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使用热管冷却涡轮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938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167508.2

    申请日:2010-04-15

    Inventor: Y·刘 张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5 F05D2260/208 Y02T50/6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热管冷却涡轮的装置及方法,具体而言,向涡轮发动机的涡轮部分(40)提供取自涡轮发动机的压缩机部分(20)的冷却空气的流。在将从压缩机部分接收的空气输送至涡轮前使该空气自身冷却。通过多个热管(62a-e)将热从空气的流中移除,该多个热管将热从空气的流中引开,以在将空气提供至涡轮前降低空气的温度。

    塔架攀爬和维护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93020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254571.X

    申请日:2010-08-04

    Inventor: Y·刘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C23/20 F03D80/50 F03D80/55 F05B2240/94 Y02E1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塔架攀爬和维护装置。具体而言,一种用于塔架部件(4)的维护系统(40)包括操作地联接到塔架部件上的攀爬系统(54),该塔架部件(4)包括经由具有外表面(11)的中部(10)延伸至第二端部(8)的第一端部(6)。攀爬系统(54)包括至少一个攀爬模块(64-69),该至少一个攀爬模块(64-69)有选择地操作成使攀爬系统沿塔架部件(4)从第一端部(6)朝第二端部(8)移位。维护系统(40)还包括操作地联接到攀爬系统(54)上的操作系统(58)。操作系统(58)包括至少一个升降马达(104)以及保养部件(124)。该至少一个升降马达有选择地使操作系统(58)相对于攀爬系统(54)移位。

    涡轮机械用涡轮机叶片和减少该叶片上涡流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66244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170581.2

    申请日:2009-0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5/186 F05D2240/81 F05D2260/94 F05D2260/9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涡轮机械用涡轮机叶片和减少该叶片上涡流效果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涡轮机械的涡轮机叶片(24,110,130,174),其包括具有基部(30)和翼型部分(32)的主体部分(27),基部(30)包括叶片腔正向区(59)和柄部腔。涡轮机叶片(24,110,130,174)还包括延伸经过该主体部分(27)的冷却通道(87)。至少一个流动通道(97,114,132,176-180)在其中一个冷却通道(87)和柄部腔之间朝着叶片腔正向区(59)延伸。该至少一个流动通道(97,114,132,176-180)朝着叶片腔正向区输送冷却气体流。该冷却气流限制将热气体吸入叶片腔正向区(59)。

    用于使用热管冷却涡轮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938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010167508.2

    申请日:2010-04-15

    Inventor: Y·刘 张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C7/185 F05D2260/208 Y02T50/6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用热管冷却涡轮的装置及方法,具体而言,向涡轮发动机的涡轮部分(40)提供取自涡轮发动机的压缩机部分(20)的冷却空气的流。在将从压缩机部分接收的空气输送至涡轮前使该空气自身冷却。通过多个热管(62a-e)将热从空气的流中移除,该多个热管将热从空气的流中引开,以在将空气提供至涡轮前降低空气的温度。

    电化学脱盐系统和方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7471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080045139.8

    申请日:2010-07-20

    Abstract: 电化学脱盐系统(10)包括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装置(12,14)以及控制器(18)。该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装置(12,14)每个包括电化学脱盐模块,其包括至少一对电极(32,33,34,35),以及每对电极(32,33,34,35)之间的隔间,用于收容电解质溶液。该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脱盐装置的每个包括多个连续操作循环。每个循环包括:充电操作模式,用于对每对电极(32,33,34,35)充电并且用于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吸附在电极上;和放电操作模式,用于使该电极对(32,33,34,35)放电并且用于使离子从该电极对(32,33,34,35)解吸。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的一个处于放电模式并且至少一对电极释放电流,而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的另一个处于充电操作模式并且接收从第一和第二电化学脱盐装置中的所述一个释放的电流。

    发电系统和X射线发生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02140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010197720.3

    申请日:2010-0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G1/12 H02M7/103

    Abstract: 发电系统(10,56)包括电源(12)、将电源提供的低压电转换成较高压电的变压器模块(14,58)、和对变压器模块提供的较高电压进行放大的电压倍增器模块(16,60)。变压器模块包含N个变压器单元(15,62)。每个变压器单元至少包含1部变压器(28),每部变压器包括磁芯(30)、初级线圈(32)和次级线圈(34)。在变压器模块中,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以并联方式同电源进行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包含一对输出端子。N为2或大于2的整数。电压倍增器模块包含N个倍增器(40)。每个倍增器模块包含正、负输入端子(50,52)和正、负输出端子(53,55)。每个倍增器的正、负端子分别与相应的变压器单元的正、负输出端子相连接,倍增器的正、负输出端子相互串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