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电极离子聚合物压力感知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601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352632.4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侧电极离子聚合物压力感知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从上至下依次包括密封层、离子交换树脂薄膜、电极层和双面胶层;离子交换树脂薄膜朝向电极层的一侧设置有上下表面面积不等的微结构,电极层采用底面单侧布置,正负电极布置在离子交换树脂薄膜的同侧;双面胶层设置在待测物的表面,通过电极层外接测试电路进行测试。本发明具有结构柔性化、灵敏度高、低噪声、成本低,能够感知压力大小和位置的优势,在机器人触觉、柔性触控等方向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种基于变直径结构的柔性智能材料脉搏检测手环

    公开(公告)号:CN1176789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851570.7

    申请日:2023-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直径结构的柔性智能材料脉搏检测手环。脉搏检测手环包括主被动变形环、可调滑块、预紧螺栓、表带连接轴,主被动变形部分通过表带连接轴铰接,并列三路模拟中医“寸、关、尺”三路取脉,智能材料不同程度的伸长压缩则模拟医生“浮、中、沉”三种取脉程度,实现传统中医“三部九侯”脉诊过程。本发明有效解决传统脉诊仪器体积大、定量施加压力难的问题,实现不同程度按压取脉以及三路同时采集。针对不同人“寸、关、尺”位置不同,三路手环分离设计可自由调整,每路手环周向设计可调滑块,装置可调自由度高,有效解决传统脉诊装置取脉位置定位难题。该主被动变形手环与方法可适用于不同智能材料类型,应用范围广泛。

    一种基于智能柔性弯曲变形驱动材料的并联驱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51103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120873.8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柔性弯曲变形驱动材料的并联驱动结构,包括基本并联单元,基本并联单元由多个亚单元平行排列组合而成,一个或多个基本并联单元沿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分布,采用叠加方式构成并联驱动结构。本发明采用并联驱动结构来组合智能柔性弯曲变形驱动材料,这样有效改善材料的传力状态,提升整体并联驱动结构的弯曲变形幅度和输出力,从而扩大其实际应用范围。

    一种基于PVC凝胶驱动的触觉反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79990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610896.X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VC凝胶驱动的触觉反馈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平面电极板、PVC gel薄膜和阳极网孔电极板,PVC gel薄膜能够在施加直流电压后向阳极网孔电极板的网孔中蠕动变形产生输出位移用于触觉反馈。本发明操作简单、PVCgel在电压下响应快,变形明显,可以输出触觉反馈。

    一种PVC-gel人工肌肉一体化打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5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36800.1

    申请日:2019-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gel人工肌肉一体化打印方法,以聚氯乙烯、己二酸丁二酯、四氢呋喃为PVC-gel芯层原料,以碳纳米管和硅橡胶或聚氯乙烯和超长碳管、己二酸丁二酯为电极原料,通过3D直写装置打印工艺制备出全柔性的一体化PVC-gel人工肌肉。本发明将3D打印技术与全柔性PVC-gel人工肌肉相结合,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PVC-gel电极以及芯层的一体化制备过程中,实现了全柔性PVC-gel人工肌肉的结构的快速成型,降低了制造全柔性PVC-gel结构的成本,拓宽了该材料在医疗、航天、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

    一种可提高IPMC驱动器稳定性的封装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2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138666.9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IPMC驱动器稳定性的封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有两种实施方法,一是使用紫外光涂胶材料用作预封装然后采用常温沉积Parylene涂层或者致密氧化物气体等气体阻隔层,二是使用光固化胶作为粘接剂,将IPMC表面与高阻隔性薄膜材料粘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材料内部的水分的稳定。本发明封装层固化的时间大大减小,同时整个过程不需要加热,为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的水分提供了可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基于IPMC驱动的三自由度仿生眼

    公开(公告)号:CN103143176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077130.0

    申请日:2013-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MC驱动的三自由度仿生眼,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该基座上表面设有一个往下凹进的腔体,该腔体底面上至少布置三个引伸至基座外侧面的平面对电极,每个对电极都与一个2D-IPMC驱动器片的引出对电极连接,该多个2D-IPMC驱动器片的自由端在腔体底面上规则排列;一个尺寸稍小于腔体、形状与腔体相同的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多个2D-IPMC驱动器片自由端上,该底板的中心设有孔,通过孔内壁设置的至少两个孔对电极连接一个柱状3D-IPMC驱动器的引出对电极端,该柱状3D-IPMC驱动器的另一端与一个半圆形眼球相连,该半圆形眼球外设置有一个与眼球同轴的球冠保护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