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油废水破乳吸附过滤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0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88546.9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油废水破乳吸附过滤一体化设备及方法,包括设备本体、超声波换能器和吸油滤层;设备本体内设置有若干隔板,将设备本体的内腔分隔为依次连通的破乳区、吸油区和出水区;破乳区的顶部设置有总进水口,出水区的底部设置有总出水口;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破乳区;吸油滤层设置有多层,且均位于吸油区。本申请通过将超声破乳及油类两级吸附装置集成在同一设备内部,实现高流量低含油设备的快速破乳吸附去除,设备占地及造价节省,维护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本申请借助超声波破乳技术破乳速度快、占地小、自动化控制程度高的优势,利用超声波将低油废水中的乳化油破乳化,为提高后续油类的吸附效率创造良好的进水条件。

    一种适用于低浮油废水的全自动吸附除油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0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85674.8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浮油废水的全自动吸附除油装置及方法,包括流通池、吸油滚筒、集油池和挤压滚筒;流通池上方设置吸油滚筒和驱动装置;吸油滚筒上缠绕有吸油毡,吸油滚筒安装在驱动装置上,并能够沿流通池中的浮油废水表面前后运动和上下运动,且能够自转;集油池上方固定设置有挤压滚筒;挤压滚筒能够与吸油滚筒接触并相互挤压作用,将吸油毡吸附的油挤出并落入集油池。本申请吸油毡随着传动轴的转动实现自转,传动轴带动齿轮前进,整体结构实现吸油毡在水面一边自转一边前进,吸油毡与流通池的浮油逆流接触,达到充分吸附的目的。吸油毡运动到与转筒接触时,相互呈反自转方向挤压排出吸附的油,收集于集油池,将油品及时连续性的排出。

    一种用于脱氮澄清的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845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43825.1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脱氮澄清的水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在絮凝剂及磁性树脂混合单元和污泥及树脂分离单元之间设置絮凝澄清单元,同步实现降浊、脱氮、澄清效果,树脂与絮凝剂先混合再投加的方式避免了树脂直接投加出现的投加量大、颗粒团聚多、吸附效果差、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了树脂利用率及脱氮效果,并在絮凝澄清单元的输出端设置污泥及树脂分离单元,将澄清污泥中存在的大量树脂进行有效分离回收,并经充分再生后可重复利用,实现了树脂的回收和闭环利用,降低了系统运维成本,实现了系统废弃资源的充分利用。

    一种零极距电化学反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83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43911.2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极距电化学反应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依次连接有阳极、微孔薄膜、阴极和第二外壳;微孔薄膜的厚度<0.1mm,第二外壳连接有出水管道;阳极连接电源正极,阴极连接电源负极,构建了一种“零极距”电化学反应器,其极距控制在0.1mm以下,不仅能降低阴阳电极之间的欧姆降,还可以提高传质效率和电流密度,从而减少电耗。阴极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泡沫铜上沉积铜银合金,形成具有枝晶状的Cu11Ag3催化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进一步提高导电性能,使电催化NH4+‑N和NO2‑‑N达到合适的浓度比例,进行高效的厌氧氨氧化反应,解决现有电解单元极距大导致的电解槽的传质效率和电流效率低、电化学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基于气体电离的高效氧化发生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058299.7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电离的高效氧化发生系统及方法,包括高压静电场发生系统负极,高压静电场发生系统负极与电源端连接高压电源发生系统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内部设置高压微能芒刺电极;高压微能芒刺电极的一端伸入高压静电场发生系统负极中,另一端为电源端,电源端连接高压电源发生系统的正极输出端相连;透气膜设置于高压静电场发生系统负极的外侧;气体传输腔室设置于远离高压微能芒刺电极电源端一侧的端部,并与气源装置相连。本发明采用芒刺型高压微能装置,利用尖端放电、气体电离原理在最小空间中实现最高性能。负极不受水体影响,靠近正极设置,显著提高高压静电场反应系统电场强度,节省能量消耗,提高等离子体产生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