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56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19928.X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库区回水计算的梯级水库防洪调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上游水库及下游水库的基本资料和约束要求;步骤2.确定上游水库下泄流量的初始值、最大及最小值;步骤3.计算下游水库坝前水位;步骤4.计算下游水库库区各断面流量;步骤5.计算下游水库库区回水;步骤6.逐一检验下游水库库区回水是否超过限制线,进行迭代计算或完成计算;本发明采用迭代法多次进行迭代计算,逐步缩小下泄流量的选择域,最终得到满足库区回水控制要求的上游水库下泄流量,能准确反映下游水库水位和库区回水的变化过程,不需要依靠人为经验及估算,计算得到的结果精确、直观、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256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810119928.X
申请日:2018-02-05
Applicant: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库区回水计算的梯级水库防洪调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上游水库及下游水库的基本资料和约束要求;步骤2.确定上游水库下泄流量的初始值、最大及最小值;步骤3.计算下游水库坝前水位;步骤4.计算下游水库库区各断面流量;步骤5.计算下游水库库区回水;步骤6.逐一检验下游水库库区回水是否超过限制线,进行迭代计算或完成计算;本发明采用迭代法多次进行迭代计算,逐步缩小下泄流量的选择域,最终得到满足库区回水控制要求的上游水库下泄流量,能准确反映下游水库水位和库区回水的变化过程,不需要依靠人为经验及估算,计算得到的结果精确、直观、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380089.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20/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机制的流域超标准洪水模拟发生器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流域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依据水流关系构建多个水文站的拓扑结构;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多层级的节点;明确各节点的主要作用为基流或者非基流,该层级所有节点以外的区域视为无控区间;获取最高层级的节点以典型年为基础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按照拓扑结构的层级依次计算各层级每个节点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集合。本发明考虑了流域多站点洪水时空关联性强特征,克服了纯随机模拟造成的结果失真问题,适用于防洪减灾管理的洪水数据处理,能为流域重大洪灾管理提供丰富的洪水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6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1811092599.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调度过程;确定负荷调整时刻t*,计算当日上下级水电站负荷匹配系数R;制定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负荷调整策略;进行全周期调度计算,并实施运行水位和河道防汛预警判断;输出满足预警要求的负荷调整方案,分析梯级水电站调整前后负荷过程匹配性;评估所得方案在水库调度和电网运行两方面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提高上游与下游梯级负荷过程的匹配性,促进水电站调节能力对来水及负荷过程不确定性的适应,保障水电站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831889.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变约束优化的梯级水库防洪发电调度协调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水库调度要求和防洪发电调度约束;建立优化模型Ⅰ,计算防洪库容使用最小值;确定梯级水库防洪库容使用最大值;在防洪库容使用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等距离散防洪库容允许使用量;计算当前防洪库容允许使用量;建立优化模型Ⅱ;计算防洪库容使用量不大于允许用量约束下梯级水库最大发电效益。本发明在满足防洪需求的前提下,以防洪库容可用量作为可变约束条件,建立优化模型求解不同防洪库容使用量和梯级水库最大发电效益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梯级水库优化调度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44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810326686.1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河道度汛需求的水库协调调度策略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当日水库入库径流预报值、当日末库水位预期控制值、当日水电站发电调令出力过程;第二步,计及下游河道分级度汛需求,构建计及河道度汛需求的水库协调调度模型;第三步,在目标函数基础上,集成协调调度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并利用动态规划法对所建的水库协调调度模型进行求解;第四步,从水库调度安全及下游河道度汛安全两方面,提出关键性指标,构建适用于协调调度模型特点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得调度策略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反馈。较之现有技术尚未细化考虑下游河道度汛需求,本发明可为促进河道度汛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449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26686.1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河道度汛需求的水库协调调度策略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获取当日水库入库径流预报值、当日末库水位预期控制值、当日水电站发电调令出力过程;第二步,计及下游河道分级度汛需求,构建计及河道度汛需求的水库协调调度模型;第三步,在目标函数基础上,集成协调调度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并利用动态规划法对所建的水库协调调度模型进行求解;第四步,从水库调度安全及下游河道度汛安全两方面,提出关键性指标,构建适用于协调调度模型特点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所得调度策略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反馈。较之现有技术尚未细化考虑下游河道度汛需求,本发明可为促进河道度汛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462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80089.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20/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机制的流域超标准洪水模拟发生器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流域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依据水流关系构建多个水文站的拓扑结构;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多层级的节点;明确各节点的主要作用为基流或者非基流,该层级所有节点以外的区域视为无控区间;获取最高层级的节点以典型年为基础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按照拓扑结构的层级依次计算各层级每个节点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集合。本发明考虑了流域多站点洪水时空关联性强特征,克服了纯随机模拟造成的结果失真问题,适用于防洪减灾管理的洪水数据处理,能为流域重大洪灾管理提供丰富的洪水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92599.0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调度过程;确定负荷调整时刻t*,计算当日上下级水电站负荷匹配系数R;制定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负荷调整策略;进行全周期调度计算,并实施运行水位和河道防汛预警判断;输出满足预警要求的负荷调整方案,分析梯级水电站调整前后负荷过程匹配性;评估所得方案在水库调度和电网运行两方面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提高上游与下游梯级负荷过程的匹配性,促进水电站调节能力对来水及负荷过程不确定性的适应,保障水电站运行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876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29170.6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控制站点目标水位反算上游水库群出库的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上游水库群的需要拦蓄总水量;确定上游水库群中分担防洪任务的水库并分配相应的调度水量;确定各分担防洪任务的水库的调度后的出库流量;计算得到上游水库群的实际拦蓄总水量;上游水库群的需要拦蓄总水量与实际拦蓄总水量的差值绝对值不小于设置值,则增加需要拦蓄总水量,并重新执行上述步骤;评估各分担防洪任务的水库之间的利用均衡情况;如果利用不均衡,则重新分配分担防洪任务的各水库的调度水量,直到各分担防洪任务的水库之间的利用均衡。本发明可以满足全流域的整体调度需求,为精准一体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