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距离多点位环境氡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8188.4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长距离多点位环境的氡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监测方法。该系统上位机控制与监测模块通过集成控制监测多个点位,将各类指令及测氡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与上位机交互,实现长距离各点位测氡仪控制与氡浓度实时高效监测;数据传输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传输媒介,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强,监测灵活,扩展性高;数据采集模块适用各类型测氡仪,无需频繁维护,解决了现有监测装置只能基于气溶胶监测装置,数据集成难度大,部署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基于该系统的监测方法为大型工程建设氡浓度布点广,安全需求高的应用场景提供一种数据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且能根据氡浓度超限安全报警的集成式氡浓度安全监测方法。

    一种交流电晕老化实验装置及多棒板电极结构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479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279283.8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电晕老化实验装置及多棒板电极结构优化方法,装置包括容纳件,其内设有支架;均压罩和圆盘电极,设置于支架上,且均压罩的底部设有圆柱电极,圆盘电极的顶部设有聚合物试样,聚合物试样位于圆柱电极下方;高压引线,其一端与均压罩的顶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容纳件的外部并连接有保护电阻,保护电阻上连接有交流高压源,交流高压源一端用于提供高压,另一端用于接地。通过将均压罩和圆盘电极设置在支架上,确保了实验过程中电场分布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压罩可以减少边缘效应,并且通过调整圆柱电极的分布,使得施加在聚合物试样上的电场更加均匀,解决了固体材料各老化区域劣化程度不一致的问题。

    一种闪烁室法测氡浓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修正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30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5835.4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烁室法测氡浓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修正系统和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环境条件下闪烁室中气体介质的组成与密度;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闪烁室中气体介质的组成与密度,构建闪烁室物理模型;采用闪烁室物理模型模拟不同环境下氡及其子体产生的三种α粒子在闪烁室内的探测效率;依据α粒子在闪烁室内的探测效率,计算闪烁室在标准环境条件及非标准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依据闪烁室在标准环境条件及非标准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计算得到闪烁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修正系数;依据闪烁室的计数值、灵敏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修正系数计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氡浓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PSD法的聚合物材料陷阱参数表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997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74206.X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基于PSD法的聚合物材料陷阱参数表征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准确表征聚合物材料在特定温度下陷阱参数的问题。装置包括:激励光导入模块,用于导入激励光源;其中,激励光源用于激励待测样品的入陷电荷;直流电压导入模块,用于将直流电压导入待测样品的前电极;温度调控模块,用于对待测样品进行温度调控;电流信号导出模块,用于收集待测样品的脱陷电荷形成的电流信号;其中,温度调控模块主要包括加热盘、加热控制器、紫铜冷头、液氮瓶、液氮传输管及循环泵。本申请可以实现聚合物材料在特定温度下陷阱参数的大范围表征,且能够保证陷阱参数表征的准确性,能广泛应用于特殊使用环境下聚合物材料的测试与研究。

    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79116.6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轮廓形状优化,构建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基本外形,利用二维轮廓函数描述盆体凸面和凹面的形状,考虑引入介电功能梯度材料分布,利用拓扑优化调整介电特性空间分布主动调控电场分布,进一步深度均化沿面电场;在详细设计阶段,根据介电分布拓扑优化的结果,将优化出的梯度绝缘区域转化介电常数不变的高介电区域,对高压侧金属附件及高介电区域的尺寸进行微调,采用遗传算法或蚁群算法寻找出最优的尺寸参量,完成对GIS/GIL用盆式绝缘子的设计。本发明能够充分拓展设计空间,实现沿面电场的深度抑制,达到提升盆式绝缘子击穿电压的目的。

    一种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053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03934.1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电压绝缘材料技术领域,将干燥后的二胺溶解在溶剂A中,再加入二酐,搅拌均匀后,得到聚酰胺酸溶液;再加入造孔剂,高速搅拌至均匀分散,得到混合粘性溶液C;经涂膜,烘干,亚胺化高温加热,并自然冷却后,浸入液体B中萃取造孔剂,烘干后,得到基于表面天然微孔结构调控的高沿面耐电强度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表面具有天然的孔状结构,表面为沿电场的表面,沿电场表面密布着的通孔结构,闪络时电子在跳跃倍增过程中易掉入通孔结构,很难再返回表面,因而二次电子倍增过程得到抑制,形成二次电子崩的概率降低,从而实现沿面耐电强度的提高。

    一种基于频率梯度的alpha/beta/gamma脉冲波形鉴别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452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82497.6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梯度的alpha/beta/gamma脉冲波形鉴别装置及方法,鉴别装置包括壳体,其顶部具有开口;反光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使壳体内部形成鉴别区,所述鉴别区包括第一鉴别区和第二鉴别区;入射组件,安装于壳体顶部开口的一端上;第一鉴别区能够鉴别alpha和beta射线,第二鉴别区能够鉴别gamma射线,而反光件通过反射防止第一鉴别区和第二鉴别区内闪烁体产生的闪烁光发生串扰影响粒子甄别,并能够防止多余beta进入第二鉴别区对gamma鉴别造成误识别;其次,该鉴别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气体供给,也不用切换通探头,节省测量时间,使得鉴别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采用频率梯度法鉴别alpha/beta射线,鉴别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高沿面耐电强度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1011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35696.3

    申请日:2020-09-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沿面耐电强度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包括依次叠加设置的聚酰亚胺层、金属氧化物层和氟化层,所述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为11~86nm。本申请提供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上引入金属氧化物层后再于金属氧化物层上引入氟化物层,使得具有一定厚度的氟化层在聚酰亚胺上的粘结性强,各层彼此之间的层间结合力更好,并且最终获得的材料在不破坏聚酰亚胺原有的优异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更低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更高的沿面闪络电压及超疏水性能,适用于作为航天器的绝缘部件材料。

    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3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0379116.6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电性能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轮廓形状优化,构建GIS/GIL盆式绝缘子的基本外形,利用二维轮廓函数描述盆体凸面和凹面的形状,考虑引入介电功能梯度材料分布,利用拓扑优化调整介电特性空间分布主动调控电场分布,进一步深度均化沿面电场;在详细设计阶段,根据介电分布拓扑优化的结果,将优化出的梯度绝缘区域转化介电常数不变的高介电区域,对高压侧金属附件及高介电区域的尺寸进行微调,采用遗传算法或蚁群算法寻找出最优的尺寸参量,完成对GIS/GIL用盆式绝缘子的设计。本发明能够充分拓展设计空间,实现沿面电场的深度抑制,达到提升盆式绝缘子击穿电压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