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84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510765580.8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车轮的踏面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铁路高速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CRH3型动车组原始车轮踏面对钢轨廓形变化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首先,选择优化车轮踏面常用工作区的廓形与原始车轮踏面基本重合;第二,为了把车轮踏面喉根圆斜度降低,故将优化车轮踏面的轮缘厚度d8确定为32.5mm,以适应它与轨肩突出而未打磨的钢轨匹配时,也不易产生过大的等效锥度,提高了车轮踏面对未打磨钢轨的适应能力。第三,把车轮踏面外端的斜度提高,故将优化车轮踏面外端直线段CD的斜度确定为1:20,以适应它与过度打磨钢轨匹配时,也不易产生过小的等效锥度,提高了车轮踏面对过度打磨钢轨的适应能力。主要用于CRH3型动车组车轮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5438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65580.8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车组车轮的踏面优化设计方法,属于铁路高速车辆转向架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CRH3型动车组原始车轮踏面对钢轨廓形变化适应能力较差的问题。首先,选择优化车轮踏面常用工作区的廓形与原始车轮踏面基本重合;第二,为了把车轮踏面喉根圆斜度降低,故将优化车轮踏面的轮缘厚度d8确定为32.5mm,以适应它与轨肩突出而未打磨的钢轨匹配时,也不易产生过大的等效锥度,提高了车轮踏面对未打磨钢轨的适应能力。第三,把车轮踏面外端的斜度提高,故将优化车轮踏面外端直线段CD的斜度确定为1:20,以适应它与过度打磨钢轨匹配时,也不易产生过小的等效锥度,提高了车轮踏面对过度打磨钢轨的适应能力。主要用于CRH3型动车组车轮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00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974307.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B17/00
Abstract: 一种高速动车组的新型车轮踏面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轮踏面结构领域,该车轮踏面结构能够完全匹配和适应CN60新型轨道的廓型,其通过较小的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一圆弧段端面的曲率半径来避免列车车轮因踏面的等效锥度过高而产生的失稳,和避免因踏面的等效锥度过过低而导致车辆晃动。通过正常工作区和踏面端部外侧低锥度区配合起到增大踏面与轨道接触面积的作用,能够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允许车轮承受更高的轴重载荷。其通过优化滚动圆的最佳位置实现减缓踏面磨耗、延长旋轮周期,并通过给出计算优选后的参数设置使得该踏面结构对钢轨廓变化适应能力获得较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在抑制蛇行运动和延长旋轮周期两个方面均能取得兼顾和平衡的理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480013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974307.6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B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B17/0082
Abstract: 一种高速动车组的新型车轮踏面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轮踏面结构领域,该车轮踏面结构能够完全匹配和适应CN60新型轨道的廓型,其通过较小的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一圆弧段端面的曲率半径来避免列车车轮因踏面的等效锥度过高而产生的失稳,和避免因踏面的等效锥度过过低而导致车辆晃动。通过正常工作区和踏面端部外侧低锥度区配合起到增大踏面与轨道接触面积的作用,能够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允许车轮承受更高的轴重载荷。其通过优化滚动圆的最佳位置实现减缓踏面磨耗、延长旋轮周期,并通过给出计算优选后的参数设置使得该踏面结构对钢轨廓变化适应能力获得较大幅度提高,从而实现在抑制蛇行运动和延长旋轮周期两个方面均能取得兼顾和平衡的理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5273036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1080723.3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B17/00
Abstract: 一种高速动车组的新型车轮踏面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轮踏面结构领域,其包括轮缘、喉根圆高锥度区、滚动圆、正常工作区、外端低锥度区和外端面倒角区,轮缘包括轮缘第一圆弧段端面、轮缘第二圆弧段端面、轮缘第三圆弧段端面和轮缘直线段端面,喉根圆高锥度区包括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一圆弧段端面和喉根圆高锥度区第二圆弧段端面,正常工作区包括正常工作区第一圆弧段端面和正常工作区直线段圆锥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允许车轮承受更高的轴重载荷,能够实现在抑制蛇行运动和延长旋轮周期两个方面均能取得兼顾和平衡的理想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