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746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84203.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B03D1/02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正电微纳气泡浮选低阶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离子液体溶液通入微纳气泡发生器中,制备正电微纳气泡;S2、将煤泥加水进行调浆,然后加入捕收剂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S1制备的正电微纳气泡,形成待浮选矿浆;S3、在步骤S2形成的待浮选矿浆中加入起泡剂进行浮选。本发明利用离子液体将微纳气泡改性成正电微纳气泡,与煤泥颗粒在静电吸附和微纳气泡桥接团聚作用下进行浮选,增大了对带有相反电荷低阶煤颗粒的引力作用,强化了正电微纳气泡的碰撞和黏附概率,促进了正电微纳气泡在煤泥颗粒表面的附着,提高浮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6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81491.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击加载下岩石破碎损伤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岩体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石模型在预测直接冲击加载下破坏演化规律和/或强度时存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足、难以揭示直接冲击加载下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基于翼裂纹扩展模型,获得准静态加载下张拉损伤模型;S2、引入修正因子对准静态加载下张拉损伤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直接冲击加载下张拉损伤模型表达式;S3、确定岩石动态断裂韧度;S4、确定修正因子;S5、构建直接冲击加载下张拉损伤模型。本发明增强了模型在预测岩石在直接冲击加载下强度、破坏演化规律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得模型能够揭示岩石在直接冲击加载下损伤破坏的定量化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90455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15827.7
申请日:2024-0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氟无碳排放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浮选回收方法,其包括: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物料进行低温处理,使得表面的粘结剂变形,正极材料颗粒表面暴露;进行以下步骤至少一次:将处理后的物料进行调浆得到浮选矿浆;向所述浮选矿浆中依次加入有机亲水抑制剂、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浮选,得到沉物;将得到的沉物进行调浆,加入捕收剂和起泡剂,再次进行浮选,得到三元锂精矿。本发明利用低温处理使正极材料颗粒表面的有机膜收缩变形,使正极材料颗粒暴露,扩大了正极材料与石墨之间的亲疏水性差异,使用有机亲水抑制剂与正极材料颗粒的亲水表面结合,抑制正极材料的上浮,从而增强了二者的浮选分离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4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81484.9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破碎损伤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岩体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石损伤模型在预测动静组合加载下宏观损伤破坏演化规律和/或强度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难以揭示动静组合加载下损伤破坏的定量化变化规律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所述构建方法包括:S1、获得准静态加载下的张拉损伤模型;S2、引入修正因子进行修正;S3、构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张拉损伤模型。本发明通过细观张拉裂纹扩展,正演出动静组合加载条件下的动态张拉损伤演化模型,增强了岩石损伤模型在预测岩石在动静组合加载下强度和/或演化规律的准确性、可靠性,准确地揭示出岩石在动静组合加载下损伤破坏的定量化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岩石损伤进程和强度的关键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98656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181403.3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B03D1/018 , B03D1/00 , B03D101/02 , B03D103/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矿物浮选复配捕收剂浮选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破碎后的原矿进行均匀取样和制样,进行XRD分析确定目的矿物种类和主要晶面,进行TEM和EBSD分析确定暴露的主要解离面,并对所得混合晶型和晶面进行DFT计算再次核定不稳定的晶面或容易暴露的晶面,对每个“同分异构”晶型的主要解离面与多种不同基团的正浮选捕收剂进行相互作用的DFT理论计算,最终确定每种“同分异构”晶型的主要解离面最适宜的基团和捕收剂种类及其大体占比,确定最终基团或捕收剂和复配比例。