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91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038695.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功率微波介质窗击穿真空侧等离子体诊断装置及方法,装置主要包括馈源喇叭、位于馈源喇叭底部的介质窗、长度不同的光纤束、光谱仪和相机,所述馈源喇叭靠近介质窗的侧壁上分别在沿着三个方向开有矩阵阵列光纤孔;所述三个方向包括与电场极化方向平行的Y方向,与电场极化方向垂直的X方向,以及与微波传输方向平行或有一定夹角的Z方向;光纤束的输入端分别插入所述光纤孔中;光纤束的输出端的光纤以单排方式依次与光谱仪输入端连接,光谱仪的输出端与相机连接;该装置能够在单次微波脉冲内诊断等离子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3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1008141.3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联合不同长度的多光纤束、光谱仪和EMICCD相机以实现实时多分幅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能量随时间演化。当高速相机的快门时刻固定,不同长度的多光纤束的最长子光纤中传输光代表最早时间的光,而最短子光纤中传输光代表最晚时间的光。多光纤束的光纤长度差相等,并且等于快门曝光时间,以避免光在时间上的重叠。光纤束之间足够的空间距离以分开光、避免空间光耦合。不同时延光通过单纵排耦合狭缝进入光谱仪后光谱被展开,再进入高速相机分区成像,高速相机不同分区的像为不同时刻的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根据等离子体发光谱线的斯塔克展宽、等离子体发光光谱线比,可以得到等离子体的密度和能量随纳秒演化过程,多分幅时延可小于1ns。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39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11008141.3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联合不同长度的多光纤束、光谱仪和EMICCD相机以实现实时多分幅诊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能量随时间演化。当高速相机的快门时刻固定,不同长度的多光纤束的最长子光纤中传输光代表最早时间的光,而最短子光纤中传输光代表最晚时间的光。多光纤束的光纤长度差相等,并且等于快门曝光时间,以避免光在时间上的重叠。光纤束之间足够的空间距离以分开光、避免空间光耦合。不同时延光通过单纵排耦合狭缝进入光谱仪后光谱被展开,再进入高速相机分区成像,高速相机不同分区的像为不同时刻的微波等离子体光谱,根据等离子体发光谱线的斯塔克展宽、等离子体发光光谱线比,可以得到等离子体的密度和能量随纳秒演化过程,多分幅时延可小于1ns。
-
公开(公告)号:CN10687915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038695.6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5H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功率微波介质窗击穿真空侧等离子体诊断装置及方法,装置主要包括馈源喇叭、位于馈源喇叭底部的介质窗、长度不同的光纤束、光谱仪和相机,所述馈源喇叭靠近介质窗的侧壁上分别在沿着三个方向开有矩阵阵列光纤孔;所述三个方向包括与电场极化方向平行的Y方向,与电场极化方向垂直的X方向,以及与微波传输方向平行或有一定夹角的Z方向;光纤束的输入端分别插入所述光纤孔中;光纤束的输出端的光纤以单排方式依次与光谱仪输入端连接,光谱仪的输出端与相机连接;该装置能够在单次微波脉冲内诊断等离子体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49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037963.2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击穿阈值的高功率微波传输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个内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的圆波导,圆波导的两端设置有活动闸板式真空截止阀;圆波导内部镀有纳米多孔复合材料,可以吸附波导和微波系统中的气体、抑制高功率微波作用下表面等离子体形成,提高高功率微波系统击穿阈值。活动闸板式真空截止阀使用创新性的动真空密封技术可以保持微波系统或圆波导内部真空度,避免了内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暴露大气导致钝化,避免了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钝化反复激活问题,提高设备在高击穿阈值下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78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710458208.1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鉴于对HPM源中的强电磁场真空击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击穿机理研究的困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腔、HPM传输波导击穿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研究击穿问题的方法。其中测试腔包括两个相同的反射腔;反射腔的内腔为圆筒状,反射腔的半径ra和宽度la满足当测试腔内注入TM01模式的电磁波时,反射腔内激励起的电磁波为TM020模式;沿反射腔轴向方向,反射腔内电场分布非对称,反射腔两侧场强幅值差至少为300kV/cm;两个反射腔通过第一直波导相连,两个反射腔之间的距离lc为15‑25mm;两个反射腔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有长度均大于50mm的第二直波导和第三直波导;第一、第二和第三直波导均为圆波导。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49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37963.2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击穿阈值的高功率微波传输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一个内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的圆波导,圆波导的两端设置有活动闸板式真空截止阀;圆波导内部镀有纳米多孔复合材料,可以吸附波导和微波系统中的气体、抑制高功率微波作用下表面等离子体形成,提高高功率微波系统击穿阈值。活动闸板式真空截止阀使用创新性的动真空密封技术可以保持微波系统或圆波导内部真空度,避免了内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暴露大气导致钝化,避免了表面镀纳米多孔合金材料钝化反复激活问题,提高设备在高击穿阈值下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784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458208.1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鉴于对HPM源中的强电磁场真空击穿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击穿机理研究的困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试腔、HPM传输波导击穿实验装置以及利用该装置研究击穿问题的方法。其中测试腔包括两个相同的反射腔;反射腔的内腔为圆筒状,反射腔的半径ra和宽度la满足当测试腔内注入TM01模式的电磁波时,反射腔内激励起的电磁波为TM020模式;沿反射腔轴向方向,反射腔内电场分布非对称,反射腔两侧场强幅值差至少为300kV/cm;两个反射腔通过第一直波导相连,两个反射腔之间的距离lc为15‑25mm;两个反射腔的自由端分别连接有长度均大于50mm的第二直波导和第三直波导;第一、第二和第三直波导均为圆波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