或带端部紧固至第一对重件或第一吊笼,并且围绕设置在第一吊笼的下侧部上或第一对重件上的至少一个滚子(82,128,130)来被导引。

    升降机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58564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480054135.4

    申请日:2014-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095 B66B7/068 B66B9/00 B66B2009/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机设备,该升降机设备包括井,在井中,第一吊笼(22)以及设置在第一吊笼的下方的第二吊笼(24)能够彼此独立地沿着公共轨道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吊笼通过第一支承缆(26)或支承带并且通过第一下缆(62;122)或下带耦接至第一对重件(28),并且第二吊笼通过第二支承缆(40)或支承带以及第二下缆或下带耦接至第二对重件(42)。为了以使得升降机设备具有用于第一下缆或下带的更简单的缆或带导引件的方式进一步开发升降机设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下缆或下带具有第一缆端部或带端部以及第二缆端部或带端部(64,90,124,126),其中,第一下缆或下带通过这两个缆端部或带端部紧固至第一对重件或第一吊笼,并且围绕设置在第一吊笼的下侧部上或第一对重件上的至少一个滚子(82,128,130)来被导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