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7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71666.4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IPC: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06 , C22C38/02 , C22C38/16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74 , C21D1/18 , C21D6/02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原子团簇和纳米析出相增强的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高熵合金化学式为:FeaMnbNicAldSieCuf,其中51 at.%≤a≤62 at.%,19 at.%≤b≤21 at.%,9 at.%≤c≤11 at.%,5 at.%≤d≤7 at.%,5 at.%≤e≤7 at.%,2.5 at.%≤f≤3.5 at.%,且a+b+c+d+e+f=100;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感应熔炼、均匀化退火、冷轧、固溶和时效处理步骤。本发明提供的由原子团簇和纳米析出相增强的高熵合金易于制备和加工,其所含有的大量纳米尺度富Cu原子团簇和体心立方结构的纳米尺度B2析出相能产生非常显著的强化效果,使其屈服强度达到900 MPa以上,可潜在应用于高速切削刀具、油压气压杆以及汽车用发动机缸体等。
-
公开(公告)号:CN116254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12395.3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2相及纳米有序相双析出强化的孪生诱导塑性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熵合金的组成元素及原子百分比为:19%~21%Mn,9%~11%Ni,5%~7%Si,5%~7%Al,0%~4%C,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合金的制备方法如下,采用纯度不低于99.9%的纯Fe、纯Mn、纯Ni、纯Al、纯Si、纯C为原料,通过真空感应熔炼获得铸锭,将铸锭在氩气保护下进行均匀化处理,切割成板材经多道次冷轧,将冷轧后薄板在氩气保护下进行950℃保温1 h以上的固溶处理,然后水冷淬火。本申请提供的高熵合金制备成本低,具有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等优点,在航天航空、先进核能、生物工程、先进装备制造及国防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6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113828.9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改善其均匀变形能力的TiAl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iAl合金中:Al元素原子百分含量为:42at%≤Al≤49at%;Re元素原子百分含量为:0.3at%≤Re≤2at%;且经过多次实验探索,总结出优化的Re原子百分含量选择公式:其中,CAl指TiAl合金中Al的原子百分含量,CRe指TiAl合金中Re的原子百分含量。该TiAl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成分计算:依据上述Al元素和Re元素的约束公式计算出Al元素和Re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原料配置:根据Ti元素、Al元素和Re元素的原子百分含量,换算出所需纯Ti、纯Al和纯Re的质量百分含量;合金熔炼:将所配置的纯Re与部分纯Ti首先进行熔炼形成中间合金,然后将所述中间合金与剩余的纯Ti及全部的纯Al混合,进行熔炼。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776196.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锻压和挤压一体化连续成形设备,包括成形设备主体,滑动装配在成形设备主体的上横梁上的上平台、安装在成形设备主体的下横梁上的下平台、压头、挤压模具、上锻压板及下锻压板;上平台由液压系统提供下压动力,压头上端设置压头底座,压头底座固定连接在上平台上,挤压模具固定连接在下平台上;上锻压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压头下端,下锻压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挤压模具上端;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均设置控温加热区,从而实现上平台和下平台独立的温度设定和监控。本发明可实现高温热锻压‑挤压单独/连续成形。节约成本,工艺简单,可实现材料的一体化成形,保证材料的批次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35835.3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重庆三航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2 , G06F113/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的模板化、流程化以及自动化模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管路系统中不同的管路类型分别进行模板模型设计,并分别生成模型库;对模板设计模型参数进行识别及定义,在建模环境中调用或引用定义的参数进行模型特征约束,构建每个类型管件的模板模型;基于模板模型及其数据模板文件,修改相关参数,实现设计模型的精准和快速修改;通过转换接口,将设计模型转换为通用模型格式,满足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应用。本发明设计的模板模型具有高的重用性,模型修改高效便捷,提高研发设计效率并降低研发成本,可以搭建特定行业中的产品模型库和一些非标准件的模型数据库,对于管道系统的设计和效率提升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04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1028838.8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级充氢控制装置、多级充氢控制方法和设备,该多级充氢控制装置包括:氢气发生器,该氢气发生器用于产生氢气;计量室,该氢气发生器通过控制阀门连接至该计量室;真空室,该计量室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至该真空室;该真空室的一端设置有容纳管道,该容纳管道用于容纳待吸氢材料,该容纳管道设置在管式炉的内部,该管式炉用于对该容纳管道进行加热,以构建温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充氢环境;其中,该控制阀门用于控制该氢气发生器向该计量室输入的氢气的量,该第一阀门用于将该计量室的氢气输入至该真空室,以便该待吸氢材料在充氢环境下吸收氢气。能够同时控制吸氢计量和吸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2715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708101.4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气氛下的多功能焊接设备,包括箱体、支撑框架、加热箱、等离子焊枪、滑动模组、氩弧焊平台及控制装置;加热箱固定安装在支撑框架内;加热箱上方连接滑动模组,等离子焊枪安装在滑动模组上,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滑动模组将等离子焊枪伸入/伸出加热箱并调控等离子焊枪在XYZ三个方向的焊接位移;氩弧焊平台安装在支撑框架上;箱体覆盖在加热箱和氩弧焊平台上端,箱体中始终保持保护气氛。本发明可针对厚板构件焊接难度大的问题,进行氩弧焊的打底焊接加上等离子弧焊的自动焊接,有效避免厚板构件未焊透的现象。将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集中在一个充氩箱内,简化了打底‑自动焊接的操作步骤,且无需通入保护气。
-
公开(公告)号:CN11369776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7795.1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太仓长三角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充氢控制装置、充氢控制方法和设备,该高精度充氢控制装置包括:氢气发生器,该氢气发生器用于产生氢气;计量室,该氢气发生器通过控制阀门连接至该计量室;真空室,该计量室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至该真空室;该真空室的一端设置有容纳管道,该容纳管道用于容纳待吸氢材料,该容纳管道设置在管式炉的内部,该管式炉用于对该容纳管道进行加热,以构建温度大于预设阈值的充氢环境;其中,该控制阀门用于控制该氢气发生器向该计量室输入的氢气的量,该第一阀门用于将该计量室的氢气输入至该真空室,以便该待吸氢材料在充氢环境下吸收氢气。能够同时控制吸氢计量和吸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76196.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锻压和挤压一体化连续成形设备,包括成形设备主体,滑动装配在成形设备主体的上横梁上的上平台、安装在成形设备主体的下横梁上的下平台、压头、挤压模具、上锻压板及下锻压板;上平台由液压系统提供下压动力,压头上端设置压头底座,压头底座固定连接在上平台上,挤压模具固定连接在下平台上;上锻压板可拆卸地连接在压头下端,下锻压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挤压模具上端;上平台和下平台上均设置控温加热区,从而实现上平台和下平台独立的温度设定和监控。本发明可实现高温热锻压‑挤压单独/连续成形。节约成本,工艺简单,可实现材料的一体化成形,保证材料的批次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5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651369.9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确控制冷速的等温模锻装置及其调控方法,其中的等温模锻装置,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保温隔热系统、位于保温隔热系统内的等温锻造模具、安装在保温隔热系统上端的总排气管、安装在保温隔热系统下端的总进气管、用于向总进气管内通入冷气的冷却气源、设置在等温锻造模具上的温度监测传感器及PLC加热和冷却控制系统;温度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等温锻造模具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输至PLC加热和冷却控制系统,PLC加热和冷却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温度信号调控等温锻造模具的冷速及加热情况。本发明可以实现等温锻造装备内模具的温度精确调控,进而控制型材的显微组织,实现组织均匀性和性能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