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4932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902102.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的聚酰胺复合材料粒料,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粒料中包括扁平玻璃纤维;所述扁平玻璃纤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聚酰胺复合材料粒料的长度方向同向分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扁平连续长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不仅增加了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还提高了流动性与制件外观,并降低了复合材料制品的翘曲变形,能显著提升长玻璃纤维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道长度和表面质量,制备的工业风扇扇叶不易翘曲变形,在高速转动条件下,使用稳定,满足了工业风扇扇叶材料的高力学性能、高尺寸稳定性、高表面质量、低吸水性的发展新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552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91821.1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L23/08 , C08L51/06 , C08L101/12 , C08K9/04 , C08K7/14 , C08K3/34 , C08K5/134 , C08K5/526 , C08K13/06 , C08J5/08
Abstract: 一种低雾度低气味低VOC玻纤与矿物原料混杂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低气味低VOC短切扁平高强高模玻璃纤维代替普通的圆柱形玻璃纤维,不仅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气味、VOC含量和雾度,还能提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力学性能与制件外观,并降低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的翘曲变形。同时利用低气味高活性马来酸酐接枝PP作为相容剂,进一步降低了玻纤与矿物原料混杂增强PP复合材料的气味、VOC和雾度。同时利用高纯度,低挥发的聚丙烯蜡作为润滑剂在保证玻纤与滑石粉在PP树脂中的流动性性能的前提下,也进一步减小了雾度。同时采用吸附效果很好的微孔聚合物吸附剂HL‑4200进一步吸附挥发性小分子物质,并且采用双真空工艺,进一步减少了气味与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467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510756.6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亿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高透明度玻璃纤维组合物、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组合物包含55.2-59.2wt%的SiO2;11.6-15.6wt%的Al2O3;21.5-23.3wt%的CaO;0-0.5wt%的MgO;3.5-4.9wt%的Y2O3;0.1-1.2wt%的La2O3;0.1-1.2wt%的CeO2;0-0.4wt%的TiO2;0-0.3wt%的Fe2O3;Li2O、Na2O和K2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0.3-1.5wt%。所述高透明度玻璃纤维的折射率为1.580-1.590,与聚碳酸酯树脂的折射率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且颜色更浅;所述玻璃纤维浸胶纱线拉伸强度2600MPa以上,拉伸模量大于87GPa,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所述玻璃纤维成型温度不超过1210℃,析晶上限温度不超过1150℃。
-
公开(公告)号:CN11153399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84201.1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气味低VOC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50-70份PP树脂,30-50份表面涂覆有低气味低VOC浸润剂的低气味低VOC扁平玻璃纤维,0-1份润滑剂,0-4份相容剂,0-2份抗氧剂,0-2份黑色母粒;利用低气味低VOC扁平玻璃纤维代替普通圆柱形玻璃纤维,不仅降低长玻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气味和VOC含量,还能提高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力学性能与制件外观,并降低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的翘曲变形。同时利用低气味高活性马来酸酐接枝PP作为相容剂,充分利用其极高的增容效率和高反应活性基团,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了扁平长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气味和VOC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315938.1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包括以下组分:54-62wt%的SiO2;10-14wt%的Al2O3;17-24wt%的CaO;0-4.5wt%的MgO;0-1wt%的TiO2;5-10w%的Y2O3,0-5wt%的ZnO;所述的ZnO和Y2O3总量不超过10wt%;Li2O、Na2O和K2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0.2-2wt%;所述ZnO和Y2O3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不超过10wt%。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增强透明PC树脂的玻璃纤维,它具有与PC树脂更匹配的折射率,同时具有较浅的颜色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39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1315837.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射率、高透明度玻璃纤维,包括以下组分:54‑62wt%的SiO2;10‑14wt%的Al2O3;17‑24wt%的CaO;0‑4.5wt%的MgO;0‑0.4wt%的TiO2;0‑0.4wt%;大于5wt%小于等于10w%的BaO,0‑5wt%的ZnO;所述的ZnO和BaO总量不超过10wt%;Li2O、Na2O和K2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0.2‑2wt%;所述ZnO和Ba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不超过10wt%,所述高折射率、高透明度玻璃纤维不含ZrO2。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折射率、高透明度玻璃纤维,它具有与PC树脂更匹配的折射率,同时具有较浅的颜色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23333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1315938.1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包括以下组分:54‑62wt%的SiO2;10‑14wt%的Al2O3;17‑24wt%的CaO;0‑4.5wt%的MgO;0‑1wt%的TiO2;5.1‑10w%的Y2O3,0‑5wt%的ZnO;所述的ZnO和Y2O3总量不超过10wt%;Li2O、Na2O和K2O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为0.2‑2wt%;所述ZnO和Y2O3的质量百分含量之和不超过10wt%。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折射率、高性能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它具有与PC树脂更匹配的折射率,同时具有较浅的颜色和良好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10568.3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亿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透光率玻璃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高透明度高折射率玻璃纤维5-40wt%;聚碳酸酯60-95wt%;抗氧化剂0-1wt%;其中,所述高透明度高折射率玻璃纤维的折射率为1.570~1.590,且所述高透明度高折射率玻璃纤维中不含TiO2或仅作为杂质引入极少量的TiO2。使用高透明度高折射率玻璃纤维制备高折射率玻璃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提高了玻璃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的透明度和透光性,其复合材料制品的透光率提高20%以上,甚至能够达到50%,且其力学性能也比常规玻璃纤维增强PC复合材料更加优异,特别是拉伸强度提高到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020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229864.X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重庆国玻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上海国玻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24 , C03C25/16 , C03C25/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纤维浸润剂、吸音玻璃纤维及其填充工艺,属于玻璃纤维浸润剂的开发领域。采用偶联剂、润滑剂、成膜剂、抗静电剂以及pH调节剂形成的固体组分和水制备形成浸润剂,浸润剂在玻璃纤维表面形成功能涂层,可显著改善-提升吸音、降噪用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性。改变填充工艺中的参数,将所述吸音玻璃纤维填充到汽车的器筒体中,既可以达到降低汽车噪音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汽车尾气中颗粒排放物。
-
公开(公告)号:CN11042346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37532.6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仪表板专用PA6复合材料,包括40-55重量份尼龙6,0-1重量份润滑剂,0-1重量份综合改性剂,0-2重量份抗氧剂,0-2重量份黑色母粒,0-15重量份增韧剂以及0-55重量份短切扁平玻璃纤维,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通过选择合适的物料组分,且所述短切扁平玻璃纤维截面为扁平状,其截面的宽厚比为(2~10)∶1,进而使得到的复合材料相对于现有的复合材料流动性、力学性能提高了,同时降低了制品的收缩率与翘曲变形,进而能够满足得到的仪表板高尺寸稳定性、高力学性能、高表面质量的发展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