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吸声超结构的飞行员头盔被动降噪设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47959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7220.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吸声超结构的飞行员头盔被动降噪设计方法及装置,该被动降噪头盔在超结构区域(3)上开吸声孔,头盔(2)内紧凑排列F‑P共振腔(1),根据实际应用中可利用的空间尺寸,通过折叠或卷曲将具有细长空腔的F‑P共振腔(1)排列于紧凑的空间中,以此实现宽带吸声和降噪。本发明提出的内嵌吸声超结构的飞行员头盔被动降噪设计方法及装置,与现有的吸声材料和结构相比,可在轻量化和狭小空间的条件下提供更加卓越的被动降噪吸声性能。

    一种通风-隔声一体化超薄超表面格栅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9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27100.7

    申请日:2024-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隔声一体化超薄超表面格栅及使用方法,该格栅由穿孔盖板、底板、穿孔盖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壁板隔开形成若干不同长度的细长空腔和四周格子状的通风区域组成,该格栅能够以厚度低至约20mm的薄层结构在保证较高通风量的前提下,实现优异的宽带隔声性能。非通风区域布置有梯度长度的折叠迷宫共振吸声单元,可以产生宽带连续吸声峰,通过以吸声代替隔声从而获得宽带声衰减性能。与现有通风隔声格栅相比,本格栅结构具有更薄的厚度、更大的通风面积和更宽的工作频带,展现了其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不仅为机械设备如飞机、军舰、高铁和汽车等提供了轻量化和低频宽带降噪解决方案,也在绿色建筑中的通风与隔声系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多单元协同耦合低频宽带吸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2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1216484.X

    申请日:2021-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单元协同耦合低频宽带吸振装置,该装置由多个吸振频率不同的局域共振吸振单元构成,每个局域共振吸振单元能够吸收不同频率的振动,组合后的集成结构可以实现覆盖各单元吸振频带的协同耦合宽带吸振效果。进一步,局域共振吸振单元的吸振频率范围通过能带结构中的带隙频带确定,可以通过相同极化模式的单元或不同极化模式的单元组合成集成结构,可以吸收多种类型的振动。本发明与现有的局域共振吸振单元相比,吸振频带得到有效拓宽,可应用于各类装备的低频宽带吸振中。

    一种低频宽带薄层吸声装置及降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83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2381.0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频宽带薄层吸声装置及降噪方法,该吸声装置由长度不同的吸声单元在空间内紧凑排列而成,吸声单元包括穿孔盖板和底板,穿孔盖板和底板之间通过壁板隔开形成若干不同长度的细长空腔,每个细长空腔的两端在穿孔盖板上开设有两端小孔,根据实际应用中安装空间尺寸,通过折叠或卷曲将具有细长空腔的吸声单元排列于紧凑的空间中,实现宽带吸声和降噪。本发明提供的低频宽带薄层吸声装置能够以厚度低至数mm的超薄结构在中低频段获得宽带吸声和降噪效果,与现有的吸声材料和结构相比,厚度更薄、带宽更宽、空间适应能力更强,可广泛应用于飞机、高铁、汽车、船舶等各类装备和仪器设备的低频宽带降噪。

    一种任意形状迷宫型低频吸声装置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6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447233.9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形状迷宫型低频吸声装置设计方法,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结构,由反射基板、空间卷曲的迷宫通道、以及任意曲面形状的开孔薄壳组合而成,薄壳的形状根据需要进行设计,然后去截取迷宫通道,另一侧用基板封闭。除了薄壳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控外,开孔的位置、尺寸和数量,以及迷宫通道的宽度和卷曲圈数等结构参数均可灵活调控。这样,不但整体结构的外形可以灵活调控,工作频率也可以灵活调控,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应用环境。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设计的结构,可以在低频段实现超强吸声,且结构尺寸可以深度亚波长,整体面密度也非常小。总体上而言,本发明能够适应复杂的空间限制,为各种装备和应用环境提供低频吸声解决方案。

    一种自接触叠加互补型多稳态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80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619293.1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接触叠加互补型多稳态准零刚度隔振装置及方法,该装置是通过类比植物花瓣的特殊多层构造而提出的一种自接触叠加互补式多级多稳态隔振装置设计策略。其利用多层结构层间屈曲刚度的叠加互补作用和接触增强行为,可获得多个承载能力具有明显梯度差别的准零刚度(QZS)平台区域,并且每个QZS平台均能实现优良的低频宽带隔振效果。同时,借助层间接触后的耦合相互作用,有效提升了能量损耗能力,且提升了承载能力。本发明QZS隔振装置与现有的QZS隔振装置相比,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工作QZS平台得到有效拓宽,可以很好的满足实际工程中对于低频减振效果和可靠承载强度的减振应用要求。

    一种纯透明降噪车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17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38214.5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透明降噪车窗,该车窗是由透明功能单元周期性阵列拓展而成。通过采用多种纯透明材料复合成局域共振单元,可以实现透明与减振隔声功能兼顾的作用。根据需要可调整结构参数,使得目标减振频率落入所设计的带隙频率范围内。此外,通过固定两侧夹板并增加厚度以及引入低刚度透明弹性体充当弹性部分,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薄板型超结构强烈依赖于板的预张力的不足,提高设计工作稳定性,还可以有效提高低频段隔声性能。综上,这种纯透明降噪车窗能够在保证采光能力的前提下,同时达到优异的低频隔声和减振的效果,与传统车窗相比,低频减振与隔声能力更出色,结构更轻,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载工具的车窗结构的减振降噪中。

    一种具有宽带吸声性能的亚波长多狭缝吸声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4462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221917.0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带吸声性能的亚波长多狭缝吸声超结构,综合利用了多孔吸声超结构、狭缝吸声超结构和F‑P共振吸声超结构的优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优异大宽带超强吸声性能。进一步,折叠的狭缝通道相当于是对狭缝吸声体和F‑P共振结构的综合,可以获得亚波长的低频宽带超强吸声效果;而极薄的壁面保证了整个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隙率。另外,通过在这种结构中引入嵌入式共振腔吸声体以产生离散的超低频吸声峰,并与多孔狭缝结构进行协同耦合,可以进一步将下限吸声频率降低至原来的1/5左右。本发明公开的吸声超结构兼具多孔材料的轻质和宽带优点,以及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结构的低频亚波长优点,在很多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振子-颗粒多尺度协同耦合宽带阻尼吸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33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23308.9

    申请日:2021-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子‑颗粒多尺度协同耦合宽带阻尼吸振装置,该装置通过在原有局域共振单元的质量体中填充微观或介观的颗粒物,根据需要调整结构参数及颗粒填充情况,使得目标频率落入所设计装置的带隙频率范围内。这样,在宏观尺度的振子作用下吸收低频振动,同时由于微观或介观尺度的颗粒填充,克服了以往局域共振单元在吸收低频振动的同时无法兼顾中高频振动衰减的局限性,通过多尺度协同耦合作用实现了宽频吸振效果,并在颗粒物的填充下,使得低频段的局域共振带隙宽度得到有效拓宽。此外填充颗粒含量越高,越有利于吸振性能的提升。综上,本发明与现有的局域共振吸振单元相比,吸振频带得到有效拓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装备的宽带吸振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