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398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0630595.9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高地温隧道新型防寒抗冻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取热系统、控制传输系统和加热系统;取热系统包括取热隧洞及安装于取热隧洞内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取热隧道于主隧道围岩温度较高部分开挖修建,且通过换热管与空气接触,吸收空气的热量;加热系统设置于主隧道洞口处的二衬与保温层之间及排水沟内,加热系统包括衬砌供热管及排水沟供热管;取热系统借助空气源取热,通过控制传输系统传输至加热系统的衬砌供热管及水沟供热管,实现为衬砌及排水沟的供热与保温。本发明将高地温与抗防冻相结合,对于高海拔寒区高地温隧道有极大实际应用价值;且主动供热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隧道冻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398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30595.9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区高地温隧道新型防寒抗冻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取热系统、控制传输系统和加热系统;取热系统包括取热隧洞及安装于取热隧洞内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取热隧道于主隧道围岩温度较高部分开挖修建,且通过换热管与空气接触,吸收空气的热量;加热系统设置于主隧道洞口处的二衬与保温层之间及排水沟内,加热系统包括衬砌供热管及排水沟供热管;取热系统借助空气源取热,通过控制传输系统传输至加热系统的衬砌供热管及水沟供热管,实现为衬砌及排水沟的供热与保温。本发明将高地温与抗防冻相结合,对于高海拔寒区高地温隧道有极大实际应用价值;且主动供热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隧道冻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6161574U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21266463.3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地温隧道围岩与风流传热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平台主体和温度测量系统,试验平台主体包括挡土围墙、人工填土和隧道,试验平台主体还包括风机和加热系统,风机用于将空气由隧道的端口注入隧道,加热系统用于对人工填土进行加热;温度测量系统包括温度测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分析仪,温度测量装置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相连,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和数据分析仪的输入端相连,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测量隧道内和人工填土内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可以研究不同围岩温度条件、不同入口风速对高地温隧道温度场的影响,可以为相似情形下高地温单洞隧道的温度场研究提供实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205317708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93146.X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寒区隧道围岩与风流传热的试验装置,包括隧道模拟构件,所述隧道模拟构件包括挡土围墙、填充于挡土围墙中的人工填土及设置于人工填土里的隧道,还包括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被冷却的空气由管道和/或风机由隧道的任意一端注入隧道;还包括第一测温仪及第二测温仪,所述第一测温仪的测温点位于隧道内,所述第二测温仪的测温点位于人工填土中。该试验装置可用于寒区隧道开挖后的自然传热规律测试及通风对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规律测试,可实现不通通风风速下的寒区隧道温度场测试,从而可实现对现实情况下寒区隧道温度场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工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