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梯级利用和多热源热泵耦合太阳能供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9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41928.4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能梯级利用和多热源热泵耦合太阳能供暖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过热蒸汽循环系统、多热源热泵系统以及太阳能光热系统;供暖回水在多热源热泵系统中吸热后进一步在太阳能光热系统吸热或直接进入过热蒸汽循环系统吸热后成为供暖给水,过热蒸汽循环系统的蒸汽进入多热源热泵系统做功并换热后,再回到过热蒸汽循环系统;多热源热泵系统的低温热源来自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空冷机组、地热、工业余热中的一种或组合,热泵系统为压缩式热泵系统;耦合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提高系统整体供热效率和经济性;采用多低温热源,不仅深度利用烟气余热,而且规避以地热能为单一低温热源而带来的地域限制。

    一种耦合翅片管燃气真空相变热水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6294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8049.2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翅片管燃气真空相变热水锅炉,采用卧式布置,燃烧器出口连通炉膛密闭空间,膜式水冷壁蒸发换热管束位于所述炉膛密闭空间前后,耦合翅片管蒸发换热管束位于炉膛密闭空间两侧,上部汽水室和下部水室分别位于炉膛密闭空间上方和下方;耦合翅片管烟气冷凝器换热管束和烟囱沿着烟气流向布置于炉后;耦合翅片管蒸发换热管束和耦合翅片管烟气冷凝器换热管束采用缝隙换热管束;采用缝隙微通道层流强化传热,显著提高换热系数,实现结构紧凑、工艺简化、短流程、低阻力强化传热,不仅降低原材料碳排放、生产制造工艺碳排放,更重要的是直接降低动力电消耗引起的运行碳排放和运行成本,真正实现产品全供应链碳排放最低。

    一种预混水冷燃烧角管蒸汽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2393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288231.9

    申请日:202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混水冷燃烧角管蒸汽锅炉,包括燃烧器、锅炉本体、冷凝器和烟囱。燃烧器包括预混器、渐扩分配器和水冷燃烧头;锅炉本体包括锅筒,四角下降管和集箱构成的框架结构,与燃烧器对接的前墙水冷壁,对流管屏,左、右侧膜式水冷壁、隔热材料和外壳;冷凝器布置在锅炉本体尾部。燃气和空气经预混器混合送入外壳板、导流锥构成的渐扩分配器,进入孔板、光管和前墙水冷壁光管部分构成的水冷燃烧头点火,水冷燃烧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排放,继而高温烟气冲刷对流管束,至冷凝器深度降低烟温,提高锅炉热效率。水冷燃烧头具有防回火、防脱火作用,确保燃烧安全,锅炉整体由角管自支承,无需钢架,结构及制造简单,模块结构,现场组装快捷。

    一种热电锅炉独立掺烧深度调峰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7001.6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电锅炉独立掺烧深度调峰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基燃料燃烧器、燃气燃烧器和水冷壁;燃气燃烧器连接氢气、氨气及天然气管道;基燃料燃烧器和燃气燃烧器均连通空气;基燃料为煤粉、燃油或燃气;燃气燃烧器采用水冷壁作为水冷管束或设置独立炉膛和水冷管束,或采用水冷壁和独立水冷管束的组合;水冷壁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冷壁下集箱、螺旋水冷壁管圈、竖直水冷壁管束和水冷壁上集箱;燃气燃烧器均匀布置于螺旋水冷壁管圈上;或水冷壁管束全部为竖直水冷壁管束,燃气燃烧器布置于竖直水冷壁管束上;热电锅炉要求低负荷灵活性深度调峰运行时,提高燃气燃烧器负荷占热电锅炉负荷的比重,甚至只运行燃气燃烧器,实现热电锅炉深度调峰运行。

    一种层流射流强化水冷燃烧和传热的组合管排及燃气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8346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640839.5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层流射流强化水冷燃烧和传热的组合管排及燃气锅炉,组合管排包括水管和气体喷管,水管和气体喷管交替排列形成平面、弯折面或弧面,相邻的水管和气体喷管相互连接,气体喷管内横向流通预混气或烟气;气体喷管、水管为光管或强化换热管;气体喷管上开设若干喷孔,燃气锅炉包括全预混水冷燃烧器、炉膛、尾部受热面和烟道,左右墙采用膜式壁及分配管束封堵,炉膛前后墙及尾部受热面采用组合管排,管排间及管排与锅炉外壳间的缝隙封堵,气体仅沿喷孔流动,兼具预混、均流、提高火焰刚度及强化换热效果,形成层流、射流复合强化换热机制,流动、燃烧、换热均匀,热效率高,阻力低,污染物排放低,能实现多种气体混合掺烧或独立掺烧。

