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介电效应探测磁场方法、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722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11223082.8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磁介电效应探测磁场方法、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磁电复合探测结构,磁电复合探测结构由尖晶石铁氧体和压电陶瓷层叠复合而成,待测交变磁场被铁氧体材料捕获后产生与激励同频的机械应变,后经层间耦合传递至压电陶瓷材料,最后以电容信号的方式输出,实现交流磁场的探测,利用阻抗分析仪对磁电复合探测结构扫描电容谱完成磁传感器件灵敏度以及分辨率等典型传感参数的测量。本发明与传统电磁传感器感应探测方式相比,摆脱了外加偏置磁场的限制同时提高了探测灵敏度,且不易受到外界工频信号的干扰,信噪比更强,整体装置更加紧凑。

    一种磁电功率分割器的能效溯源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6963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12168.X

    申请日:2023-08-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功率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电功率分割器的能效溯源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等效电路得到磁电功率分割器的每个输出端口输出电压与振动速度的函数关系,以及功率分割比与材料厚度比的函数关系;2)搭建验证上述函数关系的测量装置;3)在两个输出端口分别粘贴反光纸,启动激光多普勒测振仪,振动频率光学信号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转换为振动速度电压信号并传输到锁相放大器;4)得到磁电功率分割器每个输出端口在不同频率激励下对应的振动速度、输出电压、磁电电压转换系数;5)验证振动速度与输出电压的关系,磁电功率分割器的功率分割比与材料厚度比的关系,进而验证步骤1)中函数关系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磁电回旋器能量传输动态过程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31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1299740.1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转换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电回旋器能量传输动态过程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锁相放大器、PC机、静态偏置磁场施加装置、磁电回旋器和支架;所述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通过内置的速度解码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锁相放大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锁相放大器通过内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磁电回旋器的线圈端口连接,锁相放大器通过通信电缆与PC机相连;所述磁电回旋器固定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于静态磁场施加装置中间。本发明能够准确定位器件在历经高效动态磁‑机‑电转换过程中机械振动损耗的主要源头,具有可动态测量、非接触式测量、精度高和可定量描述等突出优点。

    二分式六线-三端口磁电功率分割器及其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89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796786.7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功率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二分式六线‑三端口磁电功率分割器,所述磁电功率分割器由一层片状镍锌铁氧体材料Ni0.8Zn0.2Fe2O4与一层片状压电材料PZT‑8层叠后在裸片外围密绕铜质线圈而成,所述镍锌铁氧体材料Ni0.8Zn0.2Fe2O4沿长度方向磁化,压电材料PZT‑8沿厚度和长度两个方向极化;所述铜质线圈端口作为磁电功率分割器的功率输入端口,所述压电材料PZT‑8两侧的两个端口分别作为磁电功率分割器的功率输出端口I和功率输出端口II。本发明利用铁磁材料的磁致伸缩效应以及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并通过层间应变传递实现强磁电耦合,利用压电材料固有电极化差异所引起的阻抗梯度实现了高隔离度条件下的功率分割。

    带有磁致应变源的GeSn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81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1517799.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子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磁致应变源的GeSn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层、驰豫层和有源区,有源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n+型层、本征层和p+型层;驰豫层和有源区的材料均为GeSn;有源区为空心结构、且有源区内设置有应变源,应变源底部延伸至驰豫层,应变源周围及底面用绝缘层隔离其与有源区、驰豫层的接触。应变源还可以延伸至驰豫层底部,应变源外的绝缘层将其与有源区、驰豫层和衬底层隔开。应变源由超磁致伸缩材料组成。有源区顶部设置第一金属电极。驰豫层上设置第二金属电极。本发明通过应变源可以向有源区引入较大的张应变,最终可以提高应变GeSn发光二极管的光发射效率。

