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54061.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与基础相连的预制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及干连接,还包括布置在层间预制框架之间的自复位耗能器;干连接包括柱-柱之间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及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之间销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目前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缺点,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自复位耗能器,增强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及有效减小或避免结构的残余变形,对有效减缓高烈度区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654061.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与基础相连的预制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及干连接,还包括布置在层间预制框架之间的自复位耗能器;干连接包括柱‑柱之间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及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之间销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目前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缺点,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自复位耗能器,增强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及有效减小或避免结构的残余变形,对有效减缓高烈度区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29889.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销轴、耳板、端板及锚筋;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区距柱中心线1/5L~1/4L及3/4L~4/5L的梁上区域,区域内弯矩值分别小于该跨中弯矩值的0.2倍和梁端弯矩值的0.15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设计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远离梁柱节点,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及节点的可靠性,通过削弱连接结点的刚度,使连接结点区先于梁柱节点屈服产生塑性铰,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震后修复比现浇结构方便经济;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28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811366046.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该支撑由新型碟簧自复位组件和防屈曲支撑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自复位组件兼具摩擦耗能作用,在中小地震作用下,拥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优良的耗能能力;防屈曲支撑组件部分,由核心板、限位板和约束槽钢及螺栓组成,其中核心板采用一字型、变截面形式,通过在核心板局部粘贴碳纤维布形成局部加强段,以达到预设颈缩段的效果,充分利用核心板在钢材颈缩阶段的耗能性能,增大其累积耗能能力和滞回性能,其性能表明,该支撑核心板的多波屈曲现象明显得到抑制,其累积延性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兼具良好自复位性能和耗能性能,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易于推广。

    一种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629889.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销轴、耳板、端板及锚筋;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区距柱中心线1/5L~1/4L及3/4L~4/5L的梁上区域,区域内弯矩值分别小于该跨中弯矩值的0.2倍和梁端弯矩值的0.15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结构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设计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远离梁柱节点,提高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及节点的可靠性,通过削弱连接结点的刚度,使连接结点区先于梁柱节点屈服产生塑性铰,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震后修复比现浇结构方便经济;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

    公开(公告)号:CN1094578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366046.X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该支撑由新型碟簧自复位组件和防屈曲支撑组件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自复位组件兼具摩擦耗能作用,在中小地震作用下,拥有良好的自复位性能,和优良的耗能能力;防屈曲支撑组件部分,由核心板、限位板和约束槽钢及螺栓组成,其中核心板采用一字型、变截面形式,通过在核心板局部粘贴碳纤维布形成局部加强段,以达到预设颈缩段的效果,充分利用核心板在钢材颈缩阶段的耗能性能,增大其累积耗能能力和滞回性能,其性能表明,该支撑核心板的多波屈曲现象明显得到抑制,其累积延性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双约束自复位防屈曲耗能支撑兼具良好自复位性能和耗能性能,结构简单,安装便利,易于推广。

    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摆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366779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1799505.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管道摆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隔层,所述隔层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顶端设置有若干管道固定装置一和管道固定装置二,所述管道固定装置一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一,所述管道固定装置二底端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二,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推拉杆一,所述装置本体的正面设置有若干推拉杆二,所述装置本体的背面设置有若干滑轨,所述管道固定装置一与所述管道固定装置二底端的另一侧分别均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匹配的滑套。有益效果:能够放置不同直径的管道并将管道夹紧,防止管道由于刮碰而掉落损坏,提高管道存放的普遍性和安全性。

    一种预制式相变墙体及采暖供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037386U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921087586.4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式相变墙体及采暖供冷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集水箱、分水器、相变墙体和控制阀,所述的相变墙体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相变墙体,其中,相变墙体内设置有预制的相变构件。预制构件可大量标准化大量生产,几乎不受天气情况等影响,减少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节能环保,缩短工期以及节约人力;同时本实用新型将相变储能材料应用于建筑结构中,通过相变储能材料的蓄热蓄冷作用更好地减少了建筑运行能耗,从建筑取材的角度实现了建筑的节能运行。

    一种基于相变墙体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621923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086211.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变墙体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梁柱框架、设置在梁柱框架中的墙体、连接框架柱与墙体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连接框架梁与墙体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可变形构件;第二连接件刚性构件;所述的墙体内设置有能够产生蓄冷或者蓄热效果的相变构件。该种连接方案在提高结构及墙体的耗能能力的同时,也减小了墙体易发生平面外地震反应甚至倒塌现象。同时将墙体内的管道与太阳能集热系统连接,通过相变储能材料的蓄热蓄冷作用更好地减少了建筑运行能耗,从建筑取材的角度实现了建筑的节能运行,实现住宅用户的冬季采暖、夏季制冷的效果。

    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20290U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822020423.6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nventor: 黄华 袁玉杰 林笑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复位摩擦耗能装置,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弹簧,外套筒的两个端面上开设有孔,内套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穿过外套筒上的两个孔延伸在外套筒外;弹簧套设在两个连接部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挤顶在内套筒端部和外套筒的端部;内套筒能够沿外套筒的轴线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经预压后的弹簧作为自复位元件,满足装置轴向变形和恢复力的要求,克服了现有的自复位材料造价高、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耗能装置无论处于受拉状态还是受压状态,总有一端的弹簧是处于受压状态,以保证该装置拥有足够的恢复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