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4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638385.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12/36 , C08F220/32 , C08F220/06 , C08F220/54 , C08J9/00 , B01J20/285 , B01J20/26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亲疏水性可调多孔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乙烯基苯为主骨架,通过高内相法制备了多孔聚合物整体柱,将活性自由基控制剂引入连续相、在分散相中引入水溶性环境响应性单体,一步聚合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疏水性可调多孔聚合物整体柱。所制备的聚合物整体柱有如下优势:高比表面及表面带有多种活性官能团(环氧基、羧基),可用于生物质偶联、纯化及吸附分离;聚合活性端的保留可以简单实现表面修饰;对温度或pH改变敏感,有利于吸附、解析的调控。因此,该整体柱在生物、医药、环境、催化等领域有着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9505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83985.7
申请日:2018-0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9/62 , A61K9/58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47/02 , A61K31/4409 , A61K31/496 , A61K38/18 , A61K38/30 , A61K38/39 , A61K38/38 , A61K31/198 , A61K31/405 , A61P19/08 , A61P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骨修复作用的骨结核药物控释微球及制备方法,在结构设计上将诱导骨生长的活性组分置于内部,在抑菌后期发挥作用的疏水性药物利福平负载于中间聚乳酸层,亲水性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包埋在壳聚糖中置于外层,因此实现上述三种组分的有序逐层释放。在药物逐级抑菌之后,再释放导骨生长的活性组分,实现骨修复,综合治疗骨结核。载体组分也经过精心选择,磷、钙、胶原蛋白等均是成骨所必须的物质,壳聚糖和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可在病灶处降解并被吸收。因此,该缓释微球对骨结核治疗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骨结核的临床治疗提供高效的新材料,应用潜力及价值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27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36730.7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无机杂化颗粒的制备方法,以甲缩醛为外部交联剂,创新性的选用苯基硅烷偶联剂为聚合单体,基于付-克烷基化反应使单体中苯环间发生超交联反应,与此同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催化硅烷偶联剂中的硅氧键发生水解,因此,通过一步法制备得到了有机/无机杂化颗粒。该方法超交联与水解反应同步进行,无需加入其它致孔剂即可得到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有机硅杂化颗粒,方法简单快捷,制备的杂化颗粒所含的多孔结构使其在吸附分离、催化剂负载、药物控制释放、免疫检测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22280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1033822.X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G77/3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酞菁铁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酞菁铁为反应单体,甲缩醛为外部交联剂,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在双油相体系中利用付‑克烷基化反应制备得到了酞菁铁聚合物,本发明方法在无需功能化修饰过程,直接以酞菁铁为单体实现其聚合物的合成,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路线短的特点,重要的是双油相反应实现受限反应的同时,有利于付‑克烷基化反应的进行,该类酞菁铁聚合物材料在催化、环境、吸波、能源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2385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53683.7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比表面磁性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结合超交联和高温碳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的特点。制得的高比表面磁性碳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在300-800m2/g范围内可控,纤维表现为中空管状结构,四氧化三铁以颗粒的形式填充在管内。该类新颖磁性纤维材料在环境、能源、医药及电磁屏蔽等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659730.6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12/36 , C08F220/32 , C08F212/08 , C08F222/14 , C08F220/14 , C08F212/32 , C08F212/06 , C08F220/18 , C08F2/44 , C08K9/04 , C08K3/22 , B01J13/14 , C08J9/26 , H01F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活性聚合位点多孔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结合高内相法和微流控法通过一步聚合制备得到了一种含活性聚合位点多孔磁性聚合物微球,该微球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大的联通孔道,具有可在外磁场作用下便于分离的磁性能,可通过简单的加入含官能团的单体通过聚合进行表面修饰。含活性聚合位点多孔磁性聚合物微球在敞开环境下的水处理、发酵液中的目标物分离、有机合成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有着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474176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38385.8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8F212/36 , C08F220/32 , C08F220/06 , C08F220/54 , C08J9/00 , B01J20/285 , B01J20/26 , B01J2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2/36 , B01J20/261 , B01J20/285 , B01J2220/4812 , C08J9/00 , C08J2325/02 , C08F2220/325 , C08F220/06 , C08F22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亲疏水性可调多孔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二乙烯基苯为主骨架,通过高内相法制备了多孔聚合物整体柱,将活性自由基控制剂引入连续相、在分散相中引入水溶性环境响应性单体,一步聚合法制备得到了表面亲疏水性可调多孔聚合物整体柱。所制备的聚合物整体柱有如下优势:高比表面及表面带有多种活性官能团(环氧基、羧基),可用于生物质偶联、纯化及吸附分离;聚合活性端的保留可以简单实现表面修饰;对温度或pH改变敏感,有利于吸附、解析的调控。因此,该整体柱在生物、医药、环境、催化等领域有着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118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710637867.1
申请日:2017-07-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多孔树脂微球表面生长形貌可控TiO2的方法,以多孔树脂微球为基体,在其表面通过水热过程生长无机半导体TiO2,制备得到多孔树脂微球/TiO2复合微球。多孔树脂微球表面的TiO2形貌可以通过调节树脂孔道结构、钛源用量、反应时间等进行有效调控。多孔树脂微球/TiO2复合微球兼具树脂微球基体的多孔高比表面积和TiO2材料的催化特性,即吸附与降解优势明显,因此,在环境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92858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036732.6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1B3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粒径多孔高比表面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工业化大孔大粒径树脂为模板,有机硅作为硅源,在真空条件下将硅源“灌充”入多孔树脂孔道中,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后进行煅烧,通过孔、壁替换的方法制备得到一种大粒径高比表面二氧化硅微球。第一步氧化硅填充到模板树脂孔道内,经历一步碳化,模板树脂骨架碳化进一步带来孔道用于第二次填充,如此进行保证了产品二氧化硅微球的骨架强度及丰富孔道。此方法制备的二氧化硅微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孔道及粒径易于控制、均一性好,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制备,在吸附分离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744802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1041355.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粒径高比表面磁性多孔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真空灌注正硅酸乙酯、水解、碳化、金属离子浸渍、再碳化。微球主要成分为碳、SiO2、磁性粒子。碳化过程带来丰富的孔道和高的比表面积,SiO2在骨架中增加了微球的强度,磁性粒子增加了微球的功能性。制备的多孔复合微球粒径、孔性能、强度等均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调控,依赖于模板微球的性能,而模板微球来源于市售大孔树脂,品种丰富、廉价易得,同时基于大粒径高比表面磁性多孔复合微球材料制备过程易于工业化实现,因此,该材料具有很高的商业化前景和吸附分离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