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08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225745.8

    申请日:2021-03-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开挖探井并预设湿陷起始压力预估值;二、探井待测深度取土;三、不扰动土样的环刀取土;四、A组环刀试样中第一环刀试样的固结试验;五、B组环刀试样中第二环刀试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测试;六、更新孔隙体积与固结压力关系曲线;七、多次循环步骤四至步骤六,直至两曲线出现交点,或者曲线中对应的连续三点出现平行趋势;八、确定黄土湿陷起始压力。本发明对两组多个环刀试样进行固结试验和自重湿陷系数测试,获取各个环刀试样的孔隙体积,更新同一坐标系下的两条孔隙体积与固结压力关系曲线,进而确定黄土湿陷起始压力,简便易行,节约时间,成本低。

    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压力容器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462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7360.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压力容器,包括圆形的桶体、垫板、桶盖和底盖。桶体内径与环刀的内径相等,桶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桶体的上端沿内表面设置有与环刀外径匹配的环形阶梯槽,桶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垫板的外径小于桶体的内径;桶盖的内表面中心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凸台;桶体、垫板、桶盖、和底盖的材质为特种工程塑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测试方法,基于土的压缩原理建立压缩量与压力对应关系,利用压力容器对土样施加压力,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孔隙特征测试。可以实现在压力作用下对土样孔隙特征进行测试,也可以研究不同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变化规律。

    一种非饱和黄土水分入渗深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73036.8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饱和黄土水分入渗深度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不扰动土样;二、测量不扰动土样中土样的接触角;三、测量不扰动土样的土样的孔径大小;四、测量不扰动土样中土样的毛细孔隙的毛管阻力;五、测量浸水区域地表水头压力;六、计算非饱和黄土水分入渗深度。本发明通过对标准的Jurin准则进行修正,采集不扰动土样中土样毛细孔隙中的毛管阻力F,并考虑浸水区域地表水头压力对黄土地区非饱和土水分向下移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非饱和土的入渗公式,使得测定结果较为理想,通过采集浸水区域的原状土样,将不扰动土样放在室内测量,耗时少,费用成本低,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小。

    一种大厚度黄土自重湿陷下限深度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79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73022.6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厚度黄土自重湿陷下限深度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一、开挖探井;二、确定取样深度并在对应的取样深度处取土样;三、第i个不扰动土样的环刀取样;四、第一环刀试样的固结试验;五、第二环刀试样的自重湿陷系数测试;六、多次循环步骤三至步骤五,直至I个不扰动土样的固结试验和自重湿陷系数测试完成;七、获取该地区的黄土自重湿陷下限深度。本发明从黄土孔隙总体积变化这一角度入手,针对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采用室内试验,测定黄土自重湿陷下限深度,为黄土自重湿陷下限深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相比野外试坑浸水试验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压力容器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46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57360.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压力容器,包括圆形的桶体、垫板、桶盖和底盖。桶体内径与环刀的内径相等,桶体的上端螺纹连接有桶盖,桶体的上端沿内表面设置有与环刀外径匹配的环形阶梯槽,桶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底盖;垫板的外径小于桶体的内径;桶盖的内表面中心设置有向下凸出的环形凸台;桶体、垫板、桶盖、和底盖的材质为特种工程塑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测试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测试方法,基于土的压缩原理建立压缩量与压力对应关系,利用压力容器对土样施加压力,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孔隙特征测试。可以实现在压力作用下对土样孔隙特征进行测试,也可以研究不同压力作用下土样孔隙特征的变化规律。

    一种土壤接触角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8509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0895254.2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土壤接触角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底部的支撑足和安装于机架顶部的横梁,还包括安装于横梁上的吊样组件、安装于机架内侧的测样组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拍照组件。本发明还给出了一种土壤接触角测试方法,该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土壤接触角测试装置并包括制备试样、测试装置初始化、测试并拍照、接触角标定及计算的步骤。本发明的土壤接触角测试装置及方法通过制备试样,接触水面,然后拉出液桥的方式,避免了水滴浸润土壤导致的接触角测试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测试精度;与传统方法及设备相比,操作简单,设备维护要求低,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固体‑液体接触角的测量,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使用。

    一种土壤毛细孔隙中土-水粘附力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2054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073020.7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毛细孔隙中土‑水粘附力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一、获取待测土样中的束缚水饱和度;二、放置待测土样;三、待测土样的离心试验;四、获取当前离心力;五、待测土样去水;六、将测后土样视为待测土样,循环步骤一至步骤五,直至待测土样中束缚水饱和度小于20%;七、获取当前离心力关于束缚水饱和度的微段插值函数;八、测定土壤对毛细水粘附力。本发明通过对待测土样进行离心试验,估算出土体在离心作用下结构将要发生变化时土体对毛细水粘附力即黏性摩阻力大小,揭示了不同离心力作用下试样中孔喉分布情况,并根据孔喉的分布,进一步揭示土样中孔隙水的流动规律,对计算毛细水上升高度及土渗流范围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土壤薄膜水厚度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7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08447.2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薄膜水厚度的测试方法,本发明通过土壤的核磁共振试验得到其T2谱曲线,结合相关的数值模型,反演土壤的孔隙分布,结合离心试验确定T2截止值,从而得到岩土材料的孔隙分布、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等数据,利用相关的模型计算出土壤薄膜水厚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公开了一种土壤薄膜水厚度的测试方法,为土壤薄膜水厚度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土壤的测试。

    一种电池组结构、电池组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387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431959.4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井彦林 李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结构、电池组装置及其应用,涉及新能源电池领域,具体包括电池组和套设在电池组外部的顶部开口的外壳,电池组包括沿厚度方向交替堆叠的压电体组件和隔板,电池组的两端均为隔板,压电体组件包括黄土压电体、紧密套设在黄土压电体外的保护套、设置在正电极和负电极上的导线,保护套的两端均有超出黄土压电体的延伸长度;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厚度大于第一隔板的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厚度大于延伸长度的两倍,位于电池组顶端的为第二隔板,第二隔板有超出外壳顶端的延伸厚度,黄土具有压电效应,受到压力后便会产生电能,不需要依赖额外充电设备对电池组结构进行充电,使用方便,安全环保。

    一种不扰动土探井取样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00066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910394264.2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扰动土探井取样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地面上的第一卷扬机和第二卷扬机,以及与第一卷扬机配合且伸入至探井内的取样机器人和与第二卷扬机配合且下放至所述取样机器人上的样本框。本发明利用支撑气囊膨胀实现取样机器人与探井之间的固定,利用机器人刻槽取样,采用取样机构平稳准确的获取土样,利用平衡气囊平衡放样过程中土样对样本框的扰动,能使工人在不进入井内的前提下,将不扰动土取出,以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体积小、质量轻、智能化程度高,可广泛用于各类土体取样,为科研设计提供优质的研究样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