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4203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110201507.3

    申请日:2021-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针对双腔支气管导管主体管外径粗,增加插管难度及插管相关损伤,包括小儿等气管声门较小或体格较小的患者使用受限;双腔支气管导管内单腔管内径较小,不利于纤维支气管镜和吸痰管操作,机械通气阻力大。手术结束后需换单腔气管导管机械通气的缺点。本发明主管另一端通过主管接口连接衔接管;副管一端开口于主套囊c端与副套囊b端的中点,副管另一端侧连接副管延伸管,副管延伸管另一端连接连接副管延伸管吸引接头及封闭帽和副管延伸管标准通气接口及封闭帽。该导管可满足目前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功能,包括双肺互相隔离,健侧肺通气良好,手术侧肺萎陷迅速,根据需要对健侧肺通气或双肺肺通气,双肺分开吸引;具有单腔主管管径大,主体管外径小,插管困难程度降低,手术完成后不用更换气管导管等优点,适合人群可扩展到包括儿童等声门气管较小人群。

    一种新型气管导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2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81188.9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建立人工气道的新型气管导管。现有导管头端与气囊段导管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插管时导管头端与声门平面形成的夹角较小甚至平行。在临床插管使用喉镜显露会厌声门后,气管导管头端位于声门附近而不能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内致插管困难,易造成插管损伤,甚至严重缺氧和死亡。本发明导管与导管头端为带角度的连接,导管头端的内径中心线与导管内径中心线形成的最小夹角为A角,A角角度范围5°~30°。解决了导管头端插入声门和送入气管内困难的问题,插管时增加导管头端与声门平面角度,可直接将三角形引导条和导管头端斜切面送入声门内,或通过三角形引导条引导导管头端斜切面进入声门;继续推进气管导管,导管头端两处成角使导管头端容易通过声门进入气管内。是一款插管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对气道损伤小的新型气管导管。

    用于病床护栏上的移动式远程监测诊断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05759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289788.2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病床护栏上的移动式远程监测诊断机器人,包括监测机构,用于安装在病床上,监测病人生理状态;位移机构,用于设置在病床侧边沿,承载并带动监测机构沿病床边缘移动。实现了使医护人员在对需要隔离的病患进行基础疾病的观察和检查时,通过监测机构来进行远程监视,以此能够随时查看病患的身体外部体征和病情,而不用频繁更换防疫穿戴物进入病患隔离室,节省资源,在需要对多个隔离室内的病人进行巡检时更加方便快捷,检查结果较为精确;同时,通过设置的位移机构,能够调节变换监测机构的摄像角度,获得更多的观察视角,观察更方便,更全面。

    一种基于血管深度的穿刺置管引导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01028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358856.2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血管深度的穿刺置管引导装置。针对超声辅助血管短轴平面外入路成功穿刺需要的眼手协调技术要求明显增加,穿刺时间长,穿刺置管成功率低、操作难度高的缺陷。本发明引导器主体一端连接引导器固定架,引导器主体和引导器固定架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且呈“T”形状固定,沿引导器主体另一端“U”形外沿边设置“U”形引导槽挡板;斜槽为锥形,其横截面为长方形;引导槽挡板与引导器主体紧密套装时分别于斜槽的两端形成引导槽入口和引导槽出口。利用直角三角形原理设计,参考临床穿刺置管方法,是一种基于血管深度的穿刺置管引导装置。超声联合该装置同时解决超声辅助穿刺置管血管时留置针针尖定位和置管两大核心问题。

    一种多功能喉罩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338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19952.4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喉罩,包括罩体、气管导管;所述气管导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罩体上,且所述气管导管与所述罩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气管导管前端开口设置在罩体内侧,所述气管导管外壁固定设置有胃管导管和吸引导管,所述胃管导管前端开口设置在罩体前端,所述吸引导管前端开口设置在气管导管前端开口的上方,所述吸引导管后端开口设置有封堵塞,所述封堵塞可堵在吸引导管后端开口;通过胃管导管插入胃管引流胃内容物,降低胃内压,从吸引导管插入管道向气管中吸引痰液以及残留的血液,使视野更清晰,有利于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以在插管中一边吸引一边引导插管,大大节约插管时间,减少插管次数,降低插管相关并发症。

    用于病床护栏上的移动式远程监测诊断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0575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89788.2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病床护栏上的移动式远程监测诊断机器人,包括监测机构,用于安装在病床上,监测病人生理状态;位移机构,用于设置在病床侧边沿,承载并带动监测机构沿病床边缘移动。实现了使医护人员在对需要隔离的病患进行基础疾病的观察和检查时,通过监测机构来进行远程监视,以此能够随时查看病患的身体外部体征和病情,而不用频繁更换防疫穿戴物进入病患隔离室,节省资源,在需要对多个隔离室内的病人进行巡检时更加方便快捷,检查结果较为精确;同时,通过设置的位移机构,能够调节变换监测机构的摄像角度,获得更多的观察视角,观察更方便,更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