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人字闸门底枢永久移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050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878988.6

    申请日:2022-07-25

    Abstract: 一种防止人字闸门底枢永久移位的方法,在人字闸门底枢安装密封机构,当人字闸门支、枕垫块间填充了泥沙,支、枕垫块不能紧密接触,存在漏水现象;在支、枕垫块间形成水流,冲击支、枕垫块间的泥沙,将其从支、枕垫块间冲离;支、枕垫块间空出间隙,人字闸门所受的水压力将人字闸门压向闸首边墩,带动底枢向底枢底座移动,减少底枢蘑菇头与底枢底座的间隙;直至支、枕垫块间泥沙冲击干净,支、枕垫块紧密接触,使底枢蘑菇头与底枢底座紧密接触,人字闸门状态恢复正常。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人字闸门底枢永久移位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支、枕垫块封水功能失效,避免底枢承受水压力。

    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7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10762842.6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组、配线盒、光缆、光纤光栅解调器、中央处理系统。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为多组,每个测量点布设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任意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由一根光纤上串接多个不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传感单元构成,实现单点多只传感器检测水位。多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连接配线盒,配线盒通过光缆连接光纤光栅解调器,光纤光栅解调器连接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系统实现高水头船闸边工作边检验的水位监测功能,不仅提高船闸运行水位控制的可靠性,降低单点多只水位计测量方式的成本;同时提升水位传感设备的抗干扰性,延长水位传感设备更换周期。

    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30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0576860.4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在船厢停位后,依次伸密封框、充间隙水;在开门运行前,计算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的差值,如果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差值≤0.1m,同时开启对接侧卧倒小门、船厢门;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0.1m,先开启船厢门,再开启卧倒小门,且卧倒小门开启时刻与船厢水深存在特定关系,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用时;船厢门和卧倒小门开启到位后,船厢水域、间隙水域与上游航道水域连通,船厢与闸首对接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解决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过程中开门时间长,停机故障率高的问题。

    基于单点多只传感器的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5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565964.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基于单点多只传感器的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水位监测系统,所述水位监测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组、配线盒、光缆、光纤光栅解调器、中央处理系统。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为多组,每个测量点布设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任意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由一根光纤上串接多个不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传感单元构成,实现单点多只传感器检测水位。多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连接配线盒,配线盒通过光缆连接光纤光栅解调器,光纤光栅解调器连接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系统实现高水头船闸边工作边检验的水位监测功能,不仅提高船闸运行水位控制的可靠性,降低单点多只水位计测量方式的成本;同时提升水位传感设备的抗干扰性,延长水位传感设备更换周期。

    一种船闸水工结构瞬间变形监测及船舶行为监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482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26756.2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闸水工结构瞬间变形监测及船舶行为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船闸水工结构变形监测装置、船舶行为监控装置和后台处理系统;当船舶撞击船闸水工建筑物后,由船闸水工结构变形监测装置监测振动信号,并传输给后台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根据设定的振动阈值区间判断所监测的振动信号是否超出阈值区间,若超出阈值区间则启动船舶行为监控装置对船舶信息进行抓拍,并将抓拍信息传输至后台处理系统,后台处理系统通过对信息进行处理,生成船舶撞击船闸水工结构的信息报表,管理人员根据报表信息对船舶驾引行为进行约束。

    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3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76860.4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在船厢停位后,依次伸密封框、充间隙水;在开门运行前,计算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的差值,如果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差值≤0.1m,同时开启对接侧卧倒小门、船厢门;船厢水面高程与航道水位≥±0.1m,先开启船厢门,再开启卧倒小门,且卧倒小门开启时刻与船厢水深存在特定关系,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用时;船厢门和卧倒小门开启到位后,船厢水域、间隙水域与上游航道水域连通,船厢与闸首对接完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应小范围航道水位波动的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开门操作方法,解决升船机船厢与航道对接过程中开门时间长,停机故障率高的问题。

    一种船闸检修平板门止水装置及其止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31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70896.5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一种船闸检修平板门止水装置及其止水方法,包括用于安装到平板门上的顶止水结构、侧止水结构以及底止水结构,顶止水结构用于安装到平板门的顶端,侧止水结构用于安装到平板门的两侧,底止水结构用于安装到平板门的底部,顶止水结构和侧止水结构均包括第一密封带,第一密封带包括密封部和连接在密封部上的安装部,密封部上的迎水侧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延展部;底止水结构包括第二密封带,第二密封带下端的迎水侧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延伸部。通过上述结构,防止平板门漏水,提高平板门挡水的可靠性,降低抽排水频率,减轻劳动强度,保障施工安全。

    基于单点多只传感器的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5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565964.0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基于单点多只传感器的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水位监测系统,所述水位监测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组、配线盒、光缆、光纤光栅解调器、中央处理系统。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为多组,每个测量点布设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任意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由一根光纤上串接多个不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传感单元构成,实现单点多只传感器检测水位。多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连接配线盒,配线盒通过光缆连接光纤光栅解调器,光纤光栅解调器连接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系统实现高水头船闸边工作边检验的水位监测功能,不仅提高船闸运行水位控制的可靠性,降低单点多只水位计测量方式的成本;同时提升水位传感设备的抗干扰性,延长水位传感设备更换周期。

    一种桥机防雷接地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2792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790667.1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机防雷接地装置及使用方法,一种桥机防雷接地装置,它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下部左右两对销轴孔上分别安装有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上配合安装有摆臂,所述第一销轴上配合安装有调整杆件,所述调整杆件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摆臂的末端铰接相连,所述摆臂的中间孔通过第三销轴铰接有接地板;所述横梁和接地板之间连接有接地线。此装置能够保证桥机设备实时接地,进而避免桥机设备遭受雷击,以提高桥机使用寿命。

    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7375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62842.6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船闸运行动态水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组、配线盒、光缆、光纤光栅解调器、中央处理系统。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为多组,每个测量点布设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任意一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由一根光纤上串接多个不同反射波长的光纤光栅传感单元构成,实现单点多只传感器检测水位。多组光纤光栅传感器组连接配线盒,配线盒通过光缆连接光纤光栅解调器,光纤光栅解调器连接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系统实现高水头船闸边工作边检验的水位监测功能,不仅提高船闸运行水位控制的可靠性,降低单点多只水位计测量方式的成本;同时提升水位传感设备的抗干扰性,延长水位传感设备更换周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