本发明能够使复配所筛选的药剂种类更加精准,药剂复配比率更加准确,复配效率更高,确定周期短。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3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99433.2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2F9/04 , C02F103/16 , C02F103/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净化酸性废水的方法,首先将磺化腐植酸制备成pH=4.0~5.0、10~50 g/L的液体药剂,以80~260 mg/L投加量对pH为4.0~7.0、浓度10~50 mg/L的酸性废水吸附螯合,反应30~60 min;再投加10~60 mg/L氯化铁,絮凝反应10~30 min;然后以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捕收剂,对沉淀絮体溶液进行浮选分离10~30 min;浮选后溶液透明澄清,Cu2+、Pb2+、Zn2+离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10%、99.29%和95.10%。本方法流程简单、成本低,可有效去除酸性废水中低浓度金属污染物,实现废水达标排放,环保意义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0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81490.4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细观张拉剪切损伤模型预测岩石宏观破坏机制的方法,属于岩体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岩石模型在预测准静态下宏观破坏演化规律和/或强度时存在可靠性和准确性不足、难以揭示准静态下损伤破坏细观力学机制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通过单轴、三轴以及CCNBD实验,获得实验数据;S2、构建张拉损伤模型;S3、构建剪切损伤模型;S4、根据张拉损伤模型,获得σ1‑L曲线;根据剪切损伤模型,获得σ1‑D1曲线;S5、结合两种模型,预测准静态加载时损伤破坏强度和/或规律。本发明通过联合张拉损伤模型与剪切损伤模型,提高了岩石模型在预测准静态下宏观损伤破坏演化规律、强度时的准确性、可靠性,揭示出准静态下损伤破坏的细观力学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75141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61525.0
申请日:2024-06-13
IPC: B03D1/018 , B03B9/00 , B03B7/00 , B03D101/02 , B03D101/04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晶质石墨的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隐晶质石墨原矿破碎,至石墨粒度在75μm以下的颗粒占比为80%~90%;S2、将步骤S1的颗粒配制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60%的矿浆,同时加入烃类油捕收剂对石墨颗粒表面改性;S3、将经步骤S2调浆后的矿浆通入CO2微纳米气泡中循环2~5min;S4、将步骤S3处理后的矿浆稀释为5%~15%的矿浆;S5、在步骤S4稀释后的矿浆中加入起泡剂,混合均匀后进行浮选。本发明采用CO2微纳米气泡与烃类油捕收剂浮选技术结合对隐晶质石墨进行处理,以提高隐晶质石墨浮选的精矿固定碳回收率,进而提高隐晶质石墨浮选精矿品位,同时降低浮选药剂用量,降低浮选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20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52423.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气液双相界面压力平衡密封转动接头的钻筒,该钻筒中旋转接头的环形水腔室两侧均设有环形气腔室,环形气腔室内通入压缩气体之后能够在环形水腔室的两侧形成两个气密封环,气密封环可从内固定环和外转动环的接触面处向旋转接头的环形水腔室提供高压气体,在环形水腔室向两侧的形成气液双相界面压力平衡的密封,来避免内部密封结构被水中沙子破坏,这样就能保证钻齿处的降温冷却水的高压供应,保证冷却效果,保护钻齿,进一步通过设置两组湿度传感器,能够准确判断气液平衡是否实现、供水是否正常、以及判断密封结构是否已经损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9221.9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15/02 , G06V10/1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颗粒形貌特征的矿物碎磨能量判别与解离程度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落重冲击试验机对磁铁矿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进行粒度分级,用矿物解离仪对不同破碎能量下、且相对粒径小的部分粒度级别的破碎后颗粒进行解离度检测并记录,根据检测的数据建立不同矿物的解离度分布图,分析分布图后确定适宜的破碎能量E,然后通过电镜扫描该破碎能量下的各个粒度级别的破碎后颗粒,获得电镜图片,统计各个粒度级别的沿晶断裂比例,通过函数计算各个粒度级别对应计算破碎能量E1,对比E1和E后确定那些粒度级别的沿晶断裂比例计算后误差较小,确定为可用于破碎能量计算推测的粒度级别,该方法,以沿晶断裂比例为中间数据,探索得出了磁铁矿石破碎解离度与破碎能量之间的关系,为通过破碎能量来控制磁铁矿石解离度寻找到了可行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