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挠性接头组件的真空固溶热处理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5418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932799.2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固溶热处理的专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挠性接头组件的真空固溶热处理工装。解决了采用现有工装对挠性接头组件中各零件进行真空固溶处理时,存在零件与工装不匹配使零件尺寸超差、冷却速度慢导致零件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用工装包括环形架、多组零件支撑座和冷却气体保护罩;零件支撑座的外型根据挠性接头组件各零件的外型设计,零件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分别放置挠性接头组件各零件和冷却气体保护罩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凹槽;环形架包括底盘、至少三个支承杆和多个安装盘,底盘和多个安装盘分别平行安装在至少三个支撑杆上;零件支撑座设置在安装盘上。

    一种铝合金铸件低温存储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91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62160.4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热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铸件低温存储热处理方法。解决了同批次数量较多铝合金铸件在进行热处理时,随着等待校正时间增长,铝合金铸件易发生自然时效,导致校正难度增加降低生产效率、铸件的力学性能受影响,或者校正时铸件易开裂报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铝合金铸件低温存储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铝合金铸件批量同时进行固溶处理,随后采用水冷方式冷却至室温;步骤2)将铝合金铸件放入温度‑25℃~‑15℃的箱体设备中进行低温存储;步骤3)将箱体设备中的铝合金铸件逐个取出进行校正;步骤4)将校正完毕的铝合金铸件进行人工时效处理,随后采取空冷的方式冷至室温,完成热处理过程。

    一种基于切水剂的惯导金属零件热处理脱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67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3124.5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脱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切水剂的惯导金属零件热处理脱水装置及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采用切水剂脱水的方法时,切水剂和水难以分离,且所使用的容器不利于切水剂的排出和更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脱水箱体,其中脱水箱体的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10°≤θ≤20°;所述脱水箱体内设置有与侧壁相连且与水平面平行的隔板,其所在高度等于脱水箱体底面的最高处所在高度;所述隔板为镂空状,其下表面与脱水箱体底面上表面和脱水箱体的内侧壁所围成的空间构成储水空间;所述储水空间的侧壁上设置有带有排水阀的排水口和观察管,所述观察管用于观察储水空间内水和切水剂的分界面所在位置。

    一种高低温热处理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6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159202.4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低温热处理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自动转移操作模式中热处理设备能耗较高、常温箱的结构以及保温材料老化快、常温箱除霜效果不明显、生产效率低下、冷热交换中会产生水汽和设备单独出现故障导致整体无法使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依次连接的低温箱、常温箱和高温箱。低温箱与常温箱、高温箱与常温箱之间均设置有活动门,保证低温箱、常温箱和高温箱均可独立工作,从而实现单独低温处理、单独高温处理、单独冷却化霜脱水和高低温循环稳定等多种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能量损耗,同时避免了常温箱经历快速温变的情况,有效解决常温箱老化快的问题。

    一种用于挠性接头组件的真空固溶热处理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15418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32799.2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固溶热处理的专用工装,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挠性接头组件的真空固溶热处理工装。解决了采用现有工装对挠性接头组件中各零件进行真空固溶处理时,存在零件与工装不匹配使零件尺寸超差、冷却速度慢导致零件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使用要求以及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用工装包括环形架、多组零件支撑座和冷却气体保护罩;零件支撑座的外型根据挠性接头组件各零件的外型设计,零件支撑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分别放置挠性接头组件各零件和冷却气体保护罩的第一定位槽、第二定位槽、第三定位槽和凹槽;环形架包括底盘、至少三个支承杆和多个安装盘,底盘和多个安装盘分别平行安装在至少三个支撑杆上;零件支撑座设置在安装盘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