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M-ID系统中一种预编码子集分割16QAM映射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736011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556328.5

    申请日:2017-0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3483 H04L1/004 H04L1/0058 H04L1/00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比特交织编码调制及迭代译码(BICM-ID)系统中一种新颖预编码子集分割PSS-16QAM映射设计方案。为增加BICM-ID系统的信道容量,提高系统的编码增益,基于改进的子集分割方法,结合创新性的预编码算法,提出一种新颖的PSS-16QAM映射方案。该发明不仅是一种高效的星座映射设计方案,并且仿真分析表明:本发明的信道容量和编码增益均优于Precoding-16QAM映射方案和偏振复用DP-16QAM映射方案,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更高的可靠性;该发明与BICM-ID系统所联合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1/2,16200)的译码性能是更匹配的,理论上具有更优的误码率性能。

    一种利用完备差集构造原模图QC‑LDPC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9931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00055.3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完备差集构造原模图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的方法,该方法构造校验矩阵H的过程为:首先给出原模图基矩阵Hpro,由于完备差集特殊的性质,然后将其用于对原模图基矩阵进行扩展,扩展次数p的选择根据完备差集表来选择,扩展后最终得到了校验矩阵H。该方法不仅构造简单,不存在四环,而且不需要计算机搜索,又因其校验矩阵具有准循环的特性,因此能大幅降低编译码的复杂度。该方法所构造的QC‑LDPC码型可通过增大扩展因子来改变其码长。并且,最后仿真验证了该方法所构造的QC‑LDPC码型具有优越的性能。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非规则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6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2125.1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的非规则Type‑II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构造新颖的指数子矩阵E1(H)和E2(H),然后设计扩展因子p的取值,利用扩展因子对指数子矩阵进行扩展,从而构造出校验子矩阵H1和H2,最后将校验子矩阵H1和H2对应位置的元素进行异或运算,构造出检验矩阵H。该方法所构造的校验矩阵H具有大的最小距离,能避免四环,具有较少数量的六环,所以用该构造方法所构造的QC‑LDPC码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并且基于Hoey序列的构造方法数学基础较简单,仅限于整数加法、乘法和取模运算,编码复杂度较低。用该构造方法构造了适用于深空通信,卫星数字视频广播等领域中,码率为0.67的QC‑LDPC(5226,3484)码,并用Matlab对其仿真,其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一种基于完备循环差集的可快速编码的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621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710001423.9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完备循环差集的可快速编码的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是针对QC‑LDPC码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码字间最小距离不够大而导致纠错性能下降的问题,充分利用完备循环差集(CDS)的特殊性质,将完备CDS用于构造type‑II QC‑LDPC码的校验矩阵以避免短环的产生,其方法过程为:首先构造一个准双对角线结构的权重矩阵Awt来确定校验矩阵H中每个循环子矩阵的权重,Awt中包含0,1,2三种元素,其元素分布的位置确保了H具有准双对角线的形式且满秩;根据Awt中的权重分配,利用完备CDS构造移位矩阵S(H)确保H中不存在四环,将S(H)用零矩阵、循环置换矩阵和权重为2的循环矩阵扩展得到校验矩阵H,H的零空间就是这种非规则type‑II QC‑LDPC码,最后根据H的结构给出了该码字的快速迭代编码算法。

    一种基于Hoey序列的非规则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6211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710002125.1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oey序列(Hoey Sequence,HS)的非规则Type‑II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首先构造新颖的指数子矩阵E1(H)和E2(H),然后设计扩展因子p的取值,利用扩展因子对指数子矩阵进行扩展,从而构造出校验子矩阵H1和H2,最后将校验子矩阵H1和H2对应位置的元素进行异或运算,构造出检验矩阵H。该方法所构造的校验矩阵H具有大的最小距离,能避免四环,具有较少数量的六环,所以用该构造方法所构造的QC‑LDPC码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并且基于Hoey序列的构造方法数学基础较简单,仅限于整数加法、乘法和取模运算,编码复杂度较低。用该构造方法构造了适用于深空通信,卫星数字视频广播等领域中,码率为0.67的QC‑LDPC(5226,3484)码,并用Matlab对其仿真,其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

