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3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87136.2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一种基于细菌丝纤维素基体的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聚环氧乙烷电解质隔膜、制备方法及其电池;所述电解质隔膜的原料包括细菌丝纤维素、聚环氧乙烷、溶剂、碱性物质和硅酸物质;按质量比计,细菌丝纤维素:聚环氧乙烷:溶剂:硅酸物质:锂盐=(1~3):20:(60~100):(4~8):(6~16),碱性物质的加入量按照加入后溶液PH值为11来确定;利用细菌丝纤维素BC作为基体材料,并在原位下通过硅酸水解生成纳米二氧化硅,制备PEO基的电解质,不仅能够得到机械性能和循环性能都很优良的电解质隔膜,解决了纳米二氧化硅在细菌丝纤维素聚环氧乙烷水系溶液中容易团聚的问题,增强了锂离子传输能力,提高电导率,对高性能电池的开发和商业化具有推动和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0620.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4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ZSP基复合电解质膜的双极式固态钠电池、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电池包括电芯,电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复合层,n个双极式复合层和负极复合层,且正极复合层、双极式复合层和负极复合层之间的极性相反,n为1‑4个;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超离子导体型NZSP固态电解质颗粒,将其作为活性颗粒添加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基底中,提高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率;通过一体化原位构筑技术将NZSP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浆料分别刮涂到双极式极片的电极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态电池中正极界面差的关键问题,同时降低了负极界面阻抗,实现了良好的电极界面接触,制备出NZSP基复合电解质膜的双极式固态钠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应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89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20291.8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1391
Abstract: 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复合活性薄膜以及涂覆在复合活性薄膜之上的电解质涂覆层,其中复合活性薄膜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按质量比计,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70:(1‑10):(10‑30):(1‑10);电解质涂覆层包括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按质量比计,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90:(0‑10);制备方法为:制备复合活性薄膜、在复合活性薄膜表面制备电解质涂覆层,得到包覆复合正极前驱体、将包覆复合正极前驱体进行烘干、烧结和压实,制得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比能量,提升了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275902.5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高分子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方法及相应锂电池隔膜,将所需耐温高分子材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搅拌,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前驱体溶液;将要改性的锂电池隔膜裁剪后固定在静电纺丝喷涂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喷涂装置的电压、滚筒转速、溶液推射速度及高压针头与滚筒收集装置距离等参数,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涂或纺丝至锂电池隔膜上;待达到所需时间后,关闭静电纺丝喷涂设备,将上述锂电池隔膜进行压平和真空烘干,得到改性处理后的锂电池隔膜。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处理隔膜可以大大提升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816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10914.4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为多孔结构,无机固态电解质的孔隙率低于30%,内部设置有由颗粒相互连接导通构成的连续锂离子通道,聚合物电解质设置在无机固态电解质之间用于填隙,聚合物电解质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占比小于30%。本发明多孔无机固态电解质构成主体框架结构,孔隙率低于30%,为锂离子输运的主要承担者;聚合物电解质为填隙材料,主要用于改善复合固态电解质整体的柔韧性,并降低与正负极片间固固接触界面的阻抗。
-
公开(公告)号:CN1192201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87080.0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C09D101/02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 , C09D17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改善电池循环性能的功能化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功能化涂料包括聚氧化乙烯、细菌纤维素和去离子水;制备方法包括:对聚氧化乙烯进行烘干处理;将烘干的聚氧化乙烯与细菌纤维素加入去离子水中,使溶液混合均匀,得到聚氧化乙烯与细菌纤维素的功能化涂料;在干燥的气氛下,将聚氧化乙烯与细菌纤维素的功能化涂料置于铜箔上面,并用刮刀使其涂敷均匀,形成功能化涂层;将涂敷有功能化涂层的铜箔依次置于鼓风烘箱和真空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涂敷有聚氧化乙烯和细菌纤维素功能化涂层的电极;本发明功能化涂层能有效促进锂离子的均匀沉积,并有效抑制枝晶的生长,从而起到延长锂金属电池使用寿命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6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92088.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将预处理后的碳骨架与碱金属进行热压,在惰性气氛下,按照铜箔、碳骨架、碱金属、铜箔的顺序自下而上叠放,根据碱金属的熔点调节热压机工作参数,通过热压的方法将熔融的金属灌注到碳骨架中,除去上层铜箔,即得到碱金属、碳骨架及铜集流体一体化的复合负极;通过调节热压机的工作参数及三维碳骨架的厚度以实现对一体化金属负极厚度及金属含量的控制,制备流程快速简单;三维碳骨架能有效降低电流密度并诱导均匀的金属沉积,减缓枝晶的生成;此外,三维碳骨架能够抑制金属负极的无限大体积变化,增强金属负极的机械性能,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8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041258.5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硼改性骨架固定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相变材料与石墨烯粉体混合,加热并进行磁力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液态石墨烯石蜡复合材料;将六方氮化硼粉体和无水乙醇混合并超声处理,得到分散液;将骨架材料浸渍入分散液中,浸渍充分后烘干,得到氮化硼改性骨架材料;将氮化硼改性骨架材料在100~120℃充分浸润在液态石墨烯石蜡复合材料中,取出后经热压处理制得氮化硼改性骨架固定石墨烯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制备了多用途的固态复合吸波相变储能材料,可用于多种储热保温应用,特别是为聚氧化乙烯基固态电池提供启动和高效运行所需的温度,储能迅速,容量大,安全性好,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626073.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K9/62 , G06N20/00 , G06F111/04 , G06F119/02
Abstract: 公开了基于传递迁移的轴承剩余寿命预测方法,方法中,联合评估指标评估多维特征单调性和鲁棒性,以筛选几个高质量的特征。最大相关峰度去卷积函数用于计算稳态阶段和失效阶段分界点。领域综合区分指标用于从现有全寿命疲劳退化曲线中选择源领域,从历史疲劳退化曲线中选择中间领域。引入中间域的DI‑SVM算法用于同时减少源领域至中间领域和中间领域至目标领域的迁移误差,并实施剩余寿命预测。本发明不但能提升源领域疲劳退化曲线质量低时的轴承寿命预测性能,并且增强了预测模型的环境适应性和通用性,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6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3401.7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G01N21/84 , G01N21/01 , G01N27/406 , G01N27/413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枝晶原位观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透明的基底、集流体层、底座和密封粘合材料,基底与集流体层无缝紧贴,基底中间位置无集流体层,基底和集流体层整体与底座部分通过密封粘合材料进行密封。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实现在常规环境下配合光学显微镜原位观察金属电化学沉积过程及枝晶的形成,可应用不同金属或电解质体系,适用范围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