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3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41356.8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内补偿控制阈值的确定方法,选取指标构建近自然理念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计算得到河流健康评价的综合权重;选用多种方法计算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过程;评价生态流量过程,综合确定河道内补偿控制阈值;对河流健康水平进行评价;根据近自然理念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建立河流健康等级与河道内补偿控制阈值的响应关系,根据响应关系确定本河流的河道内补偿控制阈值;本发明解决了河流生态流量与河流健康协调的阈值判断识别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7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949736.8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毛细上升过程模拟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施工建设领域。毛细上升过程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组件,试验组件包括多个不同孔径的毛细管,毛细管由可弯曲的围片卷曲制成,并且毛细管由透明材料制成。毛细管内壁均匀粘满细土颗粒,以准确模拟土体孔隙的孔壁特征。毛细上升过程模拟方法基于毛细上升过程模拟装置,通过其中不同孔隙的毛细管进行毛细上升试验,得出在给定水力梯度下,小孔隙中水上升高度要高于大孔隙中水的上升高度,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孔径的毛细管进行土体毛细上升过程的真实模拟,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土体毛细上升的情况,进而准确的指导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88648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31414.2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22 , G06V20/52 , G06V10/44 , G06V10/75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视系统数据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鱼类分选的视频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相邻帧图像差异程度对所有帧待检测鱼图像进行筛选,获取待匹配图像;获取待匹配图像中所有角点;根据每个角点的背景簇稳定程度,以及与其他角点之间角点变动幅度的差异,获取每个角点的角点重要程度;通过每个角点周围像素点的灰度分布情况对角点重要程度进行修正,获取每个角点的匹配优选程度;基于匹配优选程度对所有角点进行筛选,获取用于鱼类分选的匹配角点;通过所述匹配角点进行模版匹配,获得模版匹配结果;根据模版匹配结果对待检测鱼进行种类分选。本发明提高了鱼类分选自动识别的分选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3415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83506.0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河海大学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鱼道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涉及生态水利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构建鱼道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步骤S2:建立数据样本动态更新的评价指标数据集;步骤S3:确定指标各等级量值范围;步骤S4:分配各级指标权重;步骤S5:构建鱼道效果物元评价模型;步骤S6:输入具体鱼道工程监测数据;步骤S7:输出鱼道效果综合评价结果。本发明基于改进物元可拓理论制定了一套指标范围定量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了生境适合、鱼类适应、过鱼高效、运管可控等多层次评价目标,全面解析了各指标对鱼道效果的影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9340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383215.6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水位变幅的集运鱼系统,包括补水系统、集鱼系统、升降转移系统三大部分。补水系统的中部设置可调控流量的补水通道与集鱼系统连接,补水系统末端设置工作闸门,控制电站尾水渠汇入集运鱼系统的总体流量。补水通道与集鱼廊道连接处设置拦鱼格栅,防止鱼群回游进入补水廊道。集鱼廊道系统内包含集鱼箱、赶鱼栅、鱼类监测器和进鱼闸门。进鱼闸门可控制集鱼廊道系统的出口流速和水深。根据鱼类监测器观测到的鱼群特征与水位流量变化自动优化调节进鱼口闸门和补水闸门的开度,从而满足不同种类鱼群在不同位置的适宜水力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4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12341.9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的海绵流域排洪装置,包括排洪道和设置在其内的调节机构,排洪道顶部一侧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带有若干沥水孔的盖板,排洪道内部通过Z型隔板形成排洪腔和排渣腔,排洪腔一侧连通有排水管,排渣腔一侧的排洪道上连通有排渣管,通槽下侧与隔板顶部间连有导渣网板,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隔板一侧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通过联轴器向下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间隔套设有多个第一锥齿,隔板上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两侧壁间竖直方向间隔设有多条第二转轴,多条第二转轴端部分别套设有与第一锥齿相啮合的第二锥齿,多条第二转轴上均设有挡片;该装置当雨水大时可自适应对杂质进行分离排放,同时还可发电对电能进行储备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2880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19350.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E03F1/00 , H02J7/35 , H02S20/30 , E03F5/10 , E03F5/14 , E03F3/02 , E03F7/00 , E01C11/22 , F03B13/00 , C02F9/00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再利用新能源装置,包括透水铺装路面组件、雨水收集组件和雨水净化组件,雨水收集组件和雨水净化组件均设置于透水铺装路面组件内部,透水铺装路面组件顶部设有光伏发电组件,雨水收集组件内部设有水位落差发电组件,雨水收集组件包括设置在透水铺装路面组件下侧的主流槽,主流槽两侧通过导水管分别连通有分流槽,主流槽和分流槽顶部均设有格栅,主流槽底部连通有汇流管,汇流管向下倾斜设置,水位落差发电组件设置在汇流管内部,汇流管自由端与雨水净化组件连通,光伏发电组件和水位落差发电组件分别通过电线与蓄电池相连;该装置具有实现城市水资源和新能源的可持续管理,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967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728663.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态鱼道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仿生态鱼道的数据信息并进行预处理;计算仿生态鱼道的洄游导向因子;根据关联程度与历史进入数量和历史通过数量的比值进行验证,计算仿生态鱼道的透过性因子;基于仿生态鱼道的洄游导向因子和透过性因子计算仿生态鱼道评测分数,根据仿生态鱼道评测分数获取仿生态鱼道评测结果;基于不同鱼类生活习性与活跃度,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分别计算了仿生态鱼道的洄游导向因子和透过性因子,对仿生态鱼道进行综合评测,有效解决传统评测方法在应对多类型鱼类和鱼道时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13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44250.X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态鱼道水力智能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若干个维度鱼道水力数据和每种鱼群中每个年龄类别的鱼在每个维度鱼道水力数据中每个水力值对应的滞留时间;获取每种鱼群中每个年龄类别的鱼的整体迁徙影响系数;获取每种鱼群在每个维度鱼道水力数据下的最适水力值;获取每个维度鱼道水力数据对每种鱼群的活动影响系数;获取每个维度鱼道水力数据的每个水力值的鱼群迁徙影响程度;获得鱼道最佳水力调节序列;根据鱼道最佳水力调节序列对鱼道进行水力调节。本发明提高了鱼道内鱼群实际通行效果和鱼群的过坝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51977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1080419.1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生态流量的供水‑发电‑生态多目标调度图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搜集水库长系列入库径流资料、供水区的需水资料、下游河道生态基流资料及已有的常规调度图;2.采用逐月频率法,确定下游河道长系列生态流量阈值区间;3.构建供水‑发电‑生态多目标调度图优化模型;4.采用“优化‑模拟”技术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优化调度图,确定各项效益指标和水库运行过程。本发明首次提出结合生态流量阈值区间的供水‑发电‑生态多目标调度图优化方法,能保证发电流量、下泄流量和供水量是在综合考虑发电、生态、供水效益之后的最优调度结果,为实现水库供水、灌溉、生态、发电多目标之间的均衡协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