    BICM‑ID系统中一种三环结构的16QAM映射设计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678982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218338.8

    申请日:2017-04-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系统中一种新颖三环结构的Tricyclic‑16QAM映射设计方案。该方案为了增大BICM‑ID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于欧氏距离准则,结合最小平方欧式重量(MSEW)准则和比特最小判决区域最大化准则对16阶正交振幅调制(16QAM)映射方案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信道容量高于经典格雷(Gray)映射、集分割(SP)映射和混合集分割(MSP)映射方案的信道容量,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更高的可靠性;并且BICM‑ID系统所联合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译码性能与该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是更匹配的,理论上具有更优的误比特性能。

    一种改进的LDPC码和积译码方案

    公开(公告)号:CN108574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415350.2

    申请日:2018-0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LDPC码和积译码方案。该发明为进一步提升LDPC码译码算法的纠错性能同时减少译码所需平均迭代次数,通过降低变量节点间的相关性提出一种LDPC码改进的和积译码算法。该发明进行两方面优化设计:一是采用变量节点似然比信息减去信道对数似然比信息的差值作为校验节点的输入,二是引入“改变检验节点更新过程可影响误码率性能”的思想,根据节点存在的状态动态调整校验节点的更新。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6时,该改进译码算法比原译码算法提升约0.4dB的净编码增益。信噪比为5dB、5.5dB和6dB情况下,该改进的和积译码算法比原经典和积译码算法所需平均迭代次数均有明显下降,译码效率更好。

    一种基于完备循环差集的可快速编码的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621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01423.9

    申请日:2017-0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完备循环差集的可快速编码的type‑II QC‑LDPC码构造方法,该方法是针对QC‑LDPC码编码复杂度较高和码字间最小距离不够大而导致纠错性能下降的问题,充分利用完备循环差集(CDS)的特殊性质,将完备CDS用于构造type‑II QC‑LDPC码的校验矩阵以避免短环的产生,其方法过程为:首先构造一个准双对角线结构的权重矩阵Awt来确定校验矩阵H中每个循环子矩阵的权重,Awt中包含0,1,2三种元素,其元素分布的位置确保了H具有准双对角线的形式且满秩;根据Awt中的权重分配,利用完备CDS构造移位矩阵S(H)确保H中不存在四环,将S(H)用零矩阵、循环置换矩阵和权重为2的循环矩阵扩展得到校验矩阵H,H的零空间就是这种非规则type‑II QC‑LDPC码,最后根据H的结构给出了该码字的快速迭代编码算法。

    一种BICM-ID系统中三环结构的16QAM映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8982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0218338.8

    申请日:2017-04-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BICM‑ID)系统中一种新颖三环结构的Tricyclic‑16QAM映射设计方案。该方案为了增大BICM‑ID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于欧氏距离准则,结合最小平方欧式重量(MSEW)准则和比特最小判决区域最大化准则对16阶正交振幅调制(16QAM)映射方案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信道容量高于经典格雷(Gray)映射、集分割(SP)映射和混合集分割(MSP)映射方案的信道容量,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更高的可靠性;并且BICM‑ID系统所联合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译码性能与该Tricyclic‑16QAM映射方案是更匹配的,理论上具有更优的误比特性能。

    一种基于交错行列消息传递的LDPC码改进译码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0432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76709.7

    申请日:2017-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M13/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错行列消息传递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改进译码算法。本发明为进一步改善LDPC码译码算法纠错性能并加快其译码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基于交错行列消息传递的改进译码算法。该发明通过将动态调度策略译码算法中的残差值思想引入到静态串行调度译码算法中,使得串行调度译码算法在每次迭代进行消息更新前都会进行一次残差值排序的计算,对其节点消息原有的固定更新顺序进行重新排序。仿真结果表明:在误码率为10-4时,该发明的改进译码算法比行消息传递算法和列消息传递算法有0.25dB和0.24dB的增益;在误码率为10-5时,该发明的改进译码算法比交错行列消息传递算法有0.13dB的增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