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好的边坡支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92286.2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边坡支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边坡支护技术领域,包括边坡支护本体,所述边坡支护本体的侧面靠近底端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边坡支护本体的侧面固装有长板,所述长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面固装有预埋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预埋件可以更加牢固的固定边坡支护本体,同时预埋件在需要取下时,也可以方便的取下,这样在运输边坡支护装置的过程中,可以取下预埋件单独存放,从而方便运输操作,并且可以防止预埋件被磕碰到,提高了实用性。

    一种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95B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610380329.4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评定方法,包括测定隧道的轴向方向实际开挖轮廓线和横断面实际开挖轮廓线;计算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计算轴向方向实际开挖轮廓线的粗糙常数值;根据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和轴向方向粗糙常数信息,计算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本发明根据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Rh和隧道粗糙常数Rc这两个数值进而可以确定隧道通风中的壁面粗糙度,更加准确地得到隧道内部风流的风速、风量及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通风设计提供了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种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80329.4

    申请日:2016-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评定方法,包括测定隧道的轴向方向实际开挖轮廓线和横断面实际开挖轮廓线;计算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计算轴向方向实际开挖轮廓线的粗糙常数值;根据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和轴向方向粗糙常数信息,计算隧道通风壁面粗糙度。本发明根据隧道通风壁面平均粗糙高度Rh和隧道粗糙常数Rc这两个数值进而可以确定隧道通风中的壁面粗糙度,更加准确地得到隧道内部风流的风速、风量及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对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通风设计提供了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种大跨度抗风悬索桥施工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52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42083.2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抗风悬索桥施工方法,涉及悬索桥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择合适的施工地形,接着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地表层软土,夯压密实;本发明中,通过在原有悬索上方架设新的主缆加固索,在新的主缆加固索和原有悬索上安装索夹,通过索夹的固定将其相互绑定,进而起到加固悬索的作用,同时从跨中到边跨依次在悬索的吊杆对应位置安装主动配重,使应力达到预期成桥状态,还可以在锚碇上加设预应力扩头抗滑锚桩,并与原锚碇组合成为整体,作为新加悬索的锚固,从而提高了悬索以及桥体的牢固性,使悬索在大风影响下不易大幅度晃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晃动的幅度。

    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316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7839.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缆索抗风施工方法,涉及缆索施工技术领域,S1:浇筑主塔,对塔柱位置进行划分,确定浇筑的节段,浇筑主塔,在塔柱外配置塔吊和电梯,搭建液压爬模,逐层绑扎钢筋,埋件固定模板,浇筑混凝土以构建主塔,岩锚和锚墙作为地锚的后锚结构,可以缩减地锚成本,塔架可以直接利用主体索塔结构作为塔架的基础,不需设置庞大的塔架结构,节约了施工成本,缆索吊承重绳地锚后锚位置,可通过转向轮来实现各根钢丝绳之间的串联,使承重绳自行调节到基本一致的高度,承重绳受力基本均衡,另外,在桥梁结构中设置加强桁架,有效加强桥梁结构的强度,可有效的抵抗横风和竖风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能有效抑制抖振,降低缆索施工难度增加的问题。

    一种模拟缓倾层状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59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30377.4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缓倾层状围岩隧道变形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缓倾地层模拟系统,缓倾地层模拟系统自下而上设置的底座和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长方体形外框架,箱体的前后两个面上固定安装有有机玻璃板,所述有机玻璃板上开设有与隧道相似的模型孔洞,模型孔洞外周设置有封堵法兰板,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安装有左右推板,箱体顶部活动连接有上压板;所述底座主要分为下层底座和中层底座两层,底座内设置有X轴Y轴旋转举升系统。本发明的装置通过底座内设置X轴Y轴旋转举升系统,顶升箱体并进行角度旋转,可以调节缓倾角度,使得铺设缓倾层状土时能够水平铺设以达到岩层缓倾的最佳效果。

    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边坡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5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8053.7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加固结构的边坡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边坡监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的表面固装有侧杆,所述侧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短块,所述短块的顶面固装有监控摄像头,所述底座的顶面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底座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六角块,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固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阻挡盘,所述底座的顶面固装有立块。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阻挡盘可以使底座部署的更加稳定,避免整体出现倾斜或位移的情况,且操作简单方便,同时没有借助电子元器件,无需布设电线,成本更加低廉,使用更加方便,实用性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