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线包内部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3170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564156.8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线包内部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工业CT设备对光纤线包拍摄后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对应光纤线包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步骤2,将三维可视化图像离散为二维截面图像堆栈,对二维截面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二值化处理;步骤3,将二值化图像中各光纤纤芯截面的形心坐标转化为三维柱坐标并重构光纤线包的几何重构模型;步骤4,定义光纤线包内部各种结构缺陷,确定各种结构缺陷在几何重构模型中的判定方法;步骤5,根据步骤4获得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异常来识别、检测光纤线包内部存在的各种结构缺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缺陷只能人为根据三维可视化图像进行观测、判定的问题。

    光纤线包内部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31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564156.8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线包内部结构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采用工业CT设备对光纤线包拍摄后进行三维重建获得对应光纤线包的三维可视化图像;步骤2,将三维可视化图像离散为二维截面图像堆栈,对二维截面图像依次进行图像增强处理、二值化处理;步骤3,将二值化图像中各光纤纤芯截面的形心坐标转化为三维柱坐标并重构光纤线包的几何重构模型;步骤4,定义光纤线包内部各种结构缺陷,确定各种结构缺陷在几何重构模型中的判定方法;步骤5,根据步骤4获得的相关几何参数的异常来识别、检测光纤线包内部存在的各种结构缺陷。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缺陷只能人为根据三维可视化图像进行观测、判定的问题。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纤线包缺陷检测及类型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406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37787.X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纤线包缺陷检测及类型识别方法,属于目标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待测光纤线包截面数据并进行筛选,获取光纤线包结构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原始数据库;基于光纤线包结构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原始数据库,通过灰度积分法模拟缺陷,平衡光纤线包结构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原始数据库的缺陷数量,并进行缺陷标注,得到光纤线包结构缺陷检测与类型识别数据库;将待检测光纤线包截面数据输入到训练后的目标检测器中进行缺陷检测及类型识别,得到缺陷检测及类型识别结果。本发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自动化且高精度的检测出制导光纤线包内部存在的多种结构缺陷,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基于有限元法的光纤线包近场释放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87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699859.1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法的光纤线包近场释放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具体为:步骤1,建立光纤线包精密缠绕数字化模型和芯筒实体模型,并将光纤线包和芯筒进行装配获得装配模型;步骤2,建立光纤线包线导光纤等效物理模型和获取光纤线包的黏聚力物性参数;步骤3,建立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步骤4,给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添加约束条件;步骤5,使用添加约束的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光纤线包近场高速释放动力学特性分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工程单位因缺少理论基础研究,只能在工艺研制和实验的基础上不断试错来提升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