    一种卧式水冷预混燃烧环向布置火管的燃气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829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50059.4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水冷预混燃烧环向布置火管的燃气锅炉,包括锅壳、炉胆、水冷燃烧管束、水冷屏、火管、混合器以及分配头,混合器、分配头、水冷燃烧管束、水冷屏沿着介质流向依次布置,炉胆偏心布置在锅壳内,锅壳与炉胆布置在炉体汽水空间;水冷燃烧管束、水冷屏、炉胆依次连通收集烟道、节能器、收水盘、烟气冷凝器、空预器的烟气侧以及烟囱;利用炉胆空间布置水冷燃烧器,实现水冷燃烧与卧式锅炉的有机结合,利用巨大的锅炉环向空间合理排布强化换热火管,提高单位体积下的锅炉蒸发量,提出环向的烟室壳结构和两种节能冷凝空预一体的尾部换热结构,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将锅炉效率提升至103%以上,降低原材料、制造、运行过程的碳排放。

    一种直翅片管异形组合多机制耦合强化换热的SHS燃气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649894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29844.2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翅片管异形组合多机制耦合强化换热的SHS燃气锅炉,包括全预混水冷燃烧器、上下锅筒、炉膛膜式水冷壁、前置光管管束及直翅片管异形组合管束群。全预混水冷燃烧器将空气、燃气混合后在水冷燃烧头内表面点火燃烧,高烟气通过炉膛膜式水冷壁和前置光管管束降温后,进入由对称叉形直翅片管、前后双翼形纵向平直翅片管组合形成的直翅片管异形组合管束群形成多机制耦合强化换热管排,烟气汇聚后从锅炉本体排出。全预混水冷燃烧降低燃烧温度实现超低NOx排放,火焰长度短,炉膛深度仅为传统扩散燃烧锅炉的十分之一;对流强化换热的直翅片管异形组合管束群显著提高管束群换热系数,极大地减少水管纵向排数,仅为传统SZS纵向排数的十分之一,显著降低锅炉钢耗量、焊接工作量、制造成本和碳排放量。

    一种异构管束群换热结构、角管锅炉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79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78321.2

    申请日:2022-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构管束群换热结构、角管锅炉及其运行方法,包括锅筒、膜式壁、导汽管、下降管、上水平集箱、下水平集箱、异构管束群、平面预混水冷燃烧器、蒸汽过热器、矩形截面预混器、顶置凝汽器等;适配以平面预混水冷燃烧器为主的多种混合模式的燃烧器;能够分别或同时生产蒸汽或热水;利用缝隙层流强化、缝隙冲击射流强化、缝隙湍流强化的多机制耦合对流强化的六边柱状体单元组成的异构管束群,2~5排管子就可使其出口烟气温度与管内水工质温度之间的温差降至20℃以内;配合节能器、冷凝器、冷凝式空气预热器,使蒸汽锅炉效率提高至102%~104%;同时降低了材料碳排放、制造碳排放和运行碳排放,实现锅炉全生命周期评价的碳减排。

    一种多方位进气的预混水冷燃烧水管燃气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860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49615.5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方位进气的预混水冷燃烧水管燃气锅炉,包括燃烧器、水冷炉膛、节能冷凝器以及空气预热器,水冷炉膛关于整体中心面对称;燃烧器布置在水冷炉膛的侧面、前面或顶面,水冷炉膛后方依次连接节能冷凝器、空气预热器;水冷燃烧面、前墙水冷壁、侧墙水冷壁以及后墙对流冷却管束包围形成水冷炉膛;燃烧器的燃气入口位于水冷炉膛的侧方、前方或上方。本发明采用的多变外置水冷炉膛设计,可以根据需求来调整进气位置及燃烧面,可选较多燃烧面布置方式甚至采用多燃烧面布置,针对不同的燃烧器选型、实际运行工况和现场空间约束,选择最佳的燃烧器布置;通过水冷炉膛有效降低烟气的入口温度,减少了在炉体内所需的换热面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