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99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61895.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河流径流泥沙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监测系统包括:供电子系统、供排水子系统、要素信息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子系统、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和环境保障子系统;供排水子系统,用于提供水样;要素信息监测子系统,用于检测供排水子系统提供的水样以及卡口站观测断面水域的测量要素信息,将被检测的测量要素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和传输子系统,用于采集电信号后对其进行编码形成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用于对数据包解码还原成测量要素信息的测量数据并储存,同时在交互窗口显示实时测量数据。本发明可实现径流、泥沙和水质等的综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93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85984.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仪的水土保持措施智能化提取和评价方法,通过多光谱成像仪获取水土保持措施多光谱信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全面准确识别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分类和制图,并通过地理信息和遥感算法获得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规格参数,评价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及质量状况。该方法将水土保持措施地面数据采集、分类、制图、参数提取、数量核算、质量评定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智能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提取、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时间和主观误差,提高了水土保持措施提取的效率、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011513102.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识别弃渣体地表形态,基于探地雷达可判别弃渣内部物质组成及空间异质性,采用高密度电法快速勾画弃渣内部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根据识别的弃渣体地表形态、内外部物质组成、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精准指导弃渣场暗管、盲沟布设,高效排除渣体内部水分,保证弃渣场稳定;按照“坡脚加固→内部增强→表面减蚀→植被优选”的综合生态修复思路构建完善的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方法解决了工程弃渣物质组成复杂识别困难,无法探测弃渣体内部含水率和可视化表达渗流场分布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弃渣场覆土难、植被生长不良、边坡失稳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13102.5
申请日:2020-12-2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原位识别的弃渣场勘测与生态修复方法,通过无人机快速识别弃渣体地表形态,基于探地雷达可判别弃渣内部物质组成及空间异质性,采用高密度电法快速勾画弃渣内部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根据识别的弃渣体地表形态、内外部物质组成、渗流场及优先流路径通道,精准指导弃渣场暗管、盲沟布设,高效排除渣体内部水分,保证弃渣场稳定;按照“植被优选→表面减蚀→内部增强→坡脚加固”的综合生态修复思路构建完善的弃渣场生态修复体系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该方法解决了工程弃渣物质组成复杂识别困难,无法探测弃渣体内部含水率和可视化表达渗流场分布的技术难题,也解决了弃渣场覆土难、植被生长不良、边坡失稳的困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86226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809197.3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F16/334 , G06F16/36 , G06F40/194 , G06N5/04 , G06N3/0455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Apriori算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推荐方法,包括:搜集已批复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资料,进行文本预处理得到报告文本;生成每份报告文本的第一嵌入向量;针对当前需要推荐水土保持措施的生产建设项目生成第二嵌入向量;使用向量化检索工具对所有报告文本的第一嵌入向量进行索引,通过与第二嵌入向量进行匹配,找到与当前生产建设项目最相似的若干报告文本;基于水土保持措施与自然地理条件之间的关联规则从相似报告文本中筛选出最匹配当前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水土保持措施。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为不同区域的生产建设项目推荐最匹配的水土保持措施,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99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0785984.3
申请日:2022-07-04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仪的水土保持措施智能化提取和评价方法,通过多光谱成像仪获取水土保持措施多光谱信息,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全面准确识别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分类和制图,并通过地理信息和遥感算法获得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及规格参数,评价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及质量状况。该方法将水土保持措施地面数据采集、分类、制图、参数提取、数量核算、质量评定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智能化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提取、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时间和主观误差,提高了水土保持措施提取的效率、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15575115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754817.X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水分和温度原位监测系统。它包括4G无线发射器、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远程服务器、太阳能板供电装置、串口服务器和PVC防水箱,4G无线发射器和串口服务器均安装在PVC防水箱内,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与串口服务器连接;串口服务器、4G无线发射器、远程服务器通讯依次连接;土壤水分和温度原位监测自动采集软件安装在远程服务器中;重启器分别与4G无线发射器、太阳能板供电装置、串口服务器连接;太阳能板供电装置分别与4G无线发射器、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重启器和串口服务器连接;多支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分层埋设于野外监测点的土层中。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于实时监测野外原状土壤参数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932089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1204321.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河流径流泥沙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包括:供电子系统、供排水子系统、要素信息监测子系统、数据采集和传输子系统、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供排水子系统,用于提供水样;要素信息监测子系统,用于检测供排水子系统提供的水样以及卡口站观测断面水域的测量要素信息,将被检测的测量要素信息转化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和传输子系统,用于采集电信号后对其进行编码形成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传输至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云端存储与数据展示子系统,用于对数据包解码还原成测量要素信息的测量数据并储存,同时在交互窗口显示实时测量数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径流、泥沙和水质等的综合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2933935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2210861.6
申请日:2020-10-0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IPC: G09B23/40
Abstract: 一种模拟地下热水运移过程中自然对流效应的实验装置,包括包括砂槽、水流控制系统、降水模拟系统、边界温控系统、水位观测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砂槽左右两侧为定水头边界,内部填充均质细砂构建潜水含水层,槽体前侧面板上设置示踪孔和测压孔;水流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砂槽两侧定水头边界的水头高度;降水模拟系统设置于砂槽上方,用以模拟不同强度的降水补给;边界温控系统设置于砂槽底部,用于控制砂槽底部温度,来模拟天然地下热源;水位观测系统用于观测砂槽中的水位;温度监测系统通过在槽体后侧面板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地下水温度。本装置可直观展现地下热水运移过程中的自然对流效应,同时还可获取潜水含水层及地下热水运移的相关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0942860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032069.3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硬质可长期储存的土壤剖面样标本盒,包括盒套、隔档、盖板、底板和拉锁,所述盒套为上端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盒套与底板固定为一个整体,盒套中设置多个隔档将盒套分隔形成多个样品盒,盒套的两侧为边壁,边壁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部沿盒套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盖板可滑动插入滑槽内将样品盒的上部开口密封;所述的盖板的一端设有拉锁,所述拉锁中设有卡套以及紧固于卡套中的弹簧螺丝,弹簧螺丝的底端从盖板底部伸出,盒套外端面的顶面对应设有锁孔,所述盖板插入滑槽后,弹簧螺丝可伸入盒套的锁孔,所述盒套、隔档、盖板均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本实用新型可区分土壤样品不同分层,且储存盒能够重复利用,经济环保。
-
-
-
-
-
-
-
-
-