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6420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61965.5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华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大学
Inventor: 高银贵 , 马济国 , 孔皖军 , 郑金月 , 尹宏昌 , 詹绍奇 , 郑刘根 , 姜春露 , 国伟 , 薛博 , 常成林 , 薛悟强 , 薛贤明 , 管红卫 , 雷锋 , 杨成超 , 王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地质异常体地面—井下联合探查及治理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探查,确定地质异常体位置,确定其与奥灰水沟通,存在突水风险;1.1矿井井下探查;1.2三维地震勘探,圈定异常区域;1.3地面探查,主要是通过打钻孔进行探查,钻孔采用三开井身结构。2.治理;2.1井上治理;2.2井下治理。本发明根据工程实践将地面的定向钻进和井下的底板顺层定向长钻孔相结合,对于矿井地质异常体的探查和治理,做到了探查治理时间超前、探查治理空间范围大和探查准确度高,水害隐患整体消除效果好,有效封堵了导水裂隙通道,治理效果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8506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79337.0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铁路运营管理分公司
Abstract: 一种铁路边坡实时监测装置与使用方法,涉及边坡监测技术领域,解决现有铁路边坡实时监测设备成本高、处理慢、易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的问题;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1、报警‑通讯模块2、连接管3、连接线4、监测桩5、用户终端6,监测桩与报警‑通讯模块的相对位移即可完成滑坡实时监测与报警,无需其他外部观测,且触发报警的装置埋于坡体内部,不受地形和天气影响,可实时全天候监测与报警,运营成本和设备自身成本低廉,节省了大量经济成本。并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电子元器件较少,不易受到电磁干扰等,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258769.2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调高三脚架,包括支腿、底座,底座底部的外围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腿,支腿包括固定架腿、伸缩架腿、升降机构、开关拨杆;固定架腿套设在伸缩架腿上;固定架腿和伸缩架腿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气压升降开关,开关拨杆设置在靠近气压升降开关的架腿上,开关拨杆能够控制气压升降开关使升降机构带动伸缩架腿在固定架腿内进行伸缩运动。本发明通过固定架腿、伸缩架腿、升降机构、开关拨杆的相互配合,开关拨杆能够控制气压升降开关使升降机构带动伸缩架腿在固定架腿内进行伸缩运动,实现支腿的自动伸缩,进而实现自动调节三脚架的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5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28001.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巷道围岩裂隙封孔堵漏测压方法,包括下套管、初次注浆、二次注浆、三次注浆、封孔测压、数据观察记录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三次注浆法”:初次注浆,固定孔口管。二次注浆、高压注浆填充钻孔周边围岩裂隙。三次注浆、封孔测压。设计的套管在高压注浆状态下固定牢固,防止封孔套管注浆过程中因承受不住高压而冲出伤人的情况,保证高压注浆状态下的安全施工,杜绝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用三次注浆的方案,使用6MP的注浆压力有效填充了测试区域的岩层裂隙,避免了传统封孔工艺无法注实巷道围岩圈裂隙导致测压失败的情况,提高了封孔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9625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713313.6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区开采沉陷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研究区域的2景图像数据采用D‑InSAR技术进行监测,得到垂直方向带有“空洞”的形变量;利用Knothe时间函数获得与D‑InSAR技术所监测的相同时间间隔和相同区域的下沉盆地的变形场,并对2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对应的时间段进行作差,得到相应时间段内的任意点的形变量;对垂直方向带有“空洞”的形变量采用Knothe时间函数计算的形变值进行填充,其他公共区域的形变量采用D‑InSAR技术监测的形变量与Knothe时间函数预测的形变量的融合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高地表沉陷监测精度,符合实际的地表沉陷动态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53279.3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区开采沉陷区测绘水准仪,包括底板、调平机构、升降机构和水准仪本体;所述调平机构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调平机构上,所述水准仪本体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测绘水准仪的测绘方法。本发明通过底板将本水准仪安装在待检测的地点上,通过设置在水准仪本体下方的调平机构来直接调节水准仪本体的水平度,通过升降机构来直接调节水准仪本体的高度,简化了进行水准仪测绘的操作过程,整体提高了测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4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40075.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区开采沉陷边界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矿区采煤沉陷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开采起始时间前、后N1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作为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包含沉陷区设定时间内的N2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图像数据;采用SARscape软件分别对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ArcGIS数据格式的图像Map1和图像Map2;将图像Map1和所述图像Map2输入至ArcGIS中,分别获得3D可视化图Map1‑3D与Map2‑3D;将3D可视化图Map1‑3D与Map2‑3D的公共区域边界确定为沉稳区边界。解决了稳沉区边界确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4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574545.8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损高效的矸石山地质结构调查方法,属于矸石山地质结构调查技术领域,如何采用非规则台阵形式布设节点地震仪对矸石山地质结构进行无损、高效调查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矸石山目标坡面上以非规则台阵形式布设节点地震仪进行微动信号采集;对节点地震仪采集到的微动信号数据进行处理,采用扩展自相关法提取频散曲线,采用遗传算法反演剪切波速度结构,从而得到矸石山坡面的二维速度剖面;根据二维速度剖面的分布确定空隙区、软弱层以及水饱和区的位置,针对空隙区、软弱层以及水饱和区的位置制订防治措施;无需布设复杂形状的观测台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数据处理效率高,实现了无损且高效的矸石山地质结构调查。
-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111628001.7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矿巷道围岩裂隙封孔堵漏测压方法,包括下套管、初次注浆、二次注浆、三次注浆、封孔测压、数据观察记录等,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三次注浆法”:初次注浆,固定孔口管。二次注浆、高压注浆填充钻孔周边围岩裂隙。三次注浆、封孔测压。设计的套管在高压注浆状态下固定牢固,防止封孔套管注浆过程中因承受不住高压而冲出伤人的情况,保证高压注浆状态下的安全施工,杜绝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用三次注浆的方案,使用6MP的注浆压力有效填充了测试区域的岩层裂隙,避免了传统封孔工艺无法注实巷道围岩圈裂隙导致测压失败的情况,提高了封孔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5945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1640075.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矿区开采沉陷边界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矿区采煤沉陷监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开采起始时间前、后N1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作为第一图像数据,获取包含沉陷区设定时间内的N2景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作为第二图像数据;采用SARscape软件分别对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ArcGIS数据格式的图像Map1和图像Map2;将图像Map1和所述图像Map2输入至ArcGIS中,分别获得3D可视化图Map1‑3D与Map2‑3D;将3D可视化图Map1‑3D与Map2‑3D的公共区域边界确定为沉稳区边界。解决了稳沉区边界确定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