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751640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79107.4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锚杆应变监测光纤引出装置及监测方法,引出装置包括套管组件、引出组件和夹具;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套管,所述套管插设在锚杆钢管内,并通过夹具与锚杆钢管固定,锚杆钢管外壁沿轴向开设有多组安装槽和通孔,所述套管与通孔连通;所述引出组件包括滑块和牵引钢筋,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套管内,并开设有能够与通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牵引钢筋与滑块连接。使用上述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锚杆应变监测光纤引出装置,能够在锚杆内壁提供一条能够方便引出光纤的通道,并且施工过程方便简单,还能够对光纤进行保护,保证了测试数据的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046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85003.5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开挖卸荷模拟试验装置及模拟试验方法,包括底座组件、组合装样辅助系统、橡皮膜、应变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顶压组件和水压计。组合装样辅助系统包括空腔组件和放料组件,通过放料组件能将不同粒径块石与土在下落至装样腔内时均匀混合于空腔组件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加载系统能对试样施加外部围压、内部围压、轴向压力和扭转剪力。本发明可以制备块石分布均匀,无过大孔隙的饱和土石混合体空心圆柱试样;较为真实地模拟与再现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的开挖卸荷效应;实时记录试样各相关力学参数变化,反映隧道开挖时土石混合体围岩的损伤演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38395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72324.0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耦合的岩体劣化模拟试验系统,包括岩体试验装置、应力模拟装置、加热装置、冲刷模拟装置、涌浪模拟装置及监测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场耦合的岩体劣化模拟试验方法。上述多场耦合的岩体劣化模拟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可以模拟在受上部荷载、水流冲刷、温度及涌浪共同作用下多个岩体试样劣化的过程,以及原位干湿循环中浸泡、冲刷、烘干等多项工作,并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可观察其过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能考虑多场耦合和劣化过程可视化以及干湿循环需更换多个仪器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52563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09626.2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装置包括碎土网筛及组合装样装置。首先通过碎土网筛,快速制备满足目标含水率的均匀散粒基质土;其次通过组合装样装置装样,使得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击实后块石分布均匀、且不出露试样表面;最后,对击实后的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通过脱模、重新装配、真空饱和及再脱模的方法,无损脱模取出饱和后的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上述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块石分布均匀,块石不出露试样表面的饱和土石混合体三轴试样。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33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648901.0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颗粒菌藻系统为核心的污废水处理方法,尤其低C/N污废水的处理方法,以颗粒菌藻为核心,构建包括格栅调节池、厌氧反应池、砂滤罐、菌藻反应池、沉淀池的处理系统。在颗粒菌藻反应池中,在适宜培养条件下,通过改变水力条件使菌藻反应池内形成IC内循环涡旋流动,在剪切力作用下,使微藻与活性污泥相互包裹在一起,最终形成以污泥为核心外围包裹着微藻的菌藻颗粒胶团。该颗粒菌藻系统不仅可大幅提高藻类反应池的生物量,提升污染物去除能力;而且颗粒菌—藻沉降性能好,通过普通重力沉淀池即可实现藻水快速分离。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高效去除污水污染物,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环保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72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2412.3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分散型锚索,包括锚头、至少两级设于锚孔内的承载板及至少两组分别与相应级别承载板对应固定连接的锚索筋体组;连接于沿锚头至锚孔底部方向依次设置的承载板的锚索筋体组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大;本发明的压力分散型锚索,利用锚索筋体材料本身的受力和变形性质,无需依赖其他控制装置,仅通过调节连接不同位置承载板的锚索筋体组的横截面积,使得锚索筋体组的横截面积大小与相应承载板所承担的压力相适应,达到压力分散均匀的效果,本发明构造简单,降低了使用成本,总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能够在岩土工程支护领域提供较大而且分散均匀的锚固力,提高锚固工程的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1425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817793.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B1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学三维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体表面三维形貌及形变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该测量装置主要由框架、XY两轴运动机构、激光测距传感器、限位开关、相机和微处理器组成;XY两轴运动机构上安装有移动滑块,XY两轴运动机构用于驱动移动滑块在平面上移动,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移动滑块上;框架顶端安装有第一限位开关,移动滑块上安装有第二限位开关;相机安装于框架顶端,且位于XY两轴运动机构的上方,相机用于拍摄待测物体的数字图像关联法图像;微处理器上安装有SD卡。本发明可测定物体表面的三维形貌和形变,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精度高、测量范围大、测点分布均匀等优点,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的形貌及形变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3483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7320.9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颗粒形态表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凸分解的凹颗粒形态表征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S1凹颗粒轮廓提取,对凹颗粒高清拍照,通过数字图像处理获得凹颗粒轮廓,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流程得到最简凹颗粒形态。S2形态预分解,进行德劳内三角剖分,以其作为凹颗粒的形态预剖分线。S3形态优化分解,计算形态凹点权值,建立最优剖分矩阵,以剖分点总权值最大为目标,进行形态优化凸分解。S4形态定量表征,基于凸分解颗粒的面积分布,定义凹颗粒凸分解系数,表征凹颗粒形态特征。本发明在提高形态参数计算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凹颗粒不同层次的形态表征,为凹颗粒宏微观力学特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