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2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73345.9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V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无线微震定位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微震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处理的微震信号;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处理的微震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无线传输模块,用于将滤波处理后的所述微震信号传输至所述定位分析模块;分析定位模块,用于对所述微震信号进行分析,获取震源位置;误差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震源位置获取更加精确的震源点。本发明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实现微震信号的滤波处理,降低了数据误差,使得震源位置分析更加精确,同时通过偏移成像方法初步获取震源位置,并通过构建偏移值随位置变化的曲线图获取更加精确的震源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428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54338.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
Inventor: 李延辉 , 张遵国 , 白纪成 , 杨非凡 , 刘中华 , 仝大江 , 李浩彬 , 张威 , 闫军辉 , 贾志强 , 宋向东 , 王政伟 , 刘敏 , 任梦超 , 张泽 , 梁浩 , 宋宝宝 , 王大帅 , 张刚刚 , 陶兰震 , 高安 , 裴高为 , 王帅 , 范学文 , 吴晨鹏 , 秦光磊 , 张艳涛 , 张培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倾角采煤安全保护装置,包括长方形箱体状的、左端开口的固定架,还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竖板、上滚轴组、下滚轴组和缓冲带,所述竖板的右侧面水平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面和底面均经多个第一弹簧连接有连板,缓冲带上端绕过上滚轴组并向下弯折连接承载板上侧的连板,缓冲带下端绕过下滚轴组并向上弯折连接承载板下侧的连板;所述第二缓冲件包括活动板和气囊片,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面边缘连接有气囊片,所述活动板和竖板之间设置有被承载板上下侧的连板驱动、带动活动板沿水平方向运动的驱动件。本发明解决了大倾角采煤过程中,采煤机组缺少安全防护装置抵抗煤矿石飞溅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3875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241911.9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一种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模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装置,属于模拟地震振动试验技术领域。所述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模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装置包括调整基座和设置于调整基座的若干个沉降调节装置,调整基座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板、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槽钢和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二槽钢,所述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垂直设置,沉降调节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和若干个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底板和顶板,底板两侧设置有紧固螺母组件,顶板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螺母组件。所述在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中模拟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效率高、制作成本低廉,能够灵活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820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63653.5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微震监测系统的落石冲击定位方法及装置,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落石撞击过程中的震动波信号和声波信号;对所述震动波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所述震动波信号的震动特征置信度;所述声波信号进行分析,获得所述声波信号的形态特征置信度;基于所述震动特征置信度和所述形态特征置信度,生成落石位置区域预估报告,获得落石冲击位置。本发明利用多种信号波特征,综合判定落石冲击位置,提高了落石冲击定位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99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010985108.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包括扩散硅芯片、防冲击机构、安装筒、透明水位计;安装筒竖直设置且内部中空,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其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透明水位计竖直设置且下端与第一通孔连通;防冲击机构设置于安装筒内,且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排水孔,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压力通道;防冲击机构配置成在遭遇水流瞬时压力增大的冲击时,封堵压力通道,打开排水孔,使瞬时冲击的水流部分进入透明水位计;扩散硅芯片设置于防冲击机构上方。通过封堵压力通道隔绝水流瞬时冲击,并通过收集从排水孔流入透明水位计的水流量化水流的瞬时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6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84164.5
申请日:2021-08-03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岩土边坡失稳破坏的模型试验装置,包括试验仓、多功能机构、供水机构、地震机构和监测机构;试验仓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底板机构,底板机构上放置有模拟岩土边坡;多功能机构包括供风组件、加压组件、角度调节组件;供水机构包括与底板机构连通的供水组件、供气组件、出水板组件,出水板组件设置在试验仓的顶部敞口处;地震机构包括底座组件和震动组件,震动组件用于向底座组件发出地震模拟震动;监测机构包括影像组件和数据传感组件,摄像记录组件和数据传感组件均电连有无线传输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操作终端。本发明可实现对岩土边坡进行降雨、刮风、载荷、地震等因素的模拟,并将模拟数据进行记录和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253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54225.4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一种巷道冒顶自动预警与防治装置,包括顶板检测单元、冒顶风险评价单元、预警器及自动注浆设备;顶板检测单元锚固在巷道顶板上,冒顶风险评价单元、预警器及自动注浆设备位于巷道内;顶板检测单元用于监测巷道冒顶信息,顶板检测单元与冒顶风险评价单元电连接,通过冒顶风险评价单元对巷道冒顶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预警器与冒顶风险评价单元电连接;自动注浆设备与顶板检测单元通过注浆管连通;当冒顶风险评价单元判断巷道顶板发生冒顶时,由冒顶风险评价单元向预警器发送报警指令,预警单元接收报警指令后发出声光警报,同时自动注浆设备启动,自动注浆设备依次通过注浆管和顶板检测单元向冒顶发生处的煤壁裂隙内注入锚固剂,用于完成冒顶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20509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85108.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水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包括扩散硅芯片、防冲击机构、安装筒、透明水位计;安装筒竖直设置且内部中空,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其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透明水位计竖直设置且下端与第一通孔连通;防冲击机构设置于安装筒内,且侧壁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排水孔,中心位置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压力通道;防冲击机构配置成在遭遇水流瞬时压力增大的冲击时,封堵压力通道,打开排水孔,使瞬时冲击的水流部分进入透明水位计;扩散硅芯片设置于防冲击机构上方。通过封堵压力通道隔绝水流瞬时冲击,并通过收集从排水孔流入透明水位计的水流量化水流的瞬时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6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875446.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IPC: E21B17/046 , E21B1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勘探用钻探杆的快接结构及对接的钻探设备,它包含用于地质钻探的钻杆(1),该钻杆(1)的尾部为快插口,头部为快插头,所述快插口包含一个径向车削出的第一定位圈(5),该第一定位圈(5)的根部向内径向车削出第一卡槽(2),该第一卡槽(2)迎向快插头的一端径向车削有一个第二定位圈(3),所述第二定位圈(3)迎向快插头的一端径向车削出第三定位圈(4),该第三定位圈(4)端面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径向延伸出卡笋(6)。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钻杆之间可以快速的对接,同时此种快接结构还能够与勘探系统快速对接,大大的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53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19982.8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国能包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巷道混凝土路面高效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煤矿煤矿巷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传送轨道,传送轨道包括多个首尾依次衔接的传送组件,传送组件固定设置于煤矿巷道内;第一机械手,第一机械手设置于煤矿巷道的入口处,第一机械手能够将混凝土预制板放置在传送轨道上;第二机械手,第二机械手设置于煤矿巷道内并靠近传送轨道的尾端,第二机械手能够将混凝土预制板从传送轨道取下并铺设在煤矿巷道内。通过传送轨道结合机械手的方式实现混凝土预制板向煤矿巷道内输送,并通过机械手将混凝土预制板铺设在煤矿巷道内,大大降低混凝土预制板的输送难度和铺设难度,节约劳动力,加快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