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4982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69277.4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B1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B1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压和真空管道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交通系统,包括列车运行的管道,所述管道由一个运行段和m个低压段构成,每段之间有隔离门;所述低压段分成j、k两部分,分别位于运行段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运行段入口端的j个低压段,从第一段至与运行段连接的第j段,压力逐段降低;位于所述运行段出口端的k个低压段,从与运行段连接的第一段至最后的第k段,压力逐段升高;其中,j、k为正整数;m=j+k。本发明的管道交通系统采用多级减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铁、高铁线路,经过简单少量的改造就能够兼容高速运营。既减少了造价成本,又能减少运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521145.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体、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两侧的进风管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相连通;该装置既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污风的二次循环利用,又形成水体循环系统,为装置内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增加气体湿度及含氧浓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166B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711361528.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高波 , 郑清 , 申玉生 , 闫高明 , 范凯祥 , 王英学 , 闻毓民 , 隋传毅 , 杨佳奇 , 朱双燕 , 曹帮俊 , 资晓鱼 , 黎圣林 , 周鹏发 , 赵建沣 , 唐浪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震区跨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装配式衬砌结构及隧道,涉及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喷膜防水层以及装配式钢管混凝土衬砌层及柔性接头;装配式钢管混凝土衬砌层具有多个钢管混凝土衬砌节段,每个节段均具有从外到内设置的第一钢管片、第二钢管片以及第三钢管片,第一与第二钢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一衬砌层,第二与第三钢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砌层;第一衬砌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中空钢管以及用于填充间隙的轻质泡沫混凝土,第二衬砌层包括高压缩性混凝土;衬砌节段之间用钢板弹簧式柔性接头连接。能保证在错动和强震下结构稳定,具备快速安装和可更换、快速修复功能;结构充分考量了刚度匹配原则,多重措施联合“引震”。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1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61528.1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高波 , 郑清 , 申玉生 , 闫高明 , 范凯祥 , 王英学 , 闻毓民 , 隋传毅 , 杨佳奇 , 朱双燕 , 曹帮俊 , 资晓鱼 , 黎圣林 , 周鹏发 , 赵建沣 , 唐浪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震区跨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装配式衬砌结构及隧道,涉及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此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层、喷膜防水层以及装配式钢管混凝土衬砌层及柔性接头;装配式钢管混凝土衬砌层具有多个钢管混凝土衬砌节段,每个节段均具有从外到内设置的第一钢管片、第二钢管片以及第三钢管片,第一与第二钢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一衬砌层,第二与第三钢管片之间设置有第二衬砌层;第一衬砌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中空钢管以及用于填充间隙的轻质泡沫混凝土,第二衬砌层包括高压缩性混凝土;衬砌节段之间用钢板弹簧式柔性接头连接。能保证在错动和强震下结构稳定,具备快速安装和可更换、快速修复功能;结构充分考量了刚度匹配原则,多重措施联合“引震”。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13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678666.0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其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轨槽安装有若干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垫板,垫板活动设定于轨槽内,垫板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下部环形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基座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防滑卡口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工况,根据需要对缓冲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进而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6881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78666.0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隧道缓冲结构,其包括基座,基座上通过轨槽安装有若干缓冲板,缓冲板包括垫板,垫板活动设定于轨槽内,垫板的前端连接有下部环形板,下部环形板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上部环形板;基座上平行设置有若干防滑卡口,防滑卡口上活动安装有防滑卡板。本发明能够适应不同工况,根据需要对缓冲结构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缓冲效果,进而实现最佳的降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362817.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申玉生 , 高波 , 郑清 , 范凯祥 , 闫高明 , 王英学 , 闻毓民 , 隋传毅 , 朱双燕 , 资晓鱼 , 曹帮俊 , 黎圣林 , 杨佳奇 , 唐浪洲 , 周鹏发 , 赵建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震区跨断层隧道衬砌柔性伸缩接头装置及隧道衬砌结构,涉及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提供的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柔性伸缩接头装置能够在静载条件下保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在断层错动和强地震动下变为一个可变结构实现在隧道横向、纵向、和环向上的变形。从而使隧道结构在自由度上能追随地震动位移,减小强制错动位移和地震动位移对衬砌结构的影响。隧道结构本身的刚度并没有削弱,减轻了衬砌结构与柔性接头刚度不匹配导致的震害,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隧道衬砌结构在断层强制错动或强地震动作用下能保证正常使用功能,对破坏的柔性伸缩装置组件能做到快速更换迅速恢复,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
-
公开(公告)号:CN10801922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1362817.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申玉生 , 高波 , 郑清 , 范凯祥 , 闫高明 , 王英学 , 闻毓民 , 隋传毅 , 朱双燕 , 资晓鱼 , 曹帮俊 , 黎圣林 , 杨佳奇 , 唐浪洲 , 周鹏发 , 赵建沣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震区跨断层隧道衬砌柔性伸缩接头装置及隧道衬砌结构,涉及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提供的高烈度地震区跨断层隧道的柔性伸缩接头装置能够在静载条件下保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在断层错动和强地震动下变为一个可变结构实现在隧道横向、纵向、和环向上的变形。从而使隧道结构在自由度上能追随地震动位移,减小强制错动位移和地震动位移对衬砌结构的影响。隧道结构本身的刚度并没有削弱,减轻了衬砌结构与柔性接头刚度不匹配导致的震害,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隧道衬砌结构在断层强制错动或强地震动作用下能保证正常使用功能,对破坏的柔性伸缩装置组件能做到快速更换迅速恢复,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21145.9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体、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两侧的进风管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相连通;该装置既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污风的二次循环利用,又形成水体循环系统,为装置内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增加气体湿度及含氧浓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1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61577.5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申玉生 , 高波 , 范凯祥 , 郑清 , 闫高明 , 王英学 , 闻毓民 , 隋传毅 , 曹帮俊 , 杨佳奇 , 朱双燕 , 资晓鱼 , 黎圣林 , 赵建沣 , 唐浪洲 , 周鹏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 E21D11/006 , E21D11/08 ,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活动断裂带隧道衬砌预制柔性接头结构及隧道衬砌结构,涉及高烈度地震区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此结构包括隧道初期支护、防水板、二衬段以及柔性接头;二衬段包括第一节段二衬、第二节段二衬,柔性接头用于连接第一节段二衬与第二节段二衬,且用于承担强震动下地层与结构之间差异位移、错动位移及强震能量的破坏,在错动和强震动下,二衬与柔性接头的连接端均可纵向自由伸缩和环向变形。此结构主动将地层与结构差异位移、错动位移及强震能量引导至隧道节段间的柔性接头,以损伤接头为代价达到跨断层及大型活动断裂带隧道结构的抗减震目的,为人员、机具、设备的安全以及震后的抢险救灾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达到震后接头及时可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