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22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010678176.8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30/23 , E04C1/41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混凝土基材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获取;二、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的设定;三、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的有限元分析;四、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计算;五、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计算值和模拟值的对比。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通过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计算值和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模拟值的对比,说明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计算值较准确,从而便于利用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阻的计算方法来确定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热阻,提高了确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3770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239458.5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双弓对拉双重耗能支撑装置,通过采用以碟形弹簧作为复位系统,弧形钢板作为金属耗能元件,就金属耗能元件而言,弧形钢板属于弯曲屈服耗能类型,相较其他传统金属耗能形式,其耗能性能稳定,且构件破坏位置易于控制,此外弧形钢板耗能元件在震后易于更换,实现对整体支撑的再利用,符合经济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易于广泛推广;就复位装置而言,碟形弹簧价格低廉,可稳定提供恢复力,且受温度、湿度及其余外在因素的影响较小;本发明实现了支撑装置在震时无损伤、低损伤以及震后自复位,结构构造简单明了,制作和安装过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54061.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与基础相连的预制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及干连接,还包括布置在层间预制框架之间的自复位耗能器;干连接包括柱-柱之间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及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之间销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目前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缺点,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自复位耗能器,增强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及有效减小或避免结构的残余变形,对有效减缓高烈度区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9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702881.5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浇上部结构的双层RC板式转换层及施工方法,包括第一层RC转换板和第二层RC转换板,第一层RC转换板和第二层RC转换板之间通过框架柱支撑形成中空层;所述的第一层RC转换板的厚度小于第二层RC转换板的厚度,第二层RC转换板内设置有暗梁;所述的中空层内安装有后浇剪力墙、消能剪力墙和摩擦阻尼机构。由于转换层上下的板中配置了一定量的钢筋,层间设置耗能装置,既减轻了转换层板的质量,又使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来满足上部后浇筑建筑结构。层间特殊的构件布置,加强了结构整体性,增强了结构抗震性能,使得转换层上下相邻层不致成为抗震薄弱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54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2777.0
申请日:2015-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4B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错位布设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及装配方法,该剪力墙包括下剪力墙、上剪力墙和由灌注于下剪力墙与上剪力墙之间拼接缝内的灌浆料形成的灌浆结构;下剪力墙内的下钢筋笼中M1根第一竖向钢筋的顶端均伸出至下剪力墙外侧,上剪力墙内的上钢筋笼中M2根第二竖向钢筋的底端均伸出至上剪力墙外侧;第二竖向钢筋与第一竖向钢筋呈交错布设;上剪力墙的下部设置有m1个上灌浆连接孔,下剪力墙的上部设置有m2个下灌浆连接孔;该装配方法包括步骤:一、上下剪力墙预制加工;二、上剪力墙吊装;三、灌浆;四、养护。本发明设计合理、施工方便且投入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存在的多种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4435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683412.5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参数的设定;二、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再生混凝土基材配合比的确定;三、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再生混凝土基材与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的获取;四、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中通孔分布的设定;五、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热工性能的有限元分析;六、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制作。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优化再生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再生混凝土基材和砌块的块型结构,以满足75%建筑节能标准下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保温性能的要求,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70703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1654061.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与基础相连的预制柱、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梁、预制钢筋混凝土梁柱子结构及干连接,还包括布置在层间预制框架之间的自复位耗能器;干连接包括柱‑柱之间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及梁‑梁人工塑性铰连接结点之间销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自复位耗能体系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目前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缺点,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的抗震目标,通过合理的设置自复位耗能器,增强结构体系的耗能能力及有效减小或避免结构的残余变形,对有效减缓高烈度区地震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同时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保障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8129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03095.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公开的高性能地聚物混凝土由粉煤灰、矿渣微粉、氢氧化钠、水玻璃、减水剂、细骨料、粗骨料、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制备而成。所公开的制备方法是将配方量的各组分按照合理顺序加入拌和,其中聚丙烯纤维是在拌和过程中分两次加入,钢纤维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分层铺设。本发明对改善地聚物混凝土的脆性、提升其延性,同时节约纤维用量等有显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6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3557.X
申请日:2015-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件及连接方法,该连接件包括连接插入钢筋与预埋钢筋的金属套筒、布设在金属套筒上端的密封垫圈和由灌注于金属套筒与插入钢筋之间空腔内的灌浆料形成的灌浆结构,插入钢筋为带肋钢筋,预埋钢筋的连接端为螺纹连接端;金属套筒分为上部筒段、中部连接筒段和下部筒段;上部筒段和中部连接筒段组成灌浆筒,上部筒段内部为圆锥形内腔且其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下部筒段为螺纹连接接头;上部筒段上设置有灌浆口和排气口;该连接方法包括步骤:一、预埋钢筋连接;二、插入钢筋插装;三、灌浆;四、养护。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钢筋连接过程且连接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06450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96879.8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结构梁端人工塑性铰,包括塑性铰构造盒、塑性铰构造钢筋和拉结钢筋;塑性铰构造盒放置在梁底纵筋和梁顶纵筋之间,多根塑性铰构造钢筋两两交叉放置在待设置梁与柱的连接节点部位,塑性铰构造盒的正面靠近上边沿位置处和靠近下边沿位置处均设置有塑性铰构造钢筋孔,塑性铰构造盒内部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用于放置阻燃泡沫板的阻燃泡沫板容置腔,两个阻燃泡沫板容置腔之间设置S型箍筋并浇筑混凝土,塑性铰构造盒的侧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拉结钢筋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筑混凝土结构梁端人工塑性铰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保证结构的良好抗震能力,简化了施工过程,保证了施工质量,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