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42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48188.4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长距离多点位环境的氡浓度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监测方法。该系统上位机控制与监测模块通过集成控制监测多个点位,将各类指令及测氡数据通过无线或有线通讯与上位机交互,实现长距离各点位测氡仪控制与氡浓度实时高效监测;数据传输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传输媒介,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强,监测灵活,扩展性高;数据采集模块适用各类型测氡仪,无需频繁维护,解决了现有监测装置只能基于气溶胶监测装置,数据集成难度大,部署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基于该系统的监测方法为大型工程建设氡浓度布点广,安全需求高的应用场景提供一种数据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且能根据氡浓度超限安全报警的集成式氡浓度安全监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111605020.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压孔渗核素对流与弥散联测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实验系统主要分为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和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两部分。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通过多通道微量蠕动泵驱动溶液在岩心两端形成液膜,模拟弥散情况,定期更换收集瓶,通过拟合收集瓶中核素浓度计算扩散系数与容量因子;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通过真空泵对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测量饱和前后质量计算孔隙度,通过模拟地层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驱动溶液至夹持器一端,在出口端测量出液量,进而得到渗透率数据,因此形成了完备的核素迁移规律实验测量与实验研究体系,为综合分析关键核素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特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同时为高放处置库的核安全评级等因素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307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580727.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B66D1/50 , B66D1/26 , B66D1/12 , B66D1/14 , F16D43/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放线均可紧线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核探测技术实验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基体、电机、联轴器、驱动轴、离合齿轮、弹簧、挡圈、从动轴、换向轴、阻尼套和压线轴。装置通过弹簧加双向离合结构,对线张力设定阈值,使装置后面线始终保持一定张力,而不会过载,又能对线的张力设定阈值,在压线轴与从动轴上安装阻尼套,使线与阻尼套之间通过静摩擦收、放线。从而保证本发明装置使用寿命长、运行可靠,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9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728806.2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闪烁的流气式快速测定空气中放射性氡浓度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闪烁法测量α粒子的净计数率,需要在测量中获取对应时间段内α粒子净计数率;结合氡及子体衰变规律和腔室换气情况,建立测量腔内对应测量时间段内来自新抽入空气中氡及子体衰变产生的α粒子净计数与测量腔体积、泵速、原来腔室中空气放射性浓度的关系,得到对应的测量待测空气放射性氡浓度的灵敏度系数,从而实时获得待测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浓度。该方法可在动态流气式条件下快速实时测量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浓度,能够大幅节约测量时间和及时反映空气中氡浓度的变化,有助于保护工人和公众免受氡辐射的危害,有利于推进核工业的安全生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349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595379.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入金属离子的多层陶瓷沉积‑金属扩散偶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为:1)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衬底表面依次沉积热解碳层和立方相碳化硅层;2)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在经步骤1)处理后的样品的表面沉积一层碳化硅密封涂层;3)采用离子注入法将金属离子注入到经步骤2)处理后的样品的热解碳层中,制得金属离子掺杂的多层陶瓷扩散偶。经过本发明制备出的扩散偶的多层涂层之间,多层涂层与碳化硅密封涂层之间、多层涂层与衬底之间的结合良好,离子注入的金属元素在涂层中溶解度适中,处理后其在热退火下的结构稳定性和金属离子的包容性得到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4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44710.X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符合原理的α粒子实时计数电路和方法及其探测器,其中α粒子计数通道包括反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PMT模块,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反相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进行负反馈;反相放大器连接比较器;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D触发器的一端;D触发器的另一端连接脉宽调整器的一端;脉宽调整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同相缓冲器和反相缓冲器;同相缓冲器和反相缓冲器的输出端均连接逻辑门处理模块,逻辑门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MCU控制器;逻辑门处理模块进行M/N符合逻辑选择与运算。通过采用多道脉冲符合逻辑下的模拟+数字门电路设计,具有实现简单、稳定性好、信噪比高、易于储存传输和集成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27989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05020.8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压孔渗核素对流与弥散联测的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实验系统主要分为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和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两部分。贯穿扩散法实验模块通过多通道微量蠕动泵驱动溶液在岩心两端形成液膜,模拟弥散情况,定期更换收集瓶,通过拟合收集瓶中核素浓度计算扩散系数与容量因子;模拟地层法实验模块通过真空泵对岩心进行抽真空饱和,测量饱和前后质量计算孔隙度,通过模拟地层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驱动溶液至夹持器一端,在出口端测量出液量,进而得到渗透率数据,因此形成了完备的核素迁移规律实验测量与实验研究体系,为综合分析关键核素在地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与特征提供实验数据支持;同时为高放处置库的核安全评级等因素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244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4639.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闪烁的实时α粒子探测器数据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测量腔以及电路板模块;测量腔用于容纳和检测α粒子,产生脉冲信号;电路板模块包括甄别模块、主控与信号处理板模块以及逻辑板模块;信号甄别模块用于对测量腔中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甄别并调整;主控与信号处理板模块用于接收信号甄别模块传递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馈;逻辑板模块用于对主控与信号处理板模块传递的信号进行符合单元逻辑运算并回传至主控与信号处理板模块,进行调整和解析,得到α粒子的计数率,进而得到α粒子的浓度/活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基于空气闪烁同时实现降低本底噪声,提升α粒子信号强度,从而实时准确测量α粒子浓度/活度且能实际应用的探测器数据测量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224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3035.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T1/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闪烁的实时α粒子探测器优化设计方法,以最低探测灵敏度为设计目标,通过蒙特卡罗分析方法,进行多参数优化设计,具体通过探测器建模、阈值与符合逻辑设置、对α粒子的探测效率计算、宇宙线本底与PMT的偶然符合计数率计算以及测量时间设置等步骤优化探测器的系统参数,依据最低灵敏度下限原则,确定最优探测器模型、阈值与符合逻辑以及测量时间等。该方法简单易懂,通用性高,能够解决基于空气闪烁的实时α粒子探测器因空气光产额低导致的对α粒子的探测效率低、信噪比低的问题,达到实际情况允许的最低对α粒子的探测灵敏度下限,适用于低放射性水平下用空气闪烁的情况下高效实时测量α粒子浓度/活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30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85835.4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烁室法测氡浓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修正系统和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环境条件下闪烁室中气体介质的组成与密度;依据不同环境条件下闪烁室中气体介质的组成与密度,构建闪烁室物理模型;采用闪烁室物理模型模拟不同环境下氡及其子体产生的三种α粒子在闪烁室内的探测效率;依据α粒子在闪烁室内的探测效率,计算闪烁室在标准环境条件及非标准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依据闪烁室在标准环境条件及非标准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计算得到闪烁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修正系数;依据闪烁室的计数值、灵敏度和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灵敏度修正系数计算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氡浓度,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