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YOLO v5的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983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603716.5

    申请日:2022-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 v5的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铁轨沿线枕轨样本图像及实时轨道沿线图像,并利用YOLO v5对铁轨沿线枕轨样本图像与实时轨道沿线图像分别构建识别模板、获取识别对象;根据识别模板构建选点系统,并利用选点系统根据铁轨沿线枕轨样本图像得到先天定位点图像及其对应的标识码矩阵;对识别对象间位置信息进行编码,得到实时轨道沿线图像的标识码矩阵;计算实时轨道沿线图像的标识码矩阵与各先天定位点图像的标识码矩阵间的相似度,并匹配相似度与各先天定位点图像的预设阈值,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当前列车的位置信息;本发明提高对定位点图像识别的无误率及准确度,并为用户提供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识别模式最优性能设定。

    一种货车刹车片自动降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4898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89031.8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车刹车片自动降温系统,其包括分别与监测装置电连接的降温装置和热发电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包括水箱,水箱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管与水箱邻接部设置有水泵,出水管另一端与降温盘连接,降温盘上安装有若干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降温盘连接部设置有流量阀,所述流量阀和水泵分别与监测装置电连接;所述热发电装置包括邻近刹车片的换热管,换热管内填充有工质,换热管两端与热发电机连接,热发电机与储能装置电连接,热发电机和储能装置分别与监测装置电连接。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货车的刹车片降温效果不足的问题,效率高、准确性强、可靠性强。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接触网接触线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7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02914.9

    申请日:2024-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接触网接触线分割方法,属于点云分割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三维点云数据的接触网接触线分割方法,包括:通过激光雷达采集接触网三维点云数据;对接触网三维点云数据进行点云预处理;由于接触线附近存在吊弦以及承力索等线性结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特征值来对这些干扰部件进行区分;利用接触线的线性特征通过基于三维点云的RANSAC直线检测算法对经过PCA处理后的接触网三维点云数据进行接触线检测与数据提取,获得接触线三维点云数据。本发明通过使用PCA,可以将吊弦以及承力索对接触线的影响降低,从而更专注于接触线的特征。

    消除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双梯柱体码本前景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6368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249921.7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双梯柱体码本前景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视觉监控领域的前景检测。方法基于双梯柱体码本模型,颜色空间采用YUV颜色模型,记为DTCC_YUV,模型下部构造成正立的梯柱体,形成阴影检测区域;模型上部构造成倒立的梯柱体,形成高亮噪声检测区域;模型中部构造成圆柱体,形成主体背景检测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模型构建和背景减除两个阶段。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检测质量,实现了较高的实时性,同时有效消除了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影响。

    消除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双梯柱体码本前景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66368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49921.7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双梯柱体码本前景检测方法,应用于智能视觉监控领域的前景检测。方法基于双梯柱体码本模型,颜色空间采用YUV颜色模型,记为DTCC_YUV,模型下部构造成正立的梯柱体,形成阴影检测区域;模型上部构造成倒立的梯柱体,形成高亮噪声检测区域;模型中部构造成圆柱体,形成主体背景检测区域;所述方法包括模型构建和背景减除两个阶段。本发明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检测质量,实现了较高的实时性,同时有效消除了阴影和高亮噪声的影响。

    具有抑制过电压功能的地铁牵引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4786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97849.4

    申请日:2010-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制过电压功能的地铁牵引供电装置,由连接有交流断路器DL、牵引整流变压器T、整流机组R、直流断路器DS及手动开关M的上下行四路牵引馈线构成双边供电直流牵引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无电区的上行和下行接触网线上均设置有用于避免供电系统电流突变进而抑制过电压产生的电压抑制单元。本发明在地铁(轻轨)列车以牵引工况或者再生制动工况从有电区向无电区运行过程中,使牵引供电系统流通的电流能够从列车转移到电容上,供电系统线路电感储存的能量能够通过电容形成的通路释放,避免了在供电系统中产生电流突变,消除了过电压的产生,解决了列车通过无电区产生的过电压击穿问题。

    一种核电站智能防异物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627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09184.1

    申请日:2023-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智能防异物监测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常规异物监测机构和大型异物监测机构,常规异物监测机构包括常规异物监测摄像头、人脸识别摄像头、员工操作监控摄像头、称量平台、人机交互显示器、异物摆放柜、主机存放柜、各外围板等;大型异物监测机构包括大型异物监测摄像头、载具和万向轮;使用时,常规异物监测机构和大型异物监测机构分离,通过无线网络与后台服务器通讯;常规异物监测机构放置在检修区域进出口对工器具及耗材进行登记,大型异物监测机构灵活移动到大型设备旁进行数据采集。本发明确保了对施工维护人员携带进入防控区域的工器具和耗材的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工器具或耗材遗留形成异物隐患的问题。

    一种无监督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7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7216.2

    申请日:2022-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监督缺陷检测方法,通过采集实时轨道图片,并利用扣件检测算法截取实时轨道图片,得到扣件图片;用卷积层替换卷积Encoder‑Decoder结构中的全连接层,利用优化后的卷积Encoder‑Decoder结构对扣件图片进行重构,得到重构图片;构建SSIM相似度计算式,计算重构图片与扣件图片的相似度,并根据预设阈值范围,判断扣件图片是否存在缺陷,若是,则将该扣件图片标记为存在缺陷,否则标记为不存在缺陷;本发明基于一个单独的end‑to‑end网络,完成从原始图像的输入到物体类别的检测输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通过应用卷积Encoder‑Decoder结构与扣件检测算法,解决了现有的单一使用卷积神经网络通过人工标注缺陷进行模型训练这一过程中误检率和漏检率偏高的问题。

    一种可移动病床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29457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011207784.7

    申请日:2020-1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病床装置,涉及病人护理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固定病床、移动床和转移板,固定病床和移动床的顶板中部均设置有沿宽度方向贯穿的轨道,转移板上安装有能够沿着轨道移动的滚轮,轨道的中部设置有滚轮固定腔,滚轮固定腔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设置有弹性导向板和闸门,滚轮固定腔的两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滚轮固定腔的底板通过弹性支撑机构支撑,夹持机构通过联动机构与底板连接,夹持机构随着底板下降夹紧并随着底板上升而松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转移病人容易对病人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44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288844.7

    申请日:2021-11-02

    Inventor: 赵舵 叶晰鹏 马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采用矢量控制,以及电流和转速双闭环控制策略;其电流环包括PI控制器,转速环包括转速卡尔曼滤波器、基于趋近率的转速滑模控制器和电流卡尔曼滤波器;转速卡尔曼滤波器对电机的实时转速进行滤波处理得到转速更新值;转速滑模控制器基于加入系统状态变量项的新型趋近率和饱和函数设计,根据系统状态变量项的大小调整滑模趋近转速。饱和函数可根据转速误差大小调节边界层厚度,保证系统的控制精度并且降低系统的抖振现象;电流卡尔曼滤波器将转速滑模控制器的输出的电流给定值进行滤波得到q轴电流给定值的更新值。本发明提高了永磁同步电机控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抖振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