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6629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410721148.4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混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顺序的布置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第一电池模组的底部伸出有连接至第二电池模组的顶部,并罩设于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空气入口上的进气隔板。冷却空气对第一电池模组冷却流出后,受进气隔板的阻挡,由第二电池模组的顶部流出。对第二电池模组冷却时由进气隔板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底壁之间通入候流出,通过进气隔板的布置,使得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通过对冷却空气流量的控制,使得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风量一致,在达到降低二者的最高温度的同时,降低二者内部的温差,提高电池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混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72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378810.7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包括动力电池(1)和冷却装置,其中: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冷却液的外部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1)底部的冷却板(2)设置在所述冷却板(2)上且与所述输送冷却液的外部冷却管路相通的多条冷却主管路(3);设置在所述冷却板(2)上且连通多条所述冷却主管路的多条冷却分管路(4)。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通过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控制和更换不同的冷却液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动力电池组冷却效果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降温死角出现的几率,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工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662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21148.4
申请日:2014-12-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混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顺序的布置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第一电池模组的底部伸出有连接至第二电池模组的顶部,并罩设于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空气入口上的进气隔板。冷却空气对第一电池模组冷却流出后,受进气隔板的阻挡,由第二电池模组的顶部流出。对第二电池模组冷却时由进气隔板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底壁之间通入候流出,通过进气隔板的布置,使得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相互独立,互不干涉,通过对冷却空气流量的控制,使得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的冷却风量一致,在达到降低二者的最高温度的同时,降低二者内部的温差,提高电池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混汽车。
-
公开(公告)号:CN1071810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343430.7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一种设置有该风冷系统的汽车,其控制策略简单、结构简单,而且能够有效降低车用动力电池包内部温差。该控制方法为:当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启动;车用动力电池风冷系统启动后,其冷却过程包括往复循环的步骤一和步骤二;步骤一,当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冷却空气由电池箱体的第一通风口进入电池箱体的内部,并从电池箱体的第二通风口流出,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分别位于电池箱体的两端;步骤二,当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冷却空气由第二通风口进入电池箱体内部,并从第一通风口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72B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10378810.7
申请日:2011-11-24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10/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包括动力电池(1)和冷却装置,其中:冷却装置包括:输送冷却液的外部冷却管路;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1)底部的冷却板(2)设置在所述冷却板(2)上且与所述输送冷却液的外部冷却管路相通的多条冷却主管路(3);设置在所述冷却板(2)上且连通多条所述冷却主管路的多条冷却分管路(4)。本发明提供的冷却装置通过对冷却液的流速进行控制和更换不同的冷却液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动力电池组冷却效果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降温死角出现的几率,提高了动力电池组的工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2882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10423.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373 , G06F30/367 , G06F119/1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源器件阻抗拟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通过实测得到的阻抗特性曲线;对阻抗特性曲线进行划分,得到顺序排列的M个谐振波段,其中,宽谐振峰对应的阻抗模型为p组相串联的RLC并联电路,p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基于第i个阻抗模型的初始参数及对应的寻优浮动范围,通过预设的寻优算法进行迭代寻优,并将寻优得到与实际参数的误差最小,且误差小于设定值的一组参数作为第i个阻抗模型的模型参数;基于M个谐振波段分别对应的阻抗模型的模型参数,得到用于替换无源器件的等效阻抗模型。如此,能够实现无源器件阻抗的精确表达,从而有利于基于等效阻抗模型进行电磁干扰抑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7705268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20010580.6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底部敞口的箱体(1)、位于箱体(1)内的金属架(2)和位于箱体(1)的底部的冷却板(4),金属架(2)具有水平的底板和多个竖向的隔板,任意相邻的两个隔板与底板构成腔室,与腔室一一对应的多个单体电池(3)位于腔室内并与隔板接触;冷却板(4)具有液流通道,冷却板(4)靠近箱体(1)的一面与金属架(2)的底板贴在一起,且冷却板(4)上镶嵌有多个由铜锡合金制成的导热块(43),导热块(43)的一面与底板接触,另一面位于液流通道的壁面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动力电池模组的冷却结构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电池过温的风险。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