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隧道模型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68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1817.7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隧道模型成型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并确定三维隧道模型成型装置功能正常,然后将定模固定在外模上;在零度以下的环境将制备好的冰制动模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启动升降装置使得冰制动模移至定模处,形成三维隧道的型腔;将聚丙烯融化成液态,然后快速往型腔中注入液态的聚丙烯;提高环境的温度至零度以上,待冰制动模融化后启动升降装置,使得动模和定模分离;从定模的缺口处挤压模型,使得定模和模型分开,并从该处加入润滑剂;通过外力将模型取出模具;裁剪掉模型两端多余的部分,即可得到三维隧道模型。本方案可方便的对模型进行挤压和涂上润滑油,这样能非常方便的取下模型,实现完整的脱模。

    模拟隧道煤与瓦斯突出轴向压力加载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7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77227.8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一种模拟隧道煤与瓦斯突出轴向压力加载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分件,为具有前后贯穿设置的圆柱形空腔的筒状结构,其前端的端面与圆柱形空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90度,第一分件的前端与待测的试验岩墙相接触;第二分件,具有仅一端为敞口并与第一分件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圆柱形腔室,第一分件套连固定在圆柱形腔室内且第一分件的前端端面外漏于第二分件的敞口外侧;耐高压密封袋,设置在第一分件的圆柱形空腔内;加压源,通过管道与耐高压密封袋连通,以用于提供使耐高压密封袋膨胀的介质。本发明可根据需求调节圆柱形腔室的尺寸大小以更好用来减小边界效应,从而满足相似实验需求。

    模拟隧道煤与瓦斯突出轴向压力加载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43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177227.8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一种模拟隧道煤与瓦斯突出轴向压力加载实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第一分件,为具有前后贯穿设置的圆柱形空腔的筒状结构,其前端的端面与圆柱形空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45‑90度,第一分件的前端与待测的试验岩墙相接触;第二分件,具有仅一端为敞口并与第一分件的外周面相匹配的圆柱形腔室,第一分件套连固定在圆柱形腔室内且第一分件的前端端面外漏于第二分件的敞口外侧;耐高压密封袋,设置在第一分件的圆柱形空腔内;加压源,通过管道与耐高压密封袋连通,以用于提供使耐高压密封袋膨胀的介质。本发明可根据需求调节圆柱形腔室的尺寸大小以更好用来减小边界效应,从而满足相似实验需求。

    一种三维隧道模型成型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68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921817.7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维隧道模型成型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并确定三维隧道模型成型装置功能正常,然后将定模固定在外模上;在零度以下的环境将制备好的冰制动模固定在升降装置上,启动升降装置使得冰制动模移至定模处,形成三维隧道的型腔;将聚丙烯融化成液态,然后快速往型腔中注入液态的聚丙烯;提高环境的温度至零度以上,待冰制动模融化后启动升降装置,使得动模和定模分离;从定模的缺口处挤压模型,使得定模和模型分开,并从该处加入润滑剂;通过外力将模型取出模具;裁剪掉模型两端多余的部分,即可得到三维隧道模型。本方案可方便的对模型进行挤压和涂上润滑油,这样能非常方便的取下模型,实现完整的脱模。

    一种隧道衬砌裂缝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48115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0578159.5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衬砌裂缝状态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包括S100、通过声波发生装置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定向声波,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间隙性光照;S200、通过测振仪获取隧道待检测部位反射的回波;S300、向隧道待检测部位发送间隙性光照时,获取隧道待检测部位图像;S400、对不同频率声波下所获取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并将光照时间段获取的回波信号剔除,从带有噪声的接收信号中分离出有效信号;S500、在同一频率下,将出现波形特征异于无损区域的突变区域标记为裂缝边界区域,通过裂缝边界区域识别裂缝区域范围。本发明准确判别隧道衬砌裂缝形态进而可对衬砌掉块风险事故进行有效评估。

    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4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543277.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包括基座、外壳、堵缝机构和破碎机构,基座上有支架和第一升降机构;外壳的侧壁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架,外壳的尾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基座升降;外壳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堵缝机构的前端铰接于外壳的顶部,堵缝机构的尾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堵缝机构背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软胶泥层;外壳可滑动地连接有破碎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堵缝机构将软胶泥层覆盖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缝口处,为隧道衬砌裂缝维修提供操作基础,节约隧道衬砌裂缝的修补时间,提高修补效率,降低了对隧道交通的影响,节省成本。

    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641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0917446.X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公路隧道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隧道入口段黑洞效应的彩色路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测量模块测量彩色沥青路面试块在隧道内不同位置的反射比,通过DIALux仿真模拟软件建立多种路面颜色的隧道入口段照明环境模型,S20:通过缩尺试验和实车试验测量驾驶员在隧道入口段不同颜色路面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和障碍物发现距离;S30:执行模块基于已经获得的评价指标和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公路隧道入口段彩色路面行车安全与节能效应综合评价体系,结合获得的指标数据计算各路面颜色方案的总评价值,从而给出隧道入口段的彩色路面铺设方案。本方案降低了隧道的建设运营成本且兼顾安全与舒适的指标,提高了隧道入口段的安全节能效应。

    隧道衬砌结构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409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4020.3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结构空洞检测方法及检测装置,根据直接采集声场数据信息中的声波在衬砌结构上进行振动之后产生的特征波形样本数据集,并将特征波形样本数据集与声场数据信息关联同时结合隧道衬砌结构的预设数据建立空间振动数字模型,然后分析空间振动数字模型,获得声波在各隧道衬砌结构中产生的振动特征,最后根据振动特征得到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结果,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以无需在使用外部声源即可对隧道衬砌结构内的空洞等缺陷进行检测,避免了外部发射声波对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进行探测时存在的噪声影响测试结果的缺陷,同时根据获得的频率表征缺陷尺寸和几何形状,对隧道衬砌结构的空洞进行准确检测,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

    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56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43277.4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及方法,低影响交通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处治平台包括基座、外壳、堵缝机构和破碎机构,基座上有支架和第一升降机构;外壳的侧壁可滑动地连接于支架,外壳的尾端与第一升降机构的升降端连接,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外壳相对基座升降;外壳设置有第二升降机构;堵缝机构的前端铰接于外壳的顶部,堵缝机构的尾端与第二升降机构的自由端连接,堵缝机构背离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软胶泥层;外壳可滑动地连接有破碎机构。本发明通过利用堵缝机构将软胶泥层覆盖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缝口处,为隧道衬砌裂缝维修提供操作基础,节约隧道衬砌裂缝的修补时间,提高修补效率,降低了对隧道交通的影响,节省成本。

    一种不中断交通隧道维修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9059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60369.1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维修施工领域,一种不中断交通隧道维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仰拱单元设于隧道起点端和终点端时,换拱单元通过连接件邻接于两个仰拱单元之间,仰拱单元逐一编号为第一仰拱单元、第二仰拱单元直至第n仰拱单元;跨设栈桥于换拱单元上方,栈桥一端设于第一仰拱单元上,另一端设于第二仰拱单元上;栈桥在隧道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任意移动,由隧道一端向另一端逐一进行换拱维修作业,直至栈桥的一端设于第n‑1仰拱单元上,另一端设于第n仰拱单元为止。用于解决整幅拆除换填法影响隧道交通的问题,施工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实现栈桥适应不同维修段灵活性要求,占用空间小,运输便捷,降低临时搭建成本,降低中断交通影响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