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8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390462.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贵阳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表地层分布式岩溶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乏对岩溶分布复杂性研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具有分布式特征的覆盖型岩溶的研究方法和装置,从而为岩溶地区工程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该浅表地层分布式岩溶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认岩溶发育区总体积、岩溶体积率和岩溶发育形态;B:将部分模型土和干冰随机拌合制作的符合上述要求的岩溶发育区布置在模型箱内,位于模型箱内的模型地层的外周侧包覆有模型土,拌合部分的岩溶发育区中干冰体积与该部分模型土与干冰混合物总体积比率满足区域岩溶体积率;C:分布式岩溶形成于随机分布的干冰所在处。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8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390462.3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贵阳轨道交通三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表地层分布式岩溶模型的制备方法及装置,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缺乏对岩溶分布复杂性研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具有分布式特征的覆盖型岩溶的研究方法和装置,从而为岩溶地区工程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该浅表地层分布式岩溶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认岩溶发育区总体积、岩溶体积率和岩溶发育形态;B:将部分模型土和干冰随机拌合制作的符合上述要求的岩溶发育区布置在模型箱内,位于模型箱内的模型地层的外周侧包覆有模型土,拌合部分的岩溶发育区中干冰体积与该部分模型土与干冰混合物总体积比率满足区域岩溶体积率;C:分布式岩溶形成于随机分布的干冰所在处。
-
公开(公告)号:CN1194581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0331.5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不锈钢直孔表面高效抛光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工件装夹模块、多轴运动模块、抛光模块、辅助模块和控制模块,抛光模块中的升降台张紧抛光线,多轴运动模块带动直孔表面贴紧并围绕抛光线进行圆周和上下往复运动,抛光线高速旋转,抛光线上的硬质磨粒与辅助模块供给的抛光液协同,通过强机械作用和强化学作用,高效且均匀去除直孔表面的粉末黏附层,该方法利用细抛光线作为抛光工具,可以适用孔径小至0.5mm的直孔;类似于子口径抛光(与现有的发明专利类似于全口径抛光不同),利用单一抛光线,通过路径规划可以适用不同孔径,通用性强;利用抛光液的强化学作用和抛光线的强机械作用,可以实现高抛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8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53339.X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川藏铁路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微震内场定位的隧道防突岩体裂隙扩展连续监测方法,步骤包括:S1:根据致灾构造与掌子面的距离L,在隧道掌子面打设超前钻孔,获取围岩岩性、涌水量信息,初步确定防突岩体水力连通区范围;S2:在已打设的超前钻孔中,位于掌子面前方L/2‑2m~L/2+2m范围内的拱顶及左墙脚、右墙脚分别布置微震传感器;S3:记录炸药爆破、机械振动及车辆行进的震源微震信号频率、持续时间及波形,筛选岩体内部裂隙扩展的微震信号;S4:采用单纯形法进行岩体内部裂隙扩展震源定位;S5:绘制微震事件三维模型,确定水力连通区裂隙扩展演化特征及范围。本发明可提高隧道防突岩体裂隙演化过程监测连续性及突水通道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44267.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圆环式旋转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了转子(2),转子(2)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3),两个滚子(3)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压电圈(A)的内直径,用于保证两个滚子(3)均能挤压压电圈(A)内侧面,从而使压电圈(A)发生弹性形变。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减小了启动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时的启动力矩,使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能在较低的外界激励力矩下工作,简化了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机械结构,从而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9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10244267.3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电圆环式旋转能量收集装置,包括了转子(2),转子(2)两端对称设置有滚子(3),两个滚子(3)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压电圈(A)的内直径,用于保证两个滚子(3)均能挤压压电圈(A)内侧面,从而使压电圈(A)发生弹性形变。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减小了启动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时的启动力矩,使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能在较低的外界激励力矩下工作,简化了旋转式压电能量收集装置的机械结构,从而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