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6041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203145.2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惰性气氛及无水条件下,将基础溶剂和醚类聚合物单体混合后搅拌;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至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溶解;将高介电常数无机纳米颗粒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将电解质锂盐和界面添加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将混合溶液涂覆在多孔支撑材料上,聚合完全后即制得固态锂电池电解质。本发明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嵌段聚合物,为电解质提供了优异的力学性能,改善了固态电池的界面相容性,促进了锂盐的解离和Li+的传输,提高了电极界面的稳定性;制得的固态锂电池电解质与锂离子电解液润湿性良好、耐高温性能优异,有效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92088.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碳骨架与碱金属进行热压,在惰性气氛下,按照铜箔、碳骨架、碱金属、铜箔的顺序自下而上叠放,根据碱金属的熔点调节热压机工作参数,通过热压的方法将熔融的金属灌注到碳骨架中,除去上层铜箔,即得到碱金属、碳骨架及铜集流体一体化的复合负极;通过调节热压机的工作参数及三维碳骨架的厚度以实现对一体化金属负极厚度及金属含量的控制,制备流程快速简单;三维碳骨架能有效降低电流密度并诱导均匀的金属沉积,减缓枝晶的生成;此外,三维碳骨架能够抑制金属负极的无限大体积变化,增强金属负极的机械性能,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92088.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碳骨架与碱金属进行热压,在惰性气氛下,按照铜箔、碳骨架、碱金属、铜箔的顺序自下而上叠放,根据碱金属的熔点调节热压机工作参数,通过热压的方法将熔融的金属灌注到碳骨架中,除去上层铜箔,即得到碱金属、碳骨架及铜集流体一体化的复合负极;通过调节热压机的工作参数及三维碳骨架的厚度以实现对一体化金属负极厚度及金属含量的控制,制备流程快速简单;三维碳骨架能有效降低电流密度并诱导均匀的金属沉积,减缓枝晶的生成;此外,三维碳骨架能够抑制金属负极的无限大体积变化,增强金属负极的机械性能,实现提高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与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62378.X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三维接触界面表面加工方法,对无机固态电解质片进行抛光处理,然后进行清洗,再使用精密数控激光加工设备进行打孔加工,在表面形成具有可控孔径、深度和间距的微观孔洞,将电解质与电极接触界面从二维转为三维接触,增大了与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基于本发明表面处理的氧化物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可以提升与电极接触的有效面积,对改善界面接触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固态电池的高性能稳定循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