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层吸声超结构复合隔声罩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9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9261.1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薄层吸声超结构复合隔声罩及使用方法,该隔声罩由盖板、共形框架、薄层吸声超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组成,薄层吸声超结构的种类不局限于一种,通过薄层吸声超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的并联叠加设计可以实现宽频降噪效果。其中,薄层吸声超结构可以吸收中、低频段不同频率范围的噪声,多孔吸声材料可以吸收中、高频段的噪声,并联叠加后的复合隔声罩的工作带宽可以覆盖低、中、高宽频段。本发明提供的薄层吸声超结构复合隔声罩还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空间适应能力强、厚度薄、面密度低和材料可替换性强的优点。与现有的隔声罩相比,在保证厚度薄和面密度低的前提下,工作频带更宽、隔声效果更好,在各类机电产品噪声控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纯透明降噪车窗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7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8214.5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透明降噪车窗,该车窗是由透明功能单元周期性阵列拓展而成。通过采用多种纯透明材料复合成局域共振单元,可以实现透明与减振隔声功能兼顾的作用。根据需要可调整结构参数,使得目标减振频率落入所设计的带隙频率范围内。此外,通过固定两侧夹板并增加厚度以及引入低刚度透明弹性体充当弹性部分,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薄板型超结构强烈依赖于板的预张力的不足,提高设计工作稳定性,还可以有效提高低频段隔声性能。综上,这种纯透明降噪车窗能够在保证采光能力的前提下,同时达到优异的低频隔声和减振的效果,与传统车窗相比,低频减振与隔声能力更出色,结构更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载工具的车窗结构的减振降噪中。

    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的声学超结构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5800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19326.2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的声学超结构设计方法及装置,通过将解码器、编码器依次独立训练,对于瓶颈层的输出结果人为的加以约束克服了传统逆向设计常见的“非唯一性”问题,同时不过分深入研究神经网络网络内部的每一个细节,将自动编码器训练过程由完全的“黑箱”问题变成了“灰箱”问题,同时对决策过程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的可解释性。本发明成功据此设计了超薄宽带吸声超结构,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和实验验证,仿真结果、实验结果均与目标曲线吻合良好。将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类型声学超结构的按需逆向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声学超结构的设计效率,进一步推动声学超结构的实际应用。

    一种通风-隔声一体化超薄超表面格栅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9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7100.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隔声一体化超薄超表面格栅及使用方法,该格栅由穿孔盖板、底板、穿孔盖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壁板隔开形成若干不同长度的细长空腔和四周格子状的通风区域组成,该格栅能够以厚度低至约20mm的薄层结构在保证较高通风量的前提下,实现优异的宽带隔声性能。非通风区域布置有梯度长度的折叠迷宫共振吸声单元,可以产生宽带连续吸声峰,通过以吸声代替隔声从而获得宽带声衰减性能。与现有通风隔声格栅相比,本格栅结构具有更薄的厚度、更大的通风面积和更宽的工作频带,展现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不仅为机械设备如飞机、军舰、高铁和汽车等提供了轻量化和低频宽带降噪解决方案,也在绿色建筑中的通风与隔声系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