    一种采用磁场触发的磁电数据触发器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72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988774.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磁场触发的磁电数据触发器及其实现方法,包括三层磁电异质结以及均匀缠绕在异质结外围的铜质线圈,磁场脉冲触发信号由施加在矩形磁电异质结两端的电磁铁提供,利用磁电效应通过控制偏置磁场诱导磁致伸缩相产生不同程度的磁化,从而对磁电异质结的动态磁‑机应变进行调控,在交变磁场的激励下通过改变偏置磁场方向和大小出现的剩磁实现输出电压的保持与转换功能,使磁电异质结的铁电层产生非易失性的电压,并引起输出高/低电平状态的改变,进而实现经典数据触发的“跟踪”与“保持”功能。与传统D触发器相比,磁电数据触发器具有低损耗、响应快以及接线简单等显著优势,可以替代传统D触发器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数字化系统中。

    一种采用磁场触发的磁电数据触发器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72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88774.5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磁场触发的磁电数据触发器及其实现方法,包括三层磁电异质结以及均匀缠绕在异质结外围的铜质线圈,磁场脉冲触发信号由施加在矩形磁电异质结两端的电磁铁提供,利用磁电效应通过控制偏置磁场诱导磁致伸缩相产生不同程度的磁化,从而对磁电异质结的动态磁‑机应变进行调控,在交变磁场的激励下通过改变偏置磁场方向和大小出现的剩磁实现输出电压的保持与转换功能,使磁电异质结的铁电层产生非易失性的电压,并引起输出高/低电平状态的改变,进而实现经典数据触发的“跟踪”与“保持”功能。与传统D触发器相比,磁电数据触发器具有低损耗、响应快以及接线简单等显著优势,可以替代传统D触发器并将其应用于现代数字化系统中。

    磁电回旋器能量传输动态过程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33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99740.1

    申请日:2020-1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转换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电回旋器能量传输动态过程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锁相放大器、PC机、静态偏置磁场施加装置、磁电回旋器和支架;所述激光多普勒测振仪通过内置的速度解码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锁相放大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锁相放大器通过内部振荡器的输出端与磁电回旋器的线圈端口连接,锁相放大器通过通信电缆与PC机相连;所述磁电回旋器固定于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于静态磁场施加装置中间。本发明能够准确定位器件在历经高效动态磁‑机‑电转换过程中机械振动损耗的主要源头,具有可动态测量、非接触式测量、精度高和可定量描述等突出优点。

    一种复合型宽频带磁电机械天线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0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65520.0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宽频带磁电机械天线,包括依次设置在弹性衬底层上的磁致伸缩材料层和压电材料层,以及密绕在结构外部的线圈;所述弹性衬底层是由三条支撑梁和连接相邻支撑梁中心的连接桥构成的两桥三梁结构,所述磁致伸缩材料层沿长度方向上磁化,所述压电材料层沿厚度方向上极化,每个支撑梁上均依次设置磁致伸缩材料层和压电材料层;所述线圈的两端作为器件的输入端口,在每个压电材料层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引出电极并作为器件的输出端口,将三个压电材料层的输出端口进行并联实现带宽耦合。本发明将弹性衬底设计成两桥三梁结构,将压电材料层的三个输出端口进行电气并联使带宽进行耦合,扩宽了磁电天线的工作带宽。

    环形磁电回旋器、实验装置及环形磁电回旋器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45861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1224357.X

    申请日:202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环形磁电回旋器、实验装置及环形磁电回旋器工作方法,由环形磁电复合元件、非磁性支撑外壳以及密绕在非磁性骨架上的环形螺线管构成,所述环形磁电复合元件由磁致伸缩环与压电环通过层间严格同心复合而成,非磁性外壳作为核心磁电换能元件的支撑骨架能够有效地避免线圈直接缠绕所带来的附加应力夹持,器件的两个端口分别引出自压电环的上下表面和螺线管的两个线端,与核心换能元件一同构成四线‑双端口非互易性环形磁电回旋器件。本发明具有整体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小巧等特点,可将传统不易集成的环形电感元件替换为更易集成的环形回旋器和电容器,并在高效功率传输、阻抗匹配、以及射频通信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