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69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51492.9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B17/391 , G06N3/0455 , G06N3/08 , H04B10/25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偏振复用光纤信道建模方法,具体为:构建用于偏振复用光纤信道建模的BERT模型;搭建传输链路,采集构建训练集,用于训练构建的BERT模型;利用训练好的BERT模型对偏振复用光纤信道中传输的QAM信号进行拟合,从而得到相应信道的输出光信号。本发明能够有效拟合偏振复用光纤信道的特性和响应,避免了传统建模方法中对严格数理模型计算和专家经验建模的依赖,也无需明确的物理模型和先验知识,显著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31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51423.8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L1/20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估计的高阶PAM信号判决门限及误码率计算方法,具体为:发送端发射带有导频的多阶脉冲幅度调制信号;接收端获得采样后的解调信号和导频中的发送符号序列;设置接收信号中的前向码间干扰和后向码间干扰符号数量;根据码间干扰符号数量重构建发送符号集;根据发送符号序列和发送符号集分类接收信号计算每一种发送符号对应接收信号的高斯概率密度函数;利用每一种发送符号对应接收信号的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计算最佳判决门限;利用最佳判决门限和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加权积分得到接收信号的误码率估计值。本发明误码率估计需要的发送导频符号少,仿真运算次数少,速度快,判决门限更精准,使得判决后的信号误码率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449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81664.5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B1/40 , H04B10/40 , H04B10/50 , H04B10/516 , H04B10/572 , H04B10/60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光子学雷达通信一体化收发机系统,由光子学射频雷达通信一体化发射机、收发组件、通信接收机、雷达接收机和自干扰对消系统组成;发射机由电信号模块、多路连续波激光器、波分复用器、电光强度调制器、波分解复用器和光电探测器依次级联组成;收发组件由电功率放大器、发射天线、接收天线和电低噪放大器组成;光子学通信接收机由电光强度调制器、波分复用器、光电探测器和模数转换器依次级联组成;光子学自干扰对消系统由光可调延时线、光可调衰减器、雷达光可调延时线和光可调衰减器组成。本发明利用光子学技术的大带宽、高精可调衰减和延时的特点,实现基于同时同频全双工体制的光子学雷达通信一体化收发。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77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640324.8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光学射频对消的实时自适应追踪决策方法,具体为:包括关键的光学射频对消和自适应决策模型;自适应决策模型收到光学射频对消环境给出的状态和奖励信息,并根据状态信息、奖励信息以及自适应决策模型给出自适应控制信息,输入光学射频对消环境;自适应决策模型与光学射频对消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通过更新自适应参数学习策略以达成回报,从而适应动态变化的物理环境,实现光学射频对消的问题。本发明使用的微波光子学以及自适应决策方案能提供更大调节范围及调谐精度的延时技术以及更优的光学射频对消策略,能更快速的响应处理自干扰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76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47519.4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硅基阵列波导光栅的32信道密集型波分复用器,由硅基器件输入波导、第一平板波导、矩形阵列波导、第二平板波导以及输出波导顺次连接组成。输入波导具有5个端口,其中4个为冗余输入;输出波导具有32个端口。阵列波导由147个条形波导组成,每一个条形波导由直波导、90°弯曲波导和锥形波导组成,相邻条形波导之间具有相等长度差ΔL。本发明器件整体尺寸保持在1.0×1.4mm以内,信道间隔为100GHz的32个信道的相邻信道串扰不高于‑40dB,插损不大于4dB;本发明在提供100GHz密集型波分复用条件下显著提升器件的集成度,将在光通信与光信号处理中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95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08321.X
申请日:2021-06-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B10/257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光无线融合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数据业务信息;根据业务信息进行光/射频无线融合优化;根据优化结果通过自适应算法合理进行业务调度与资源分配。系统包括:数据业务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安全类业务和非安全类业务信息;光无线融合模块,用于根据业务信息进行光/射频无线融合优化,获取业务、调度与资源分配信息;光无线模块:通过LiFi系统进行信息传输;射频无线模块:通过射频系统进行信息传输。本发明能够解决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中存在的绝对频繁的越区切换和严重的多普勒效应等问题,实现真空管道高速飞行列车安全、高可靠、高速、低时延、无中断、免切换的车地光无线融合通信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2571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11157080.6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B1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子技术的多阶微波跳频信号发生器,由光源100、偏振调制器101、偏振控制器102、偏振分束器103、马赫‑曾德尔调制器1041,2、偏振合束器105、光电探测器106构成;其中偏振调制器101、偏振控制器102与偏振分束器103构成高速可控光开关200,端口107为其数字控制信号;微波调制信号108/109使得马赫‑曾德尔调制器1041,2处于不同的调制点,输出4阶跳频信号;通过将4阶跳频信号产生装置进行一定的串并联接,产生更高阶的跳频微波信号;通过操控数字信号,跳频信号频率可实现快速切换,载波频率可调谐。本发明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可应用于雷达系统、无线通信等重要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7196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368670.2
申请日:2017-05-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L12/761 , H04L12/931 , H04L12/18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DN网络中的网络编码组播的传播方法。其中Openvswitch交换机具有支持网络编码的OpenFlow协议,所述Openvswitch交换机为支持所述OpenFlow协议并且可编码、解码的交换机。SDN网络其核心技术OpenFlow协议把网络设备的数、控层相分离,控制层提供业务实现和逻辑控制,数据层执行数据转发,从而实现对网络的灵活控制和智能管理,方便拓展。网络编码是网络中信息的处理和传输上的重大突破,它允许网络中间节点对所传输的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并在接收节点进行解码还原,提高了网络吞吐量、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发明有效地将网络编码应用于SDN网络中,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网络编码应用与SDN网络有机结合的问题,结合上述两者的优势,对未来网络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873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252032.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真延时网络的射频对消方法,具体为:将发射的射频信号分为两路:在参考信号端,将参考射频对消信号调制到多频率分量的未调光信号上,经由波分复用器分出多路已调光信号,分别送入多路可调真延时光网络中进行延时量和衰减量调整,合路输出送入光电探测器中恢复参考射频对消信号;在接收信号端,将接收射频信号经由电或者光链路传输并输出接收射频信号;最后将参考信号端恢复的考射频对消信号与接收射频信号合路相减后输出两路合路信号得到消除参考射频对消信号后的接收射频信号。本发明能提供更大调节范围及调谐精度的延时技术,并能更快速的响应处理具有捷变特性的干扰信号,对解决接收端射频对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911300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1006269.0
申请日:2017-10-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4L12/753 , H04L12/761 , H04L12/721 , H04L12/7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鲸鱼算法的组播路由优化方法,本发明针对具体的组播路由优化问题,在鲸鱼算法上作出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对组播路由优化问题的解决,本发明通过位置信息的二进制编码把优化连续问题的鲸鱼算法映射到离散的搜索空间,并在位置更新策略中引入了个体交叉、变异、味道浓度等其他算法的思想,使其更适合解决组播路由问题,由此简化了组播路由优化过程,加快了收敛速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鲸鱼算法的组播路由优化方法在Spark平台上的应用,由此使得上述基于鲸鱼算法的组播路由优化方法在Spark平台上实现了并行化,大大加快了算法的执行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