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智协同三元理论的智能建造项目智能化水平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906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01493.3

    申请日:2025-02-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智协同三元理论的智能建造项目智能化水平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项目数据以及各个阶段的传统设备智能化修正参数;根据目标项目数据,确定各个阶段的总人工占比、传统设备占比、人机合作占比以及人机合作中智能设备参与占比;根据人智协同三元理论,将上述占比以及对应的传统设备智能化修正参数作为评估参数,得到各个阶段的智能化程度;根据各个阶段的智能化程度以及预先确定的各个阶段权重,得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程度。通过实施本发明,从非智能化视角出发,分析施工过程中人工、传统设备、人机协作及智能设备独立完成任务的动态比例,确保智能化实施的全局性与协调性,为智能建造项目的高效管理和实施提供了科学支持。

    一种椰壳纤维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下料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1714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0833070.9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椰壳纤维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下料装置,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包括进料斗与若干缓冲箱,缓冲箱中空,连接箱内设置有环形的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锥形槽,连接座内壁上均连接有同轴设置的料管,且料管顶部端面与锥形槽齐平;连接座上固定有环形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两侧对称铰接有活动板,支撑块另外两侧对称铰接有调节板,活动板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均水平滑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件,安装块端部铰接有与调节板相抵的封闭板,安装块与封闭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气囊;其目的在于椰壳纤维增强珊瑚骨料混凝土在纵深较大的情况下下料时,混凝土有很大的向下加速度,容易产生离析现象的问题。

    一种抗震救灾用快速搭建的装配式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655639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0777829.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震救灾用快速搭建的装配式基础,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基础梁,相邻基础梁的连接点处均设置有连接基础,连接基础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侧壁上均开设有若干端口,端口中部侧壁上开设有同轴线的第一环形槽,端口处设置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周侧固定有同轴线的环形板,环形板伸入第一环形槽并与之滑动连接,环形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环形板纵向任意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连接套筒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柱,基础梁端部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与相应移动柱之间通过球铰结构形成球铰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受传统的建筑基础施工制约,导致建筑无法快速重建,不利于稳定灾情的问题。

    一种快速建造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保温墙板

    公开(公告)号:CN11662382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768999.3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建造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保温墙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墙板本体,靠近墙板本体的内侧在墙板本体内设置有保温层,墙板本体的外侧表面分布有若干柱槽,柱槽的轴线与保温墙板垂直,柱槽内一一对应设置有导热组件;导热管同轴设置在柱槽内,导热管的一端从柱槽的开口伸出,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至保温层,导热管的外端转动配合有感应组件,导热管的外侧滑动配合有导热套筒,感应组件能够带动导热套筒转动,圆柱块同轴固定在导热管的外侧,圆柱块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螺旋槽,柱销的一端滑动配合在螺旋槽内,柱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导热套筒的内壁。采用本发明墙板可以提高建筑的保温能力,增加建筑内人员的舒适性。

    一种快速建造的装配式抗震建筑

    公开(公告)号:CN116716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77474.6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建造的装配式抗震建筑,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拼接固定的预制墙板和预制楼板,所述预制墙板高度方向上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若干插接孔和若干与插接孔相匹配的插接机构,所述预制楼板于预制墙板的拼接部位上设有若干与插接机构匹配的第一通孔,所述预制楼板下方预制墙板端部上设置的插接机构穿过第一通孔,位于所述预制楼板上方预制墙板端部的插接通孔内;所述插接机构包括预埋于预制墙板内部的插接钢筋,所述插接钢筋的下部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上方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耗能弹簧和第一耗能橡胶垫。本技术方案用以提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楼板和预制墙板之间的抗震性能。

    基于湿度扩散系数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计算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7018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58060.1

    申请日:2023-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度扩散系数的混凝土收缩应力计算方法及设备,属于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根据混凝土的毛细孔水分消耗量,构建混凝土的湿度传输模型;根据湿度传输模型在双面干燥条件下的湿度扩散方程,获取混凝土在双面干燥条件下的湿度扩散系数;根据混凝土的外界环境湿度,获取湿度传输模型的边界条件,并根据边界条件及湿度扩散系数,对湿度传输模型进行傅里叶求解,获得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场,以及根据内部湿度场,计算混凝土在指定时间点的收缩应力;如此,本发明能够快速计算出受其影响下的收缩应力的方法,如此,不需要通过应力测试实验即可得到收缩应力,进而降低了测试成本,并提高了计算效率。

    一种检测气体中VOCs组分的阵列材料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58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63474.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气体中VOCs组分的阵列材料及方法,所述阵列材料通过如下步骤获得:步骤1:将每种染料分别溶解在乙醇溶液中,得到染料试剂;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0%;步骤2:选择聚偏氟乙烯薄膜作为衬底,在聚偏氟乙烯薄膜上分别单独滴加步骤1得到染料试剂,形成多个染料检测点,形成检测阵列;然后在聚偏氟乙烯薄膜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覆盖密封膜,将其密封,并在密封膜上、对应每个染料检测点位置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进气孔和出气孔;缓慢的向聚偏氟乙烯薄膜吹扫氮气,得到所述阵列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采用本发明所构建的阵列材料,通过可视化结果或者模式识别,能够清楚地区分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识别准确率高。

    基于场景匹配的铸造工艺设计阶段资源环境负荷数据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64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281108.3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场景匹配的铸造工艺设计阶段资源环境负荷数据获取方法,包括:(1)明确目标工艺场景;(2)提取场景实例的对应属性值;(3)计算场景的匹配相似度;(4)确定相似度阈值;(5)获取资源环境负荷数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场景匹配的工艺设计阶段资源环境负荷数据获取方法,通过在铸造工艺资源环境负荷数据库中检索与当前设计工艺相似的工艺场景,选择匹配场景的资源环境负荷数据用于该工艺场景在设计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解决了工艺环境影响评价数据缺失的问题。

    处理脱硫废水同时还原二氧化碳的流动式光电化学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4094242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644186.0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脱硫废水同时还原二氧化碳的流动式光电化学电池,包括双光极光电化学电池本体、光源和电化学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化学电池本体包括光阳极、光阴极和质子交换膜,光阳极与光阴极通过所述电化学工作站构成回路,所述电化学工作站为光阴极提供工作电位;所述光阳极包括阳极端板、阳极上盖板、阳极腔室板、阳极催化层、阳极集流板和阳极下盖板,所述光阴极包括阴极端板、阴极上盖板、阴极腔室板、阴极催化层、阴极集流板和阴极下盖板;所述阴极上盖板上设置有阴极电解液进口和阴极反应产物出口,在阴极腔室板和阴极集流板上的相对应部位开有通槽作为CO2反应还原腔室;本发明可广泛应用在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