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75974.0
申请日:2022-01-2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开采用管道内非侵入温度测量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温度检测模块、工业变送模块、数据交互模块、电源模块和隔离电路,软件系统包括单片机主程序、温度检测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工业变送程序、数据交互程序和温度转化程序;本发明通过隔离电路对温度检测模块单独供电,降低噪声对测温电路的影响,以免系统电源影响测温精度,通过选用低功耗元器件降低硬件电路工作电流,复合低成本需求,通过对数据进行滑动均值滤波处理,减小温度检测误差,提升测量精度,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温度和所测的电阻值的对应关系,方便温度计算,相比传统现场温度的方式检测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664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51564.2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5G无线网络的嫌疑人识别与定位追踪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5G无线网络的嫌疑人识别与定位追踪系统整体结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计算存储资源层以及应用层。本发明基于5G无线高速网络,实现监控视频画面的实时回传,再结合人脸识别和双目视觉测距技术完成嫌疑人识别和定位追踪;通过在城市区域内密集部署高清、可控制的无线双目视觉摄像头,摄像头利用5G无线高速网络将视频画面上传至最近移动边缘节点,最终实现对个体嫌疑人的识别与定位追踪。实验表明,本发明提供的5G无线网络时延小于35ms,计算时延100ms,总时延=2*网络时延+计算时延,总时延小于200ms。
-
公开(公告)号:CN10835784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18679.2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B65G1/1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G1/1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房自动捡药系统,包括HIS(1)、上位机(2)、MCU(3)、传感器(4)、电机(5),HIS(1)通过TCP/IP协议与上位机(2)信号连接,上位机(2)通过RS485串口与MCU(3)信号相连,MCU(3)通过CAN总线与传感器(4)相连,传感器(4)与电机(5)信号相连,所述的电机(5)安装于储药抽屉组(6)内的抽屉空间的横梁上,储药抽屉组(6)内设置有若干抽屉。本发明实现自动开关抽屉,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捡药效率,配药人员只需在上位机接收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输入的病人药方,系统自动提取药方涵盖的药品信息,药品对应抽屉通过电机齿轮齿条自动打开,待该药品被分配后自动关闭。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091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39152.5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不合理导致原油开采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获取砾岩油藏标准基质和裂缝岩心,按调和平均法对岩心排列顺序,以排列顺序依次装入长岩心驱替装置,建立油藏初始状态,首先全部用基质岩心组合开展实验,不断增加裂缝占比,分别进行二氧化碳吞吐和二氧化碳‑水驱替实验,得到各实验的原油开采效率,建立裂缝占比与原油开采效率图版,通过图版可确定砾岩油藏二氧化碳吞吐与二氧化碳‑水驱替应用界限;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够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操作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06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25389.8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0 , E21B43/16 , E21B43/2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它解决现今砾岩油藏凝胶‑二氧化碳交替驱替压力梯度不合理导致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建立大尺度物理模型,优选凝胶‑二氧化碳为交替驱替介质,得到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根据井周平面含油饱和度变化值,计算不同驱替压力梯度下的交替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建立驱替压力梯度与波及效率和交替驱替效率图版,在实际生产不同阶段,根据两个图版可分别确定砾岩油藏前500天和后500天的交替驱替临界压力梯度;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油藏开采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71979.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优化方法及系统;它解决现今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隔板间距不合理导致二氧化碳气窜且驱油效率低下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搭建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建立起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初始状态,进行分舱注二氧化碳驱油实验,不断增加隔板数量,得到在不同隔板间距下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建立不同隔板间距与二氧化碳驱油效率和见气时间的关系图版,根据图版可得到分舱注二氧化碳开采物理模型的最优隔板间距,通过相似准则,能够确定实际现场生产的页岩油藏分舱注二氧化碳最优隔板间距;在本发明中的新方法能优化页岩油藏开发方案,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89298.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环空储集效应的分层控制阀油井产量预测方法;本发明通过考虑环空内的压力变化和流体流动特性,首先在未下入分层控制阀前拟合得到各层采液指数,在下入分层控制阀后通过迭代计算在分层控制阀改变开度影响下的环空压力,并利用计算的环空压力计算环空流入量和井筒流入量,最后将计算得到的井筒流入量与实际油井产量进行拟合得到各层的流量系数,通过各层的流量系数可进行定井底流压的产量预测,解决了环空储集效应对产量预测的影响。本发明不仅提高了产量预测的精度和稳定性,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为多层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845472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810112493.6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爬杆机器人,所述的车轮底盘(12)底部安装有小车水平运动从动轮Ⅰ(10)、小车水平运动从动轮Ⅱ(11)、小车水平运动主动轮(13),车轮底盘(12)上部安装剪式千斤顶(1),剪式千斤顶(1)的丝杆上安装有千斤顶丝杆齿轮(8),安装千斤顶丝杆齿轮(8)一侧的剪式千斤顶(1)的壁体上安装有直流电机(9)。本发明设计的爬杆机器人结构新颖、控制简单,可靠稳定性较高,本机器人不仅具有依附于杆体进行爬升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地面水平移动能力,通过一键遥控启动,在爬升一定高度后,能进行定向摄像,并将图像通过无线图像传递至显示模块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94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48748.X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生泡沫组合物,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包括:聚合物2~6wt%,交联剂0.1~3wt%,起泡剂1~3wt%,生气剂6~10wt%和余量的水。生气剂包括碳酸盐和酸类物质,生气剂中的酸类物质和碳酸盐的质量比为1:1~3。一种自生泡沫压井液,其以聚合物与交联剂为骨架形成凝胶,并以碳酸盐与酸类物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气体填充,具有低密度、低伤害、稳定性好的特点。一种上述自生泡沫压井液的制备方法,其配制工艺十分简单,无需注气设备和高速搅拌设备,通过简单的混合即能得到,能够满足现场有限的生产条件,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94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06655.8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C09K8/512 , C09K8/68 , E21B33/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512 , C09K8/685 , C09K8/887 , E21B3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高密度弹性液体胶塞及修井方法,涉及油气化工领域。一种中高密度弹性液体胶塞,其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通过交联反应制成:3‑5份的聚合物、0.25‑1.5份的第一交联剂、2‑4份的第二交联剂、0.015‑0.035份的稳定剂、0.2‑0.8份的添加剂、98‑102份的加重剂溶液。加重剂溶液的浓度为40‑85×104mg/L的甲酸钾水溶液。密度可达到1.2‑1.3g/cm3。一种上述中高密度弹性液体胶塞的制备方法,该中高密度弹性液体胶塞在低温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在井下高温能迅速发生交联反应,其具有密度可调、抗温、抗压、泵送性好、稳定性好、无需破胶工艺且能高效返排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