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44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143850.7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李振国 , 张君 , 甘江华 , 龙蛟 , 刘辉勇 , 胡建超 , 杨国杰 , 许丽娜 , 张省 , 赵莹莹 , 陈璐明 , 李鹏军 , 皇利杰 , 田勤 , 宁文斌 , 袁攀 , 孙双峰 , 杨海涛 , 彭佳
IPC: H03K3/537
Abstract: 一种基于固态开关的高压脉冲发生器,包括高压充电单元、储能单元、同步触发单元及脉冲输出单元,脉冲输出单元包括第一脉冲输出子单元和第二脉冲输出子单元,第一脉冲输出子单元通过高压固态开关Q1进行开关,第二脉冲输出子单元通过高压固态开关Q2进行开关,高压充电单元用于给储能单元充电,第一储能子单元用于给第一脉冲输出子单元提供脉冲电压U1,第二储能子单元用于给第二脉冲输出子单元提供脉冲电压U2,当Q1和Q2同时导通时,脉冲输出单元输出的脉冲电压值为U1与U2的电压值之和。实现了纳秒级脉冲输出的同时提高脉冲发生器整体的输出频率,同时通过将电压分配到两个脉冲输出子单元,降低了发生器内部的绝缘等级及功耗,提高了发生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6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3919.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前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获得待校正激光光束入射到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上的子孔径光斑分布,控制器根据待校正激光光束入射到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上的子孔径光斑分布的区域取一个最小外接矩形,计算最小外接矩形的子孔径的波前斜率,并根据各子孔径的波前斜率计算出待校正激光光束的波前,根据待校正激光光束的波前数据与变形镜的响应函数,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变形镜的第一驱动电压,控制变形镜实现对待校正激光光束波前的校正,实现了波前控制过程在入射光束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的条件下进行,使得波前控制能够不受入射光束截面形状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波前校正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6784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500874.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锯齿光阑及其应用及其对光路的调试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锯齿光阑其光学平面由内向外依次刻蚀有圆形锯齿结构、第一环形锯齿结构和第二环形锯齿结构,本发明采用圆形锯齿结构表征激光束远场位置,采用第一环形锯齿结构、第二环形锯齿结构表征激光束近场边沿位置,在激光束近场形成边沿环带清晰明亮且中心位置明亮的图像,与不透光区域对比明显,便于观察测量和光路调整,同时,无需正式反射场图纸显影反复校验,节约时间,调试效率高,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161447.7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焦斑控制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在多路激光光束的共同焦点的后方放置焦斑探测器,在每路激光光束的光路上均设有变形镜,本发明通过一个焦斑探测器同时对共焦点多路激光光束进行焦斑控制,计算得到激光光束在焦斑探测器位置处的目标焦斑光强空间分布、焦斑探测器测量到的目标焦斑光强空间分布,利用随机算法控制变形镜同时对多路激光光束进行波前闭环控制,同时实现多路激光光束的焦斑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显著降低了光学系统复杂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8222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066489.2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前控制方法,属于波前畸变校正技术领域,将变形镜的驱动器进行至少两次分组,后一次分组基于前一次的分组进行,对同组内驱动器施加相同的电压,将分组后得到的等效驱动器的控制电压向量作为迭代控制目标,利用基于远场焦斑的随机算法波前控制方法进行迭代控制,收敛得到控制电压,后一次迭代控制基于前一次的控制电压进行,直至同组内驱动器的个数为1,得到最终控制电压,本发明通过对变形镜的驱动器进行分组,减少等效驱动器的个数,可以显著减少随机算法波前闭环控制的迭代次数,从而提高波前闭环控制的收敛速度,同时,通过多次分组,小组个数在不断增加,同组内的驱动器个数在不断减少直至变为1,得到最终控制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071884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968022.X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宗兆玉 , 赵军普 , 姚轲 , 田小程 , 李森 , 梁樾 , 谢旭东 , 唐军 , 许党朋 , 代万俊 , 张君 , 薛峤 , 龙蛟 , 张晓璐 , 吴振海 , 陈波 , 郑奎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能量稳定放大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激光技术及器件领域。激光能量稳定放大控制装置沿着激光信号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前级放大器、腔外偏振片、45°转子、45°法拉第旋光器、激光谐振放大器、探测反馈控制模块。本发明能结合线性稳定放大器和多程饱和放大器的工作特性,并采用端镜漏光实时检测实时反馈的方式,通过调节线性稳定放大器的增益放大倍数实现激光能量的高稳定性放大控制,不仅可以实现极高放大倍数的增益能力,而且激光能量稳定性极高,激光信号柔性传输,性能可靠稳定,可以抑制前级激光信号的注入能量抖动和自身的增益起伏,装置较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好,适应于不同脉冲宽度精密时域整形的激光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968331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0056518.X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光学系统像传递关系的调节方法,属于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具体调节方法为:变形镜驱动器未施加电压时,利用CCD传感器获得施压前光束强度图,选择若干个变形镜驱动器并分别施加电压,利用CCD传感器获得施压后光束强度图,对比施压前光束强度图和施压后光束强度图,判断变形镜与CCD传感器之间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像传递关系,然后通过精确调节CCD传感器的位置进而定标变形镜像面位置,保证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变形镜与波前传感器之间建立严格的像传递关系,以提高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测量和校正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75965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10889999.8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前测量方法,属于波前测量技术领域,对于存在波前畸变的待测激光束,采用哈特曼传感器进行波前测量,得到初次波前畸变,将待测激光束进行扩束,采用哈特曼传感器测量扩束后待测激光束的波前畸变,得到二次波前畸变,对初次波前畸变、二次波前畸变求差,得到待测激光束的波前畸变,本发明通过哈特曼传感器测量两组不同口径的光束相应得到两组不同空间分布特性的波前畸变,通过控制器对波前畸变进行处理,从而在不标定哈特曼传感器自身像差的条件下得到高精度的波前测量结果,可被应用于高精度波前探测相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83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7628.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04 , G02B27/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克服热透镜效应的波前控制方法,属于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当光学系统中激光增益介质处于未工作状态时,变形镜与波前传感器建立严格的像传递关系,记录液体透镜的初始焦距;当激光增益介质处于工作状态时,光学系统的光路中存在热透镜像差,本发明先通过精确调节液体透镜的焦距,重新建立光学系统中变形镜和波前传感器之间的像传递关系,再根据液体透镜焦距变化量,开环控制变形镜补偿热透镜像差,进而重新建立整个光学系统的像传递关系,最终达到克服热透镜效应对光学系统像传递关系影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39436.4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6/00 , G02B27/0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前控制方法,属于自适应光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利用波前传感器获得入射光束的波前像差,分析得到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根据变形镜响应函数、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特征,驱动变形镜的驱动器处于互锁模式,以校正低阶像差,驱动变形镜的驱动器处于解锁模式,以校正高阶像差,相比于传统的波前控制方法,本发明中变形镜的驱动器通过互锁模式和解锁模式的切换,实现了变形镜响应函数的变化,进而实现对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同时校正,仅使用一个变形镜达到传统波前控制方法中两个变形镜的校正效果,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及制作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