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全深冻结立井解冻后的涌水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2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243486.7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全深冻结立井解冻后的涌水防治方法,方法包括:注浆形式确定,井筒防治水时机确定,注浆位置确定,注浆孔的布置,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其中单液为主,双液为辅,按质量比单液浆配比:水:硅酸盐水泥;按质量比双液浆配比:硅酸盐水泥:水玻璃:三乙醇胺;高低压并用,注浆时工作压力为该处静水压力的1.2~1.5倍,注浆终压为该处静水压力的2~2.5倍;深浅孔结合,冻结表土段采用壁间注浆,冻结基岩段采用壁间注浆和壁后注浆,浅孔注浆管为φ38mm×600mm,深孔注浆管为φ38mm×3100mm。具有施工及操作方便,可注性强,不透水性强,密实性好,强度高,用于解冻后的立井。

    一种立井开凿穿越巨厚富水基岩非全深冻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03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184530.1

    申请日:2013-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井开凿穿越巨厚富水基岩非全深冻结方法。该井筒自上而下依次穿越表土、富水基岩、隔水层、弱渗基岩,主冻结管自上而下依次穿越表土、富水基岩,深入到隔水层10~20m,非全深冻结深度为240m~260m,终止在弱渗水岩层中,防片帮冻深度为40m~45m;主冻管以井筒圆心为圆心环形布置,距离井筒外壁2m;防片帮冻结管只深入到表土43m,防片帮冻结管布置以井筒圆心为圆心环形布置,距离井筒外壁1m。具有施工快速、安全高效。可避免全深冻结井筒解冻后在施工马头门时容易导致地下水随着冻结管和测温管形成的环形导水通道损害马头门及有关硐室岩体引起的水害,节约了涌水治理费用,保证马头门及硐室安全施工。

    一种立井开凿穿越巨厚富水基岩非全深冻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0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4530.1

    申请日:2013-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井开凿穿越巨厚富水基岩非全深冻结方法。该井筒自上而下依次穿越表土、富水基岩、隔水层、弱渗基岩,主冻结管自上而下依次穿越表土、富水基岩,深入到隔水层10~20m,非全深冻结深度为240m~260m,终止在弱渗水岩层中,防片帮冻深度为40m~45m;主冻管以井筒圆心为圆心环形布置,距离井筒外壁2m;防片帮冻结管只深入到表土43m,防片帮冻结管布置以井筒圆心为圆心环形布置,距离井筒外壁1m。具有施工快速、安全高效。可避免全深冻结井筒解冻后在施工马头门时容易导致地下水随着冻结管和测温管形成的环形导水通道损害马头门及有关硐室岩体引起的水害,节约了涌水治理费用,保证马头门及硐室安全施工。

    一种非全深冻结立井解冻后的涌水防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712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243486.7

    申请日:201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全深冻结立井解冻后的涌水防治方法,方法包括:注浆形式确定,井筒防治水时机确定,注浆位置确定,注浆孔的布置,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其中单液为主,双液为辅,按质量比单液浆配比:水:硅酸盐水泥;按质量比双液浆配比:硅酸盐水泥:水玻璃:三乙醇胺;高低压并用,注浆时工作压力为该处静水压力的1.2~1.5倍,注浆终压为该处静水压力的2~2.5倍;深浅孔结合,冻结表土段采用壁间注浆,冻结基岩段采用壁间注浆和壁后注浆,浅孔注浆管为φ38mm×600mm,深孔注浆管为φ38mm×3100mm。具有施工及操作方便,可注性强,不透水性强,密实性好,强度高,用于解冻后的立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