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流体雾化喷印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1898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784599.1

    申请日:2023-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雾化喷印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溶液通过电流体雾化喷印法在基底表面得到氧化石墨烯液膜;(2)将氧化石墨烯液膜进行干燥得到氧化石墨烯干膜;(3)将氧化石墨烯干膜通过化学还原的方法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膜;其中,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溶液为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液;氧化石墨烯悬浮液为去离子水相悬浮液。本发明采用特定的氧化石墨烯前驱体溶液,使其满足于电流体雾化喷印的条件并促进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自组装,最终实现了高性能还原氧化石墨烯膜的大规模制备。

    一种基于电流体还原滴印的微电极结构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723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69551.9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还原滴印的微电极结构制备装置及方法,通过在玻璃喷嘴下端设有喷口,将高压输出装置的参考端连接导电金属丝,并将导电金属丝设置于玻璃喷嘴内的金属盐溶液内,利用打印移动平台上的导电基底与高压输出装置的高压输出端连接,在导电金属丝和导电基底之间因电势差产生电场,从而利用电场使玻璃喷嘴内的金属盐溶液以液滴形式喷射,液滴飞行接触导电基底,负电极电势使液滴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从而形成金属微柱,金属微柱进一步结合过电位电化学沉积能够快速生成含有树枝状晶体的微电极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制备复杂的三维电极结构,提高微电极结构的比表面积,使其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有效提高。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97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0054211.9

    申请日:2020-01-17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静电纺丝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静电纺丝过程中,高压注入的电荷会随着电纺纤维固化残留在纤维内部,影响静电纺丝的后续沉积过程,最终造成静电纺丝过程终止。本申请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喷液机构和紫外光发生机构,所述喷液机构与所述紫外光发生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喷液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供液组件和喷头组件,所述供液组件与高压电源连接。通过紫外光耗散纺丝纤维中残余电荷,消除了残余电荷对外加电场的影响,提高了静电纺丝过程的稳定性,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纺丝纤维的产量和纺丝纤维累积厚度,减少了静电纺丝的时间成本,拓宽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电流体还原滴印的微电极结构制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3723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969551.9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流体还原滴印的微电极结构制备装置及方法,通过在玻璃喷嘴下端设有喷口,将高压输出装置的参考端连接导电金属丝,并将导电金属丝设置于玻璃喷嘴内的金属盐溶液内,利用打印移动平台上的导电基底与高压输出装置的高压输出端连接,在导电金属丝和导电基底之间因电势差产生电场,从而利用电场使玻璃喷嘴内的金属盐溶液以液滴形式喷射,液滴飞行接触导电基底,负电极电势使液滴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从而形成金属微柱,金属微柱进一步结合过电位电化学沉积能够快速生成含有树枝状晶体的微电极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制备复杂的三维电极结构,提高微电极结构的比表面积,使其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有效提高。

    一种具有纳米结构的OLED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969104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010286694.1

    申请日:2010-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亚微米结构的OLED制造工艺,包括下述步骤:(a)制备二氧化硅薄膜:通过磁控溅射在玻璃基片上覆上一层二氧化硅薄膜;(b)二氧化硅图形化:在步骤(a)所述的二氧化硅薄膜上制作纳米图形结构;(c)制作OLED结构阳极:在二氧化硅上均匀旋涂一层ITO导电溶胶,使其作为此OLED结构阳极;(d)在阳极上依次蒸镀空穴输运层,蒸镀发光层及电子输运层,最后蒸镀阴极。本发明的OLED制造工艺,容易便制作出适用于OLED器件的高精度的亚微米级结构,解决了OLED的玻璃上不易图形化的难题,使得导电透明ITO薄膜成膜更为均匀,ITO电极良品率高、出光率高。

    一种用具有大数值孔径的微透镜阵列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59090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86402.9

    申请日:2012-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大数值孔径的微透镜阵列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氧化锌纳米柱;(b)在氧化锌纳米柱表面制备C4F8层;(c)喷墨打印制备微透镜;(d)固化微透镜,采用紫外光源照射和基片加热的方式使步骤(b)中得到的微透镜阵列固化成形。本发明的方法大大降低了现有图形化技术的成本,同时且具有大面积制备的潜力,使微透镜阵列的数值孔径有显著提高,并且喷墨打印是个液滴自然下落和成型过程,制备出的透镜表面粗糙度很低,在实际使用用可以消除噪声等误差。

    一种基于导电凝胶附着力增强型摩擦纳米发电机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045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010640567.0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导电凝胶的附着力增强型摩擦纳米发电机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不同配比的丙烯酰吗啉单体、锂盐、有机溶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固化形成有机离子导电凝胶;(2)选取与配置聚合物摩擦层材料溶液;(3)将聚合物摩擦层溶液在有机离子导电凝胶上用涂覆,并在室温或者特定温度下固化;(4)组装摩擦纳米发电机。本发明在摩擦发电机的制备中利用有机离子导电凝胶与摩擦层材料之间的枝接效应,增强摩擦层材料在凝胶表面的附着力可以有效避免在使用中摩擦层材料从导电层剥落的现象,进而增加摩擦发电机的工作寿命。

    一种基于电雾化的金属沉积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0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60379.6

    申请日:2023-04-06

    Inventor: 李祥 罗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雾化的金属沉积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电基底接通负电,通过电雾化在所述导电基底上沉积微纳尺度液滴,所述电雾化采用的溶液为含有待沉积的金属盐溶液,从而将所述待沉积的金属盐还原为金属单质沉积在导电基底上。本发明采用金属盐的水基溶液作为电雾化溶液进行金属还原沉积,加工条件简单,成本低;只需要少量(不到1mL)金属盐溶液就可以完成单次加工,材料利用率高;且单位时间内参与反应的液滴量比较小,反应温和容易控制,满足电极比表面积高的要求。

    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74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430050.3

    申请日:2021-04-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太空舱内3D打印装置,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不仅能够实现对电池图案化结构及大面积功能层的高质量打印,而且对还能对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避免污染太空环境。该3D打印装置包括密闭仓、电流体3D打印装置、负压系统和废气处理装置;其中,电流体3D打印装置设置在密闭仓内;负压系统能够吸入密闭仓外部的气体,并将电流体3D打印装置排出的废气导流至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将废气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本申请用于提升3D打印装置的性能。

    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生物兼容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753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5059.X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固化3D打印生物兼容丝素蛋白水凝胶的制备方法,该水凝胶以透明质酸和丝素蛋白为原料,对透明质酸和丝素蛋白改性后分别得到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和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以一定比例混合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溶液和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溶液得到前驱液,通过光固化3D打印技术构建水凝胶,利用甲醇溶液或乙醇溶液处理改善了其降解性。本发明结合了丝素蛋白和透明质酸的优异特性,通过控制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酯和丝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预聚物溶液的混合比例以及甲醇或乙醇处理,使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调节的降解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