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27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629066.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电连接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锚段、第二锚段、第一电连接线、第二电连接线、第一辅助馈线和隔离开关;第一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锚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第一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锚段的非工作支承力索和第一辅助馈线的一端连接;第二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锚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第二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锚段的非工作支承力索和第一辅助馈线的另一端连接;隔离开关设置在第一辅助馈线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接触网融冰效率,并使接触网满足牵引电流顺线路传输的要求,提高受电弓机械滑道的连续性,改善弓网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827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29066.8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锚段关节电连接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锚段、第二锚段、第一电连接线、第二电连接线、第一辅助馈线和隔离开关;第一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二锚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第一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锚段的非工作支承力索和第一辅助馈线的一端连接;第二电连接线的一端与第一锚段的非工作支接触线连接;第二电连接线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锚段的非工作支承力索和第一辅助馈线的另一端连接;隔离开关设置在第一辅助馈线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接触网融冰效率,并使接触网满足牵引电流顺线路传输的要求,提高受电弓机械滑道的连续性,改善弓网动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90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6256.5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模锻吊环型整体吊弦的级进模,具有如下优点:1.实现锻压、切边、折弯三道工序同时进行,通过机械手进行工件的装料和卸料,从而提高生产效率;2.所设计的模锻级进模只需要通过一台压力机即可完成吊环所有工艺步骤的加工,节省设备及设备所占用的空间;3.通过一套模具实现吊弦成型,避免生产中在不同模具间转运和重新定位时可能出现的误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复杂型;4.在生产过程中,吊弦在完成锻压后,直接通过机械手将零件移动至切边冲孔模进行热切,从而减小零件的残余应力,提高产品质量;且热切会减少切边上模的冲击力,降低模具的磨损;热切工艺可以避免吊弦在折弯时产生回弹,提高吊环加工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81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410027465.X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接触网吊弦,该接触网吊弦包括承力索线夹和接触线线夹,在承力索线夹和接触线线夹之间设置有吊弦线,吊弦线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承力索线夹和接触线线夹连接的心形护环,心形护环与承力索线夹和接触线线夹上的吊环配合形成环链结构,为了减少心形护环的活动空间,避免大冲击力损坏心形护环和护环,在所述的心形护环内设置有缓冲垫块,从而提高了该吊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17113.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刚性接触网电分相设计方法和系统,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目标铁路线路速度等级的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用于弓网系统动态相互作用仿真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始化;仿真计算每组初始系统配置方案对应的每一架受电弓的弓网接触力的时间历程曲线和统计值,确定最优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配置方案,确定目标铁路线路的刚性悬挂接触网的电分相布置方案和典型安装方案;基于电分相布置方案和典型安装方案,建立受电弓与接触网系统动态相互作用仿真模型,最后进行动态性能仿真验证。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缺乏适用于120km/h以上高速的、中性段小于40m的短接触网刚性悬挂电分相设计方法及布置方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087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88850.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基于VMD变分模态分解的接触网故障测距系统的计算方法,对行波故障监测装置接收到的行波波头信号进行多步骤计算,实现行波波头到达行波故障监测装置时刻的有效正确求解,为行波法故障测距法精确测距起到技术支持,具体包括四个步骤。本发明基于波法故障测距法,将行波故障监测装置接收的行波波头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经过变分模态分解的主信号变分,对变分框内信号进行分解,进行不停迭代变分模型,查找最优解确定IMF分量频率中心及带宽,在频域内实现信号的具体剖析,分离无效分量,实现信号的局部特征突出,从而有效实现了行波波头到达行波故障监测装置时刻的有效正确求解,为行波法故障测距法精确测距起到了有利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221272663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20084156.1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防疲劳弹性吊索线夹,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上夹板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中夹板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三、四弧形凹槽,且在二者衔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肩;下夹板上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五、六弧形凹槽,且在二者衔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肩;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将承力索夹持在第一、三弧形凹槽内,将弹性吊索夹持在第三、五弧形凹槽内,将弹性护套夹持在第四、六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吊索弯折处套装弹性护套并将其抵在限位台肩上,缩小了弹性吊索弯折处的夹角,减少摩擦损伤,降低了断丝、断股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线索固定处的耐疲劳性能,保证线路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2452000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077653.9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B60M1/24
Abstract: 一种夹角式弹性吊索线夹,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及紧固螺栓,上夹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下端面为具有第三弧形凹槽的第一斜面,并使第三弧形凹槽相对第二弧形凹槽倾斜布置,下夹板的上端面为具有第四弧形凹槽的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平行,并使第四弧形凹槽与第三弧形凹槽平行布置;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将承力索夹持在第一、二弧形凹槽内,将弹性吊索夹持在第四、三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中夹板、下夹板的相对面设置为具有弧形凹槽的斜面,缩小了弹性吊索弯折处的夹角,缓解了摩擦损伤,降低了断丝、断股的风险,提高了铁路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21272665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20040601.4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0M1/26
Abstract: 一种防松坠砣限制架,包括竖直设置的限制导管及位于限制导管一侧的上托架、下托架及上水平支撑和下水平支撑,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一端分别与上托架、下托架连接固定,限制导管的上端或下端外壁上具有限位面,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分别套装在限制导管的两端,上水平支撑或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相对面上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面与限位槽的侧壁贴合限制所述限制导管转动;限制导管的两端均具有内螺纹,通过螺栓穿过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与内螺纹螺纹连接,将限制导管的两端与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由于振动导致的限制导管连接处出现松动现象,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22473959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076599.6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宝鸡保德利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B60M1/20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线夹,包括主夹板、副夹板、定位销钉、紧固组件,主夹板与副夹板顶端对称设有半圆形孔、中部对称设有矩形通孔、下部内侧具有对称的牙型角;所述半圆形孔的内壁上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定位销钉的下部具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定位销钉设置在相对布置的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主夹板、副夹板通过紧固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将定位销钉夹持在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并使第一环形凸台嵌入两个半圆形凹槽围合形成的环形凹槽中,第二环形凸台伸入两个矩形通孔中。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定位销钉轴向串动和左右晃动的缺陷以及磨损严重的问题,且运行过程中定位精准,保证了